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患者联合血管重建术后侧支循环的建立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患者术后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及重建类型。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行直接血管重建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联合间接血管重建(脑-硬脑膜-颞肌融合术,EDMS)的烟雾病患者,共57例(手术治疗67侧大脑半球)。采用头颅CT或MR灌注成像评估脑血流情况;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评估术后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大脑半球的供血范围),并比较2种术式术后的血管重建供血范围。

结果

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3±12)个月。术后6个月,67侧大脑半球中,60侧(89.6%)术侧脑血流灌注增加,65侧(97.0%)直接血管吻合通畅;DSA检查显示,新生血管供血范围≥1/3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域者占97.0%(65侧),其中>2/3区域者占82.1%(55侧);仅2侧新生血管稀疏,供血范围<1/3 MCA供血区域。术后6个月,19侧(28.4%)直接血管重建供血范围大于间接血管重建供血范围,23侧(34.3%)小于间接血管重建供血范围,25侧(37.3%)与间接血管重建范围相等。术后6个月,缺血与出血性烟雾病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直接血管重建术联合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血管重建效果较好,直接血管重建术能立刻改善缺血区的脑灌注,而间接血管重建术能提供更持久的血管重建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阳性报警时间(TTP)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颅内感染鉴别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5年1至12月脑脊液培养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成人患者124例,分为颅内感染组(n=70)和脑脊液培养污染组(n=54)。比较颅内感染组和脑脊液培养污染组TTP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同时比较不同种类CNS阳性患者的TTP。采用
目的探讨切除性手术治疗儿童和青少年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2001年4月至2014年12月行切除性手术治疗的≤18岁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共620例。回顾性分析儿童及青少年癫痫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结果620例中,低龄组(0~7岁)132例,学龄组(>7~12岁)171例,青春期组(>12~18岁)317例。MRI定位癫痫灶阴性者169例(27.
教材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是连接课程方案与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教师必须要深度阅读教材,提升对教材的把控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教学水平的发展。  一、深读“课题”:读出“新知教学方向”  阅读数学教材的第一步是阅读课题,只有从课题中读出要教什么,才能真正弄清楚新知的教学方向。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的许多课题都是以情境标题的形式呈现的,教师需要透过情境标题读出数学课题,可以先初步浏览教材全文,用自己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摘要:以优秀传统工艺为根基,融合现代科技,开发“科技+劳动教育”课程,可以彰显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劳动教育的文化内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圈,设计“木艺匠心”劳动教育主题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的组织路线,形成系统性的课程方案,采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学习、主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通过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活动项目,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
目的观察大脑中央回区浅静脉的显微解剖结构。方法利用20具(4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在显微镜下利用中央前回的"手结"定位中央沟,观察中央沟附近的静脉构成并测量相关的数据。结果40侧标本中,中央回区静脉主要由中央前静脉构成者10侧(25.0%),主要由中央沟静脉构成者13侧(32.5%),主要由中央沟静脉及中央前或后静脉构成者6侧(15.0%),由粗大的Trolard静脉构成
目的探讨磁共振仿真内镜(MRVE)技术联合三维时间飞跃法成像(3D-TOF)序列、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3D-FIESTA)序列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8月至2015年4月湖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采用MVD治疗的7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确认病因。术前患者均采用3.0 T磁共振行3D-TOF、3D-FIESTA序列扫描,并行MRV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