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987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讀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开阔视野,培养学习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探究能力。基于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尝试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即合作学习法,它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分析文章。本文将对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运用方法。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79-01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等[1]。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阅读学习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是实行新的教育方法的主要目标,合作学习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相信讲起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通常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先对文章进行结构划分,总结每个部分的意思,老师再对每个部分进行细致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但这种灌输式教学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从头至尾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理解文章,每个学生对同一文章的理解都是一样的,没有自己理解文章的能力,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增加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同思维可以相互碰撞,进而相互促进的提高对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
  (二)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法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在问题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合作学习小组组内成员是合作关系,各个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每个小组成员要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共同努力,由此可见,合作学习法的应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使学生有了竞争的意识[2]。
  (三)提高阅读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学习中,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举办演讲活动,组织班会等,开展合作学习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3],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每个同学的想法可以相互补充,不需要拘泥于老师分析的观点,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真正的喜欢上阅读。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一)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小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有限,这与学生的年龄和经历有一定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这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对小组讨论后仍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引导,可以帮助小组成员统一意见。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是与同学们进行平等的讨论,充分了解学生的想法,合理的进行思维引导,而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二)营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被很多与课堂不相关的事物所吸引,这使得小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加以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三)明确目标,合理分组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小组讨论具有目的性,同时,要留心注意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阅读材料,这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作用。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合理的进行分组,使合作学习组的成员优势互补,每个学生都能实现自身价值。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学生喜欢的游戏拉近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促进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更好的交流配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很高,作为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运用合作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而言,要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计划,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并学会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总之,合作学习应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效果明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章理解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林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22):196-196.
  [2]韩秋秋.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考试周刊,2016(79):48.
  [3]卜颖颖.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机制和教学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146-147.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出错的问题时常困扰着广大师生,本人就这一现象做了详细分析总结,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小学生计算错误大致是知识上,技能上和心理上的原因,并详细寻找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51-01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问题时常困扰着老师和家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继承中华文化的途径。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营造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很多教师都较为关注的问题。良好的氛围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空间,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养成,由此以下对如何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气氛进行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师带去一定参考。  【关键词】营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良好气氛;建议  【中图分类号
【摘要】现在的初中学生感觉数学是无聊,缺乏学习的乐趣,原因是在数学,这与数学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单调。我们应该显示一个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充分为学生从事数学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沟通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学会数学思想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社会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这几年我国也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进行和完善着新课改的活动。正是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学习应该从小抓起,所以我国从小学开始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是老师、家长和学生对它都不重视,从而导致我国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所以需要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法,以达到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的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的各方面
【摘要】对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中“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的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后可同时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酸性,增加了简易尾气吸收装置。分析了实验过程中上层溶液呈绿色的原因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棕黄色的热浓硫酸与蓝色水合铜离子混合导致上层溶液呈绿色。  【关键词】铜;浓硫酸;实验改进;绿色溶液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摘要】说课是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是提高教师素质,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青年教师的最好途径之一,是教师应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本文通过对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物质的量”进行说课设计。  【关键词】无机与分析化学基础;物质的量;说课设计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269-02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口头表述将如何实现某一
目的 测试并比较柠檬提取物0#及3#在不同的实验方法下对新城疫病毒和柯萨奇病毒B3的灭活作用;测试并比较柠檬提取物0#及3#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发病约26万例(占恶性肿瘤的4%),尤高发于非洲东南部和东南亚,我国多见于东南沿海。HCC一经确诊,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