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商业信用渠道传导的非对称特征与“门限效应”的统计检验

来源 :数理统计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tao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分析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货币环境下,我国企业商业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利率反应的非对称特征.结果表明:我国信用需求对经济增速与货币环境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低增长水平下,利率对信贷需求的影响表现出跨期传导特征,经济增速是信贷需求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高增长水平下,经济增速对于信贷需求的扩张具有抑制作用.此外,高利率区间下信用需求对利率波动的反应显著高于低利率区制下对利率波动的反应,这表明紧缩货币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更加有效.因此,针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利率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特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应当充分意识到由低增长区间引起的商业信用需求提升与货币紧缩时期下信用对利率波动敏感加深的现象,保持商业信用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以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同时减小信用违约所带来的的经济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制造环境也在随之不断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制造环境并更好地实施预算管理,企业不得不要求会计部门提供与之相应的成本信息.因此,作业成本法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成为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生存分析的Kaplan-Meier估计和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以1997-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数据为研究样本,本文发现新上榜企业在榜时长属于删失数据,研究了在榜时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分析的结果表明新上榜企业雇员人数、营业收入以及所属的行业信息对在榜时长有显著地影响,其中新上榜企业的雇员人数、营业收入与在榜时长正相关.新上榜企业中所属行业信息中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在榜概率明显高于制造、商业贸易、银行、能源矿产和其他行业.从总体上看,日本、英国、美国、其他国家的新上榜企业在榜时长
在过去几年中,一些大型房地产公司通过并购加快了全国布局,并购对于房地产企业有着诸多优势,包括土地的获取、规模的扩张、业务的丰富以及财务利润的取得等.且被并购方也可以通过被并购来获得资金,缓解经营压力.然而并购之中也蕴含诸多风险,因此,企业的并购成功与否通常需要进一步考量.本文就融创中国2017年并购万达文旅这一案例进行分析,并对此次并购的绩效做出合理评估,得出此次并购是一次有积极作用的行为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