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就是力量

来源 :微型计算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ki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一次飞行旅途中,观看了一部名为《社交网络》的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扎克伯格最初是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创建了Facebook网站。我后来常跟朋友说:要开创自己的未来,你确实需要一台电脑,因为你需要计算力来释放你的创意。
  最近又看到报道,扎克伯格在开发者大会上公开表示,自己对摩尔定律非常景仰。我想他提及摩尔定律,是因为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对计算的需求正与日俱增。例如,中国微博用户数量已逾2亿,光新浪微博每月发布的内容就多达23亿条。当前全球有超过40亿个智能设备连入互联网,社交媒体每年产生的数据量已超过9千亿GB;数据中心用来管理、存储和服务所有这些内容的成本,仅在今年就将超过4,550亿美元。对计算的需求还不止这些—IDC等机构的数据表明,到2015年预计将有25亿人、150亿个智能设备接入互联网;到2020年更有可能达到40亿人、310亿个智能设备。
  需求增长是一个方面,更深刻的是计算行业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从个人电脑时代迈向个性化计算时代。今天,电脑仍然是基础的计算设备,但计算已经扩展到多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上网本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个性化互联网将无所不在,用户处在个性化互联网的中心。个性化计算的意义,在于实现个性化的体验—不论在哪里、通过哪种设备,我们都能够获得这些体验。而这些体验的实现,仍然依赖于日益强大的计算能力,包括前端设备和后台的数据中心。
  当今时代,无论对于个人、企业还是宏观经济来说,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就可以获得更多竞争优势。换言之,计算是数字世界的基石,计算的智能可以带来体验力、创造力、变革力。一句话,计算就是力量。
  2011年9月,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2011)上,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欧德宁阐述了“互联计算”体验的三个要素:第一,必须是栩栩如生、令人愉悦的体验(engaging);第二,必须能提供在不同设备上一致性的体验(consistent);第三,必须是安全无忧的体验(protected)。而如此最佳体验的获得,就需要通过芯片级的计算能力集成来实现。
  以计算力推动体验力,超极本是一个鲜活的实例—英特尔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潜心研究了用户对个人计算设备的期望,将通过更卓越性能、更低功耗的芯片集成,和合作伙伴以主流价格共同创造出一款超级轻薄、安全、响应迅捷的计算设备,再次重塑个人计算世界。
  计算力也正在激发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如果摩尔定律是创新的节拍,那么英特尔架构就是创新背后的引擎。过去10年间,数据中心服务器性能提高了60倍;客户端性能提高了30倍,而能耗却降低了一半。目前世界上有超过1400万开发者基于英特尔架构开发出了600多万个应用程序,规模堪比全球最大应用程 序商店的10倍。英特尔架构所释放的计算力,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开发和内容创建。正如在人生的每一个感动时刻,你是否会意识到,只有拥有更强大的计算力,你才能更高效地记录自己那份精彩的创意生活。
  进一步说,在快速变革的产业和市场环境中,计算力越来越表现为竞争力。众所周知,电脑的普及率和GDP的增长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全球每三台电脑中约有两台就销往新兴市场,在那里,人们购买力的提高和电脑价格的下降加速了电脑的普及—如在中国购买平均价格的笔记本电脑,我们在1995年需要平均174.7周的收入,2010年下降到约7周,预计到2014年继续下降到2.6周,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电脑的加速普及反过来了助力了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速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十二五”期间强调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特别重视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也正是把计算力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当计算扩展到多智能终端缤纷涌现的个性化互联网时代,计算的力量日益彰显。计算的需求呈指数增长,但我们将以何种方式去满足它呢?归根结底,计算的智能仍来源于硅技术的进步。数据表明,2005年至2010年间,互联设备和数据中心的爆发式增长,使全球晶体管的使用量达到了80个“千的六次方”,短短5年内增加了15倍。但在未来5年,我们需要的晶体管数量将突破“千的七次方”。这将是一个令人瞠目的速度。
  正如摩尔定律预测的那样,晶体管让计算变得一代比一代更快、更节能、更普及。虽然有人预测摩尔定律将很快达到物理极限,但直到今天,英特尔的工程师都能找到创新的方法,让摩尔定律继续释放光芒。2012年初,首次采用3-D晶体管结构的22纳米英特尔芯片将正式推出,它将进一步扩大英特尔在半导体行业的领先优势,尽早地将超极本、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推向22纳米处理器时代。此外,英特尔也已开始着眼下一代的14纳米技术。英特尔架构将随着计算的演进而不断发展,为行业和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计算能力。
  总之,计算行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个性化计算将从根本上改变提供计算产品、内容和服务的方式,从而带来产业形态和软、硬件创新模式的变化。一切才刚刚开始,或者说我们仍处于计算演进的初级阶段,未来的创新机会和空间是巨大的。英特尔将继续专注于我们的核心能力—计算力,以更加高效节能、更加智能的芯片和平台技术应用于新的细分市场,帮助合作伙伴跨越多种设备去创建更加诱人的“互联计算”个性化体验。计算开创未来,而机会将属于计算力的拥有者。
  杨叙2011年博客节选:
  “芯片行业是计算产业的基石。目前芯片业的发展趋势是SoC,即系统芯片。随着摩尔定律的推动,系统芯片将更多的功能集成到单一的芯片中,更好地发挥高度集成的晶体管的效能。英特尔在这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希望不久的将来,能设计生产创新的产品,为传统的个人电脑,也为新一代移动计算提供强大的计算力平台。”
  “个性化设备从底层芯片到硬件系统,再到操作系统、中间件上面的软件应用等,是典型的垂直整合的模式。”
  “我觉得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是经历了三个阶段。1990年代,是将全球先进的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带到中国,国内产业基本上也是跟进性的增长模式。2000年以后,跨国企业加大了在中国的研发、生产、采购投入,是更深入合作、发展的阶段。而今天,跨国企业必须充分研究、契合中国国策、产业方向和本地用户的需求。很多新的领域中国是领先的、引领性的,抓住机遇立足中国为全球制定未来产品和业务的策略方向,将是决胜未来的趋势。”
其他文献
内存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长时间的竞争更替和路线选择之后,PC内存技术被稳定在以DDR技术为基础的发展路线上。从DDR到DDR2、DDR3,今天主流的内存已进化至DDR4。乐观估计,DDR5将从2019年起降临市场,成为全新一代内存技术方案。相比现有产品,DDR5带来了更高的带宽、更大的容量和更出色的安全性。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在DDR5正式降临之前,请跟随本文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
相同核心不同型号的选卡怎么选?  从MC与读者们的交流,以及帮朋友们装机的过程来看,不少玩家在挑选显卡之前其实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定位。例如,显卡预算在1700元左右,那么不少玩家的目标就是GTX1660SUPER。虽然已经找准目标,但问题也接踵而至。目前市面上推出GTX1660SUPER的厂商众多,例如MC就经常为大家带来华硕、七彩虹、影驰、索泰、技嘉等多家厂商的显卡评测。更何况这些厂商还推出了不同
继《微型计算机》在2011年3·15专题中揭露了山寨微型音箱的低劣用料之后,我们又陆续收到许多读者的电邮回复,他们当中不少人都希望还能见到这类打假文章,揭露更多山寨产品的真实品质。通过对市场的调查,我们发现电脑卖场里除了微型音箱之外,鼠标也是山寨化非常严重的产品,其中不少还打着高端游戏鼠标的旗号,而且销量颇大。对于游戏鼠标,相信也是许多读者关心的产品,那么这些山寨游戏鼠标的真实性能到底如何?它们是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许多“年货”产品也被排上了日程,比如玩家们熟悉的《使命召唤》系列游戏在今年会有全新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育碧家的《刺客信条》系列在今年也推出了《刺客信条:奥德赛》。而在外设产品中,也不乏这样的存在,比如赛睿Qck系列,这款品质上乘、口碑出色的游戏鼠标垫系列于今年就迎来了新一轮更新,并且在Qck原有基础之上,还根据玩家的喜好、习惯推出了Qck Edge、Qck Heavy、Qc
從内到位的“非典型”  希捷酷玩游戏移动固态硬盘有着和传统移动硬盘不一样的定位,官方宣称其速度可达2000MB/s,要知道大多数人使用的主流USB 3.0移动固态硬盘最高传输速度也就500MB/s,USB3.2 Gen 2×2的应用自然是最直接的因素。因此用户可以直接将游戏安装到希捷酷玩游戏移动固态硬盘中,把它当成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游戏硬盘,在不同使用环境和电脑下,也能即插即用。  外在设计上,希
千元级的家用显示器市场可以说是各个显示器厂商争夺的重要战场,近期,三星显示器又推出了一款主打家用市场的新品——S24E390HL。这款拥有23.6英寸的干元级显示器又让用户在干元左右的价格上多了一个选择,那么这款S24E390HL到底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S24E390HL是三星新推出的SE新悦彩系列,与上一代SD悦彩系列相比,在外型上有了一些变化。而看上去,新悦彩系列的外型更像是上一代悦彩
AMD宣布推出全球首款使用系统级芯片(SOC)设计的第六代A系列高性能加速处理器(APU),这款处理器号称“重新定义笔记本电脑”,可以带来两倍上代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以及更强的游戏性能。那么这些特性是如何实现的?在前几期的杂志上我们曾经对其进行过详细的技术解析,而在刚刚举行的AMD 2015技术日上,我们又从AMD官方获得了一些更正式的资料,从而让我们对这款产品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在时间碎片化的今
前有炫酷双屏努比亚X,后有手机新物种努比亚α,这不禁令人幻想代表着努比亚旗舰系列的Z系新机会是什么样子。随着8月8日“致·影像”发布会的正式召开,努比亚最新旗舰Z20终究来到了众人眼前。相比以往的Z系旗舰,Z20的性能和摄影方面提升极大,更重要的是Z系列首次采用了双屏设计,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努比亚Z20的实际表现。  不追风不盲从Z20的致·设计  早前手机界掀起全面屏风暴之前,努比亚就打造了无边
显卡的性能在不断地提高,但与之搭档、共同为玩家提供优秀视觉体验的游戏显示器的发展步伐,却稍显缓慢。不知什么时候开始,“画面撕裂”、“画面延迟”等词进入了我们的游戏世界。此时,我们才突然意识到,游戏显示器的发展已明显滞后于了显卡的迭代。GPU性能充裕的情况下,显示器似乎才是制约玩家获得优秀视觉体验的硬伤,直到G-SYNC显示器的出现。  名气不大,作用不小,G-SYNC技术简析  电竞显示器领域,要
从Redmi自立门户开始,小米手机产品线就以MIX系列和数字系列为主,以高性能、极致全面屏和适中的价位主攻中高端市场,难道小米打算开辟一条新的“战线”吗?没错。主打年轻的小米,这次将“更年轻”的定位赋予了全新的小米CC系列,并趁势推出了与美图手机联烟后的首款作品——小米CC9美图定制版。它的售价不再像过去的美图手机那样高昂,美颜效果是否还一如既往地出色呢?  名嫒风变少女风  回顾历代美国手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