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物观察实验的探究性意义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216943352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6月的一天,英国7岁女孩奥利维亚穿过自家附近的风铃草树林时,惊讶地发现了五叶草。她让妈妈用贴膜机把这朵幸运花保存起来,还注明了发现日期,这可是全世界公认的幸运花。观察实验是生物学中的最基本的实验,但实际教学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译自Miller和Levine教授所著的“Biology”中实验“蝗虫外部解剖学特征探究”为例,通过静态和动态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和运动方式,让学生建立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核心概念。这与新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提升生命科学素养是一致的。
  一、实验“蝗虫外部解剖学特征探究”译文
  1. 问题:蝗虫身体的哪些部分适于陆地生活?
  2. 简介:蝗虫是节肢动物门的成员,昆虫的种类超过一百万。(下略)
  3. 实验前问题:阅读整个探究过程,和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以下问题。在探究的第一部分,能观察到什么?写出观察到的活体蝗虫三种运动方式。蝗虫的身体包括哪三个主要部分?蝗虫的足和翅在身体的哪一部分?怎样判断蝗虫的雌雄?
  4.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广口瓶,活体蝗虫,解剖针,蝗虫标本,防水标签,手持放大镜,莴苣叶片。
  5. 安全警示:在这个探究实验的第二部分,穿上实验服,戴上护目镜和一次性塑料手套。小心处理动物标本,防腐液和所有接触这些生物的实验仪器。不要用手接触眼睛和口部。按照教师的指引归还或处理所有实验材料用具。实验完成后用温水和肥皂洗手。注意实验步骤旁的所有安全标识,应熟知这些安全警示的含义。
  6. 实验步骤:
  (1)观察活体蝗虫的反应。
  ①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把观察结果写在空白处。观察广口瓶中的活蝗虫。注意:小心不要打碎玻璃器皿。图1帮助你找到蝗虫的头部、腹部、胸部、三对足和两对翅的位置。在不干扰蝗虫的前提下观察几分钟。注意蝗虫的运动方式,并且记录蝗虫用哪只足行走。轻敲广口瓶的侧壁,让蝗虫受到刺激而跳跃,观察用于跳跃的足。
  ②观察蝗虫在静止状态下的体位和姿式,用手持放大镜观察与呼吸及气体交换相关的腹部运动。
  ③撕下一小片莴苣叶喂给蝗虫,注意它的摄食,近距离观察口器的动作。
  ④记录你看到的蝗虫外部特征和运动方式,记录完后把蝗虫归还老师。
  (2)观察蝗虫外部解剖学特征。
  ①从老师处取一只蝗虫标本,洗掉防腐剂。把蝗虫置于解剖盘中,轻触外骨骼。并用手轻轻按压,记录下观察到的蝗虫外骨骼。注意:用于保存蝗虫的防腐剂可能会腐蚀人体皮肤。穿上实验服,戴上护目镜和一次性手套,避免接触你的眼睛和口腔。
  ②找出蝗虫身体三个部分的位置:头部、胸部和腹部。如果需要,参考图1用放大镜观察头部。注意头部顶端的两个长触角,这是蝗虫的触觉器官。用放大镜近距离观察触角,蝗虫的三个单眼在头部:每个触角的基部各有一个单眼,第三个单眼在头前部正中。头部的两侧还各有一只复眼。单眼和复眼是蝗虫的视觉器官。记录下你的观察。
  ③找到胸部的位置,注意蝗虫胸部分为三节,每一节附着一对足。观察2对前足和第3对最大的足,即跳跃足(亦称后足),注意每只足都由腿节、胫节和蚹节组成。
  ④观察两对翅,用手指轻轻展开蝗虫的翅。注意观察前翅和后翅的区别,前翅革质化,保护着专司飞行的后翅。写出蝗虫胸部的观察记录。
  ⑤找到腹部并注意它的分节。在腹部第一节,有一突出的鼓形结构——鼓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腹部每一节的两侧,有很多小的开口称为气门。气门是蝗虫呼吸系统在体表的开口,是气体进出的通道。
  ⑥注意雌雄蝗虫的腹部最后一节是不同的。雌虫的最后一节有一个爪形结构,其上有4个用于挖洞产卵的点状突起,雌虫的腹部比雄虫长,雄虫腹部最后一节是钝而弯曲向上的。判断你手中的蝗虫是雌的还是雄的,写下对蝗虫腹部的观察结果。
  ⑦完成实验探究后,按照教师的指引处理蝗虫。注意:研究过蝗虫标本后,用温水和肥皂洗手。
  7. 分析和结论
  (1)观察。蝗虫身体的三部分中,哪一部分是专门适应运动的?
  (2)数据分析。蝗虫在其生活环境中,可以通过哪三种方式感知移动的物体?
  (3)推论。蝗虫的体色怎样帮助它躲避敌害?
  (4)预测。如果把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它会被淹死吗?
  (5)得出结论。哪三种结构有利于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
  8. 拓展研究
  尽可能多的收集节肢动物的各类标本,并比较以下特征:身体的分部、足的数量、口器的类型、呼吸器官的类型。在资料表中记录相关观察,利用资料表鉴定器官,这有利于解释节肢动物极为丰富的多样性。
  二、实验评析
  1. 观察实验不是解剖实验。观察实验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实验动物福利意识。据统计,美、英等欧美国家每年用于实验的动物数量高达3000万只,这引发了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和各国科研部门的关注,在如何对待实验动物上, 欧美广为采用的选择方案是“3R法则”,即减少、优化和替代。“优化”即是减少动物的精神紧张和痛苦,比如采用麻醉或其它适当的实验方法;“替代”就是不再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而是以单细胞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脑模拟来加以替代。“3R法则”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
  2. 科学观察可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类。自然观察是指对自然界的现象不作任何改变而进行的观察,它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考察对象的。本实验观察玻璃瓶中的活体蝗虫,尽可能地模拟自然环境,但与自然环境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尽量做到不说话,不走动,保持安静,以便观察蝗虫的行走、跳跃、摄食等。根据观察的分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多种观察,如整体观察与重点观察、形态观察与解剖观察、顺序观察与逆序观察、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活体观察与标本观察、动态观察与静态观察、单次观察与重复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验证性观察与探究性观察等等。
  3. 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每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重点,生物观察实验也一样。贯彻好这些目标,才能集中注意力观察,抓住观察对象的重点,以便达到预期的观察效果。本实验在开始直接提出问题:蝗虫身体的哪些部分适于陆地生活?整个实验的设计和开展都围绕这个目的进行。
  4. 观察实验的探究性。生物观察实验分为验证性观察实验和探究性观察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一次全新的经历,是一次愉快的体验,探究的结果的未知性和神秘感会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轻敲广口瓶的侧壁,让蝗虫受到刺激而跳跃,观察用于跳跃的足;提出问题“如果把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它会被淹死吗?”这是对于蝗虫呼吸的探究。
  5. 观察对象的系统性。观察对象一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要求把握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由整体到局部,突出重点结构,再由局部回到整体。本实验设计先让学生对蝗虫整体感知,找到蝗虫的头、胸、腹三部分,观察蝗虫的体色,然后到局部,分别观察头部的触角、口器、单眼和复眼、胸部的两对翅和三对足以及腹部的气门等,具有严格的空间顺序。在动态观察方面,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观察蝗虫的行走、跳跃和飞翔。
其他文献
运动前后先称体重锻炼身体中要防止热痉挛、热衰竭等危险,只要采取简单的预防措施,这些危险完全可以避免。锻炼中环境因素会引起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障碍,另外大量出汗
比利时现首个死亡病例有报道称,在印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NDM-1,已经蔓延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70人被感染。此外,香港卫生署早在去年10月
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担心自己是否受到亚健康的伤害;忧虑自己正走入亚健康,再由亚健康走向疾病和死亡……这种担心有没有道理?有
【摘 要】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整体建设与功能布局的规划与构想,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前景。给排水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与工农业生产的供水、排水系统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市政相关部门要紧紧抓住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其为根本出发点,力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给排水设计方案,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未来发展。  【关键词】给排水;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许多人叹苦自己的生活像上了发条的时钟,始终处于快节奏之中。其实,当你感到厌烦、浮躁时,不妨放慢脚步,用“慢运动”来调节快节奏
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书中图片,可以直观再现历史知识;鲜明反映事件性质;真实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让历史鲜活起来.从而构建有效课堂,实现高效课堂.
制定运动计划在每周开始的第1天就将本周内在哪一天、什么时间要做的锻炼运动做出具体的计划。这可以迫使你在一个时间内同时考虑安排所有的会议、外勤活动及约会。你要确保
概念图是一种网络化的学习工具,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有重要意义。初三学生要在一年中掌握大量的化学知识,然而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围绕某些主题相互
石油开发中心胜凯管理区管理着特超稠油藏郑411等六个高成本开发区块,特超稠油开发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成本高、开采难度大、工艺技术复杂。面对油藏开发难、举升工艺难、地面管理难、外部环境难、交油卸水难等诸多困难,胜凯管理区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创建并实施了“全因素三维过程控制”成本精细管理模式,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特超稠油油田开发成本精细管理、持续发展之路。  “全因素三维过程控制”成本管理基
【摘要】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为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是成為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但促进了听障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更是极大的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培养了创新意识,促进了他们表达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聋校语文教学 有效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文课中的灵活应用,它改变了单一的接受型的教学模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