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逐渐实现了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以及爱与归属这些低级的需求。老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所以在实现了一系列的低级需求之后,必然的,人就想要实现更高一级的需求,比如对于尊重的需求和对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前三者的需求是可以通过外部的各种条件来实现的。而后面这两者,则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力量来满足。那么如何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力量,这就需要去通过学习来实现。
关键词 小学教学;数学课堂;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95-01
现如今,中小学开始提倡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应试的能力还得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个性发展,身心发展健康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综合能力里面就包括着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与智商所挂钩的,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行,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在智力方面是不突出的,但是思维能力并不都是天生的,只要后天在好好培养,思维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所谓的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在平常生活中的思想,思考。它可以经由分析、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系统化和具体化这些一系列的过程来解决问题。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思维占有绝对的位置。
而数学思维能力,就是指运用上文所说的一系列过程,解决数学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现在网上的有些人在传播数学是最没有用的学科之一这种荒谬的言论。他们认为数学除了在考试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之外,对于生活没有一丝的用处。其实不然,数学以它抽象而又系统的特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掌握如何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等等。这不仅运用在数学学习中,还可以推广到各个学科,甚至于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
二、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学生拥有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他不仅可以在一次的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生涯打下好的基础。其次,拥有好的数学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拥有创造能力,分析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充分想象的能力。而拥有了这些能力,将不仅有利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在这里,我们单指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字计算上利用最简单的方法算出答案。在应用题中,更好更快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快速答题。在数形结合的题上,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空间认知上有大的跨跃,那么,这些题对于学生来说就非常简单了。
三、思维能力之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止于小学里的基础学习,更重要的是小学以后的学习生活,小学的学习生活只是一个适应性的打基础的阶段。当然这个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这个阶段所培养的能力,所学习的知识都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做准备。而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其他类似于体育、美术、音乐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娱乐方式,健康体魄,培养情操。科学则为了开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創设利于学生思考的情境
在小学学习生活中,要想学生得到成长,拥有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抓住学生与课堂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提问时加入了现实的元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提问下,学生更能够自主地去思考并得出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二)强调数字与图像的结合
在数学的学习中,并不是简单的数学符号就可以概括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抽象的数学符号就如同天书。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图像等运用到课程的讲述中,把数字和图片,距离等一系列事物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适当的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主探索
在课堂的设置上,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小组合作的方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小组内,每个人提出一个想法。这样,每个人就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想法,想法之间碰撞,又会产生新的想法。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进行融合,以后在学习生活中面对问题时也就多一种思考方式,多一种方法。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宽广程度,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的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拥有好的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以后的学习生涯。实际上,就像上文所说,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在生活中,好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高速更准确地想出解决方案。甚至于在面对挫折之后,也相较于思维能力差的同学更容易想得开一些。在人生道路上,也就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周广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祖国,2018(17):240-241.
[2]黄中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中),2018(2):67.
关键词 小学教学;数学课堂;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95-01
现如今,中小学开始提倡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应试的能力还得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个性发展,身心发展健康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而综合能力里面就包括着思维能力,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与智商所挂钩的,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不行,那么也就是说这个人在智力方面是不突出的,但是思维能力并不都是天生的,只要后天在好好培养,思维能力也是可以提高的。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概念
所谓的思维能力,就是指人们在平常生活中的思想,思考。它可以经由分析、综合、概括、比较、抽象、系统化和具体化这些一系列的过程来解决问题。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思维能力。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思维占有绝对的位置。
而数学思维能力,就是指运用上文所说的一系列过程,解决数学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现在网上的有些人在传播数学是最没有用的学科之一这种荒谬的言论。他们认为数学除了在考试中占有极大的比重之外,对于生活没有一丝的用处。其实不然,数学以它抽象而又系统的特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学生掌握如何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如何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等等。这不仅运用在数学学习中,还可以推广到各个学科,甚至于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
二、数学思维能力对数学课堂的重要作用
如果一个学生拥有好的数学思维能力,那么他不仅可以在一次的数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可以为以后的数学学习生涯打下好的基础。其次,拥有好的数学思维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拥有创造能力,分析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形结合的能力,充分想象的能力。而拥有了这些能力,将不仅有利于数学科目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然,在这里,我们单指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上,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字计算上利用最简单的方法算出答案。在应用题中,更好更快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快速答题。在数形结合的题上,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空间认知上有大的跨跃,那么,这些题对于学生来说就非常简单了。
三、思维能力之于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生活不止于小学里的基础学习,更重要的是小学以后的学习生活,小学的学习生活只是一个适应性的打基础的阶段。当然这个阶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这个阶段所培养的能力,所学习的知识都可以为以后的学习生涯做准备。而这个阶段的数学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锻炼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其他类似于体育、美术、音乐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娱乐方式,健康体魄,培养情操。科学则为了开发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四、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創设利于学生思考的情境
在小学学习生活中,要想学生得到成长,拥有好的思维能力,教师必须抓住学生与课堂的联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
提问时加入了现实的元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提问下,学生更能够自主地去思考并得出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就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二)强调数字与图像的结合
在数学的学习中,并不是简单的数学符号就可以概括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太抽象的数学符号就如同天书。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将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图像等运用到课程的讲述中,把数字和图片,距离等一系列事物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适当的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主探索
在课堂的设置上,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小组合作的方式。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小组内,每个人提出一个想法。这样,每个人就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想法,想法之间碰撞,又会产生新的想法。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问题,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思考方式,进行融合,以后在学习生活中面对问题时也就多一种思考方式,多一种方法。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宽广程度,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
五、结束语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的学习任务就是使学生拥有好的思维能力,这样,有利于以后的学习生涯。实际上,就像上文所说,好的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在生活中,好的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更高速更准确地想出解决方案。甚至于在面对挫折之后,也相较于思维能力差的同学更容易想得开一些。在人生道路上,也就走得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周广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祖国,2018(17):240-241.
[2]黄中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中),201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