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读齐驱并进,提高语用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1世纪的今天,电子设备和网络通讯技术,对当今的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查找习惯都由过去的书本式纸质方法变化为电子阅览、电子设备查阅的办法,同时对小学生的阅读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对学生的阅读水平、个性化解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升与拔高。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孩子们的心理进行细心地摸索,换位思考,站在小学生的角度看待阅读,从而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育路径,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中提高素养,提高语用。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语言运用能力;提高素养;提高语用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学生们提升自我,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年代,我们都是以纸质阅读的办法探索无穷无尽的知识,感知丰富的世界。上一代人大多都受到经典书籍的熏陶,在文字中找寻自我,重树人生目标。阅读在当今的时代仍然具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在文化一体化的全球性潮流当中,中国文化受到日、韩、欧美文化的影响和侵扰,外国文化和生活方式对当今的新一代青年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因势利导的引导方式,孩子们在阅读中品味世界,理解中国文字的独特与优雅,才能树立新一代学生的文化自信。只有通过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他们在自我表达、写作创造、沟通交流等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提升,才能实现当今小学语文素质化教育的目标。
  一、现在的孩子
  1.阅读數量不足,阅读质量下降
  当今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与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方法、时代发展特点、信息产业的兴盛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在我看来,大多数的网络读物都是失去社会联系、情感表达极端、缺乏现实意义的浅思维阅读材料,虽然读起来快速又流畅,但是对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思想,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作用甚微。但是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师,部分受到应试化教育和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缺乏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这就造成了孩子们不仅读的少,质量也不高;不仅读得快,思想也受限的阅读现状。
  2.解读无个性,品读无见解
  学生的阅读质量与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呈现出紧密相关的联系状态。由于教育教学方法和阅读大环境的限制,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都呈现出缺陷状态。孩子们在阅读时缺乏自己的见解,没有办法通过语言进行正确的表达和自我表述。例如,在一次古诗词理解的课堂上,我让学生们描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场景,大多数学生都表达出同样的春日梨花盛放场景,而冬日的大雪让零落的树木枝丫看起来就像梨花盛放的美景却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从众性的表述和单一的自我表达,让我们语文老师看到小学阅读教学和语言文字应用教学的紧迫性。
  二、我们可以这样做
  1.阅读与思考共存,经典与情感常在
  伟大的哲学家歌德曾说“会学习的人看书就用了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画,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大脑的运用和阅读同时进行才能称之为优质的学习。”这所谓“看到纸的背面”,便是我们所强调的思维的过程和动脑的过程。思维方式,可以树立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开发学生的动脑能力和逻辑思维。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当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动脑能力的开发,是阅读教育的主心骨。
  与此同时,我们要倡导学生读经典、品经典。我曾经在班级开展过经典文学品读征文朗读活动。要求学生们阅读一些颇具写作特色的作品,如沈石溪在动物身上赋予人的情感动物小说《狼王梦》和《最后一头战象》等,又如以庄重忧郁的风格、诗情画意的意境、充满智慧的叙述方式,呈现给了我们一个真善美的艺术世界的曹文轩作品《草房子》《暮色笼罩下的祠堂》《红葫芦》等书籍后,就自己的阅读感想写一篇读后心得。
  2.强化教学元素,丰富教学课堂
  想要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就必须要改变现在的教学现状。不能再让语文课堂成为记忆背诵的主战场,而是要将语文学习与思维结合在一起。将语文教学课堂变成学生们思维的乐园,让文学作品和伟大的思想与这一代的学生融合一体。在丰富教学元素方面,我有两个方面的小建议:氛围、交流。
  氛围不仅仅指互动型的课堂模式,更是一种沉浸于文学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沟通。一次,我在课堂上为孩子们朗读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一文。孩子们在听到“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型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也是一种广告”这一段对灯景的描述时,大多数孩子都随着朗读者的情绪活跃、兴奋起来,仿佛也跟随老舍先生重回北京的旧时光,看到千盏灯火的盛大年夜。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朗读氛围的引导,对于学生们的阅读代入学习,是一种极好的辅助办法。
  思维重在文本理解的深化和学科间的渗透。阅读材料中往往包含了大量的多学科知识,例如四大经典中的历史背景、古诗词中蕴含的自然现象、散文中的心理学知识。只有实现了多学科的渗透化教学,我们才能进一步训练学生抓取信息、关联信息、学习信息、汲取能量的文字运用能力。
  3.多种教学途径结合,综合能力交相提高
  作为现代化教育下的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会用,更要善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办法。在文本理解的过程中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文本相关的短视频,如作者生平介绍、文章时代背景纪录片等。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具,我们可以升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关联性运用能力。
  三、总结
  作为当今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着力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字运用能力,让学生在现代化高度发达、电子文学盛行的当今时代重树自己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文字运用和规范的语言习惯,从而提高学生全方位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任国荣.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以及改进措施[C].中国教育科学,2016:1-2.
  [2]吴仲.对小学课堂创新的几点想法和建议[C].中国教师导刊,2014,12.
  [3]王玉玲.阅读文本教学基本技巧与拾缀[C].中国教育科学,2016:1-2.
  [4]梅叔麟.浅析提高小学语文个性化文本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C].中国教师导刊,2014,1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和改进,主要基于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基于自主探究合作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的占比相对较大,因为语文阅读学习属于基础理解性阅读,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成为了目前增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手段。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措施  小学阶段能够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相应的基础,在这其中语文阅读也属于语文教学中较为重要
情感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和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善于思考与运用人的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着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渗透  作为教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创客教育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创客教育体系构建进行研究,来探讨创客教育在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充分发挥创客教育作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坚持全新的现代教育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创客活动的开展去引导学生独自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开放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保障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质量
◆摘 要: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算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班主任工作忙碌而烦琐,我们应该学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关爱自己,注意调节心态,不断总结改进工作方法,一定会在繁忙的工作中感受到班主任的幸福。  ◆关键词:改变思想;好心态;拥有爱心;方法;合力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算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班主任工作忙碌而烦琐,我们应该学会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会关爱自己,注意调节心态,不断
◆摘 要:阅读是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整个试卷的结构分布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分层导引模式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阅读能力,对学生今后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主要围绕高中阅读教学分层导引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分层导引”;阅读教学  分层导引模式主要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即“分层”和“导引”,“分层”即是將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各自的水平和特点分成不同的层次,“导引”即是按照所
◆摘 要:探究主题阅读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在小学作文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具体应用,但在教育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将基于教育教学现状,对探究主题阅读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小学语文教师顺利开展其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主题阅读;生活体验式教学;小学作文教学指导  本文将从在探究主题阅读中拓展写作素材、在生活体验中发现写作亮点和立足探究主题阅读与生活体验三方面出发,探
教材分析:  笔者比较了人教版、北师版、浙教版三个版本的教材,发现根据质量单位相对比较抽象的特点,三个版本教材都是通过学生熟悉生活情境引入,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从而逐步建立起鲜明的“表象”,引导学生学会以自己熟悉的标准去估计物体质量,培养学生估量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有机渗透,不能硬贴品德教育的标签,而应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品德教育的素材,巧妙的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计算、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与品德。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教育  一、利用教材,充分发掘德育材料  经过研究小学数学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蕴含极丰富的德育因素,其本身内在的科学体系和逻辑体系就是很好的品德教
◆摘 要:中共中央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但教师却讳莫如深。学生反复犯错,教师一再犹豫,助长了孩子的骄躁之风。教育惩戒有其正面的教育意义,掌握科学的原则,理性、合理“惩戒”,可以促进当今教育的不断前进和孩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惩戒;原则;注意点  一、引子  会议室里的空气凝重得让人窒息,一群领导和我这个小小的年级主任正在接受家长的质问。  “如果学校不处理这件事情,那么我们马上就通知记者,
◆摘 要:随着当前新课改的相关要求逐渐提升,我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创新与改革。从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状况的角度进行分析来看,新课改的出现能够有效改善社会发展对学校基础性教学的影响,并在结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基础上满足社会对人才素养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小学语文;教学语言  在小学阶段的基础性教育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知识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将会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