推动“双主体”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di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日益与教育目的相偏离,尤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师单方面的知识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背诵英语语法、词组等知识点,以标准答案否定学生的想象力,以大量的作业把学生训练为做题的机器,以学生成绩评比抹杀学生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和教师的特色教学尝试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源于教育体制中始终高举“应试”这把标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陆续进行了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尽力使教育,特别是初中英语教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提出英语教学“双主体”的教学方式。
  “双主体”的英语教学方式是指在英语课堂中把教师和学生同时作为主体,既注重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树立,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双主体”的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知识的积累,而且要多动脑,不断突破现有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有位哲人说过,“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更是如此,每个学生的个性、爱好、资质各不相同,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发展的潜力,鼓励、帮助学生实现他们的发展目标。因材施教,要求教师不能简单地以成绩断定学生的优劣,并粗暴地冠之以“优等生”、“差等生”,压制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教师关注、鼓励所谓的“差等生”时,学生的自尊、自爱的情感会树立起来,进而促进他们上进心的增强,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做人做事都会得到很大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来自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对于老师来讲,只要你愿意并用心,这种激励的资源就是无所不在的。比如,有的学生学习上不太用心,成绩不好,但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对这样的学生就不能因他成绩不好轻视他,而应该在肯定他天赋的基础上鼓励他认真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未来。如果教师能够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帮助学生扬长避短,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无限潜能。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语音知识扎实,记单词记得较快,否则就很吃力。这时候可以发挥有绘画天赋学生的优势,叫他画出某个人或物,让其他学生写出单词。在这样的气氛中能使他在英语课堂上有另一种成就感,进而对英语感兴趣。
  2.拓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课要上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有学习的热情,就要重视英语教学的外延性拓展。即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英美文化、风土人情、历史人文等方面的介绍;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英美短剧,分配角色让学生扮演;指导学生对英文歌曲、影视学会欣赏;课前5分钟让学生自主发挥英语演讲、对话等表演内容,教师加以评价、指导等。通过拓展式的教学,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多样的学习空间和方向,学生在老师的指引帮助下会根据自己的知识要求、兴趣爱好进行多样化学习选择,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得学习效果大大增强。在教9A“Audrey Hepburn”一课中,我播放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罗马假日》、《窈窕淑女》等,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3.应用联想教学法
  在英语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注意运用联想教学法。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就要掌握必要的词汇量。词汇是构筑语言的基本材料,离开了词汇就无法表达思想,无法进行语言教学。然而面对众多的英语词汇,学生常感到记忆英语单词效率较低,容易遗忘。要改善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引入联想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联想和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词汇的记忆置于一个大的意义环境中,学生联想组合越紧密,对词汇的记忆越牢固。比如,在教happy一词时,先告诉学生是形容词,进而告诉学生happily是副词。再如,health(健康)告诉学生在这个词的词尾加y就变成了形容词,再写成healthily就变成副词。
  4.加强师生沟通交流
  师生沟通要求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形成民主、开明、活泼的教学风气。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讨论问题,激发自信心和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要注意保持一颗童心。教师如果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会觉得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幼稚的,学生的奇思妙想在成人眼里也没有任何价值,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性。相反,如果教师能以一颗童心与学生交流,就能够体验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与学生心灵的相通与共鸣。还以9A“Audrey Hepburn”一课为例,师生之间讨论奥黛丽·赫本的人格魅力,我吃惊地发现学生很有洞察力,分析到位。
  5.提倡互助式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互助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推行互助学习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差异、学习兴趣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搭配,小组人数一般可按两人配对、四人相邻进行合作学习。英语教师在启动学习小组时,要根据内容进行合理分工,使学生明确各自的职责、承担的角色和任务,每个成员、每个角色在小组中都是不可或缺又相辅相成的。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能及时掌握小组的情况、学生的状态;学生透过小组互助学习,可以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充分发挥主体性和积极性。
  6.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形象、灵活的形式,以生动的表现力和互动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现代教学手段融入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学的最佳效果。如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可以制作漂亮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配备必要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内容,通过多方位的冲击,强化记忆。例如老师在讲解“bee”这个单词时可以在课件中放上蜜蜂在花丛中飞舞采蜜的视频,生动形象,学生容易理解记忆,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我们应认真解读英语新课程标准,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改进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一定要转变自身角色,推动“双主体”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添砖加瓦。
其他文献
现代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人才的素质则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如果没有创新精神,不去探索新的道路,只是跟着别人的脚印走路,也
会议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往往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那么究竟应如何平衡好这些冲突关系呢?  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种冲突关系  (一)语言知识与言语技能的关系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而且是言语技能的教学。言语技能也就是运用语言的能力,过去,由于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英语教师过分强调英语知识的教学,结果培养了一批“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综合运用各种感官的活动,是教与学双向作用的复杂而又细致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气氛,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呢?本文从理论的角度来探讨高效的课堂模式,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教学效果 课堂模式    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曾做出过一番尝试,甚至还研究出了一些成形的教学模式。但形式是不能照搬的,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作者初步探索出高中学生“自读”能力的培养模式。即,课前预习—课堂主动学习—课后自主学习。  关键词: 高中英语 “自读”能力 培养模式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就是学生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借助语言工具,通过自己的独立阅读,感知课本内容,初步理解读懂课文。它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减少学生课前预习的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理论与精神实质。如何注重对学生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从多种媒体手段中更快、更全面地提高英语成绩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我认为,将媒体资源(除教材以外的所有原声地道的立体化英语材料,本文将侧重于电视台播出的英语节目)整合到英语教学之中,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下面我将以媒体英语中的文化知识、口语知识与课堂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