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图像处理的舰船姿态控制系统

来源 :舰船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舰船控制系统通过机器视觉获取舰船行驶三维图像,过程缺乏对图像的处理,在测量姿态角等参数时出现误差,影响最终的横摇角控制效果,对此基于三维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一种舰船姿态控制系统.硬件中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对其中的倾角传感器内部控制电路进行设计,保证获取到精准的反馈参数,软件设计中通过三维图像的成像过程,对图像所在的不同坐标系进行转换,得到舰船精准姿态,结合海况进行调整,完成舰船姿态控制.性能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与传统系统相比,不同海况下减摇控制效果均优于传统的气动控制系统,验证了设计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该文是在“城市双修”理念的指导下,以高淳石固河北延拓宽工程为例进行景观建设实践研究.在对石固河现状功能、植被与生态环境、空间条件的分析基础上,引入“城市双修”概念,以此作为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引.以“生态修复”为主,对石固河进行生态系统、植被、驳岸的修复,雨洪调蓄生态策略的研究;并以“城市修补”为辅进行滨河空间的功能创新,提升滨河空间活力,重塑文化意境,从而提升了石固河河道空间景观品质,成为高淳区水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区,为周边区域的城市空间发展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随着城乡交错带的不断扩大以及部分乡村低水平、快速化的建设,城郊型乡村面临物质空间瓦解与文化空心化的双重问题.该文在实地调研及工作路径探索的基础上,基于文化基因的发掘,以旧居遗存、建筑风格、民风民俗、时代印迹等切入,从人文精神和物质空间两个层面总结了城郊型美丽乡村营建策略,并以文化底蕴深厚的沈家大湾为例进行案例分析,探索具有可持续地域文化内涵发展的城郊型乡村更新方式.实践证明以文化重塑为切入点进行城郊型美丽乡村环境更新建设对于当下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海水的吸收、散射衰减以及海洋湍流效应会引起水下无线光通信(Underwater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UWOC)系统接收端光信号的闪烁,导致UWOC系统传输性能下降.基于Gamma-gamma分布的海洋湍流信道模型,根据海洋湍流参数和各向异性因子表示的等效结构参数,推导出波长分集UWOC系统中断概率(Outage probability,OP)与平均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封闭表达式.研究分析随着各向异性因子的增加,具有不同波长分集阶的水下
为实现水面舰艇海上实兵训练与模拟训练的虚实一体有机融合,采用系统工程方法,构建基于虚实一体的舰艇编队战术训练系统,设计了系统的软硬件及数据交互,构建了虚实一体训练工程实现架构,可用于指导后续工程实施,进而大幅提升编队海上训练组训灵活性与训练质效.
航空运输业在整个交通运输业中所占比重持续增加,空中交通流量与日俱增,尾流是制约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其造成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基于此,对近几年国内外因飞机遭遇尾流而造成的事故及事故原因进行汇总分析后,确定导致尾流事故发生的要素,构建尾流事故的贝叶斯网络模型(BN),辨析事故发生路径,采用专家打分-模糊集理论的方法确定各基本事件先验概率及条件概率,应用Netica仿真软件验证各基本事件后验概率,进行基本事件三种重要度检验计算,确定对尾流事故的发生影响最大的风险要素、系统薄弱环节,为管理者安全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
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在行进间工作时,载体平台姿态的晃动会使得雷达的点迹测量值和波束指向偏离真实值,存在角度误差,难以满足雷达对目标跟踪精度的要求.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的姿态补偿方法.该方法给出了雷达获取姿态数据的流程,通过将姿态数据解耦合的方式,把姿态补偿转换为分步坐标系旋转变换,得到了点迹姿态补偿和波束指向姿态补偿的处理流程.根据应用结果证明,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通过姿态补偿,降低了方位角和俯仰角误差,提高了雷达对目标的跟踪精度.
半个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军事行动的焦点直指城市,城市作战将是重要的作战样式之一.城市作战具有攻坚任务重、突破难度大、战斗队形易被分散等特点,必然导致装备战损率增加,保障任务极其繁重,装备保障必将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论文首先介绍了城市作战装备保障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城市作战装备保障的要求以及应具备能力,最后提出了我军城市作战装备保障建设的建议.
船舶在海浪、海风等外在干扰力下会发生纵摇等运动,不仅会影响船舶工作人员的健康,还会造成船舶精密设备的稳定性下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船舶航行状态的失稳,发生倾覆等事故.因此,改善船舶纵摇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一种基于线性二次高斯算法的船舶减纵摇控制技术,通过建立船舶纵摇运动模型,提高了减纵摇控制系统的精度.
该文通过易感者-暴露者-感染者-康复者模型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人群中传播的过程,及不同防御措施对疫情曲线的影响,针对结果为疫情的防控提出建议.根据人群接触网络模式对易感者-暴露者-感染者-康复者模型进行改进,加入隔离、中医药干预等模型元素,构建符合新冠肺炎传播特点的数学模型.将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趋势的关键因素作为模型变量,通过实际疫情发展情况对模型进行调节,分析不同因素对病毒扩散的影响.结果显示,隔离和中医药干预措施在防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
现有舰船减摇方法对航速影响较大,为保证舰船航行速度,在航速损失约束条件下设计舰船减摇自动控制方法.建立舰船横摇运动模型,计算舰船航行速度损失系数,基于航速损失约束设计舰船减摇自适应算法.在实验中,3种方法在减摇过程中的平均航速分别为11.45 kn,9.61 kn和9.56 kn,该方法的横摇角变化频率分别为5°,72°,81°,其变化频率与航速均优于其他2种对比方法,可见该航速损失约束下舰船减摇自动控制方法,可以在减摇的基础上更好地保证舰船航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