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民间美术中的民族文化性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2009s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南文化历史悠久,民间美术文化十分丰富,其艺术形式别具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分析河南民间美术文化可以对河南的文化历史,民风民俗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对于河南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有着指导意义。
  河南民间美术堪称我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它一方面反映了劳动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民间文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也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在文化心理传统和审美认知的差异。河南民间美术形式丰富,造型独特,内涵丰富,无一不散发出强烈的民族文化气质,展现了中原地区特殊的文化魅力。民间美术发展、绵延的根源在于民族文化,只有坚守其内在的民族文化性,我们的民间美术才能在社会变革的新时期转变形式,寻求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河南的地理环境位置特殊,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许多享受盛誉的民间美术形式的发源地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其城市有记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如泥泥狗的发源地淮阳,泥咕咕的发源地浚县等……其中开封,洛阳两个古都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成为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大唐文化,北宋文化都是以此为辐射点,源源不断的滋润着整个中国文明。河南民间美术是农耕经济条件下的自给自足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以民族文化背景产生的一种“母体”艺术。因此研究民间美术的意义在于对本土民族文化的研究并促进其发展。民间美术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性,加深对河南民间美术的研究对于发掘民间美术核心价值,促进其民族化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关于河南民间美术的民族文化性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民间美术文化与民俗习惯相连
  河南的民间美术是有着厚重的黄河文明为积淀和支撑,具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河南民间美术体现了生活在中原地区这一群体人民的哲学观念,社会认知,文化意识和情感心理。
  河南民间美术文化的形成多与民俗习惯联系在一起,并且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剪纸艺术的盛行正是由于民间有着节日喜庆贴窗花,贴门笺的习俗。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香袋艺术也是很好的例子。香袋的制作工艺复杂,要用五色的丝线缠绕,香袋里装有特殊配置的香草,可以达到驱虫,祛病的功效。同时香袋也是恋人们的定情信物,作为装饰物,把它挂在腰间。当香袋作为驱虫的物品时,它的是使用功能在行使其价值;作为信物配在腰间,就体现出装饰性的审美功能了。
  河南民间美术在色彩的使用中都遵循着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由于这些民间美术形式的实用功能都与祈福,祭祀有关,都需要体现出吉祥,如意的含义。所以在色彩就成为了人们追求幸福吉祥的符号,这些色彩的形成既有这历史的因素,也有自身的民族和地域的特点。同时,更多的是源于河南广大劳动人民那种质朴的自然观念,这些源于本能的体现是对生命本源的一种不懈追求,这种对“生之源”的追求不仅暗合了色彩艺术的创造本质,同时也为其他艺术形式的色彩研究提供了更丰富,更直接,更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由此可见,民间美术最初的产生都是从实用功能出发的,经过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的发展,逐步发挥其审美功能的作用来。所以我们现代人看到的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实用功利性的物化转换。
  二、文化主体身份指引民间美术发展方向
  从当代的视角来看,民间美术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说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文化资源,在全球一体化的前提下,它能够构建并确立出民族政治与文化的主体身份。在21世纪,文化主体身份的确立意味着策略和战略,我们的文化是否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对本土文化的发展要有前瞻性目光,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识别能力和价值观的判断力。倘若丧失了这些我们就无法对我们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并在保护的同时去传承和创新。只有全面的认识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并寻求到对民族历史的认同感,这样衍生出的民间美术才会带有特有的文化方位感,不至于在商品浪潮的冲击下失去发展的方向。
  三、坚持民族文化性才能成为“世界的艺术”
  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我们在认识世界文化现状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而民间美术这种形式正是构成民族历史文化资料的一个重要元素。民间不仅仅是种族与个体的集合,也包括地域等多个范畴。在民间美术中,广大的底层劳动人民是活动进行的主体。民间美术形式则是人民群众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这些都与宫廷美术,宗教美术具有本质的不同。民间美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映带有浓郁地方性特色的人民日常生活习惯,生产娱乐习俗等内容的。是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认知,文化意识的体现,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劳作嫌隙自娱自乐,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文化表现形式。
  民间美术是一种源于“母体”的艺术,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情感和认知。长期以来中国都处在农耕文化的背景当中,人们对于土地和自然有种天然的亲近感,不论是剪纸,皮影还是面塑,年画,这种淳朴的天然的气质浸入在任何一种表现形式的民间美术中。近几年来,国家支持发展民间美术,提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口号”。
  放眼全球,在经济一体化的当下,各个国家都在注重保持本土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河南民间美术是记录本土文化的活文物。也是现代文化创新的源泉。对民间美术的发掘和整理,研究和保护一方面是对文化传统内涵的丰富,另一个方面,这对于宣扬本土地域文化,提高民族自豪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特点是顺应自然,但是由于近年来,社会化大生产和对商业利润的盲目追求,使得民间文化的传承收到了影响。因此找到一个合适本土民间文化发展的途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对河南民间美术的传承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完成本土民族文化的转型,深入发掘民间美术中的文化因素,将其样式进行转化,使之具有一定的商业性的同时也能够保留一定的文化性,开辟民间美术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参考文献】
  [1]当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
  [2]乔晓光.文化记忆——民间美术保护的文化原则[J].美术观察,2007(11)
  [3]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甚至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堪称一个国家的经济风向标。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在高速公路风险管理与控制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高速公路建筑工程中试车期所面临的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隐蔽性,所以必须强化风险意识,以避免管理疏忽而造成各种风险隐患。  关键词:高速公路;建筑工程;试车期;风险;管理;控制  一、高速公路
【摘 要】  大学语文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性、开放性和应用性等学习内容都是学生在学习探究和实践中应该思考的重点。本文就将分析大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从课堂渗透和课内外结合两方面分析大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研究性学习 实践探索 策略分析  研究性学习是大学生在进行大学语文学习过程中一种顺应时代发展与教育进步的学习方式。大学语文科目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研
在当今社会,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既要坚守宏观的价值理念,又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发挥教
【摘 要】  写作文是一种能够表达个人思想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作文传达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写好作文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能力。于是,本文针对教师小学阶段的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以下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作文 教学  对小学生而言,刚开始学习作文写作需要经过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虽然他们在学习汉语,但却处于初级阶段,只会简单的字词,
>摘要:  我们增加对形式美的认知,有利于了解建筑作为有意味的形式。众所周知由不同形式架构而造成的不同的“有意味的形式”视觉效果,大致可以分为“再现的”和“表现的”两大类。而在当代审美文化下,探讨建筑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所面临的挑战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形式美的认知  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指出“美的要素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表现出意蕴和特性的东西。”[1
语文学科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而写作教学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写作教学方式,探究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的有效模式
制版,它有一个自己的图示方式,而这种图示方式是怎样被我们所认识,并深入到我们的符号识别体系当中去的,这本身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并不像我们去谈的一个具体的实物,可以通过抽离的
采用拼接网格方法,考虑闸门开度、风荷载等影响,构建了三河闸枢纽进出流二三维耦合数学模型,并对三河闸进水流态及过闸水流流态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实测流速与水位率定,验证
众所周知,扁平化手机界面已经成为当今智能手机制定标准之一。在视觉审美上给人以简洁舒适的感受。从拒绝特效、元素的使用、颜色的搭配以及方案上与众不同。在手机界面中扁平
再见外公是在充斥着消毒水气味的医院里。躺在病床上的他脸色苍白,嘴角仍带着笑,摸着我的头,低声喃喃着:“不用担心,都挺好,都挺好……”那时的外公已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