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击队歌》的创作地——洪洞县白石村
《游击队歌》的创作地是洪洞县白石村。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被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学员王岳的回忆文章所证实。
1937年12月26日,上海市的两名高中生——王岳、杨继春,经过整整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山西省洪洞县马牧村,向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报到。一一五师干校的方炽主任把他们安排到班里住下。此时离元旦只有四五天了。
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教育长阎捷三回忆说:“1938年元月,我校先后接收了三批学员。其中一批是一一五师教导营300多名学员,由方炽带队合并到随营学校(从马牧村带到白石村),这部分学员文化程度高,多数是大学生、高中生。”
从元旦到春节期间,西北战地服务团与上海演剧救亡一队,先后来到随营学校慰问演出。
上海演剧救亡一队来校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时已是春节前后,演剧一队大约十来个人,大都是知名的文化人,如崔嵬、欧阳山尊、李丽莲、丁里等。特别是音乐家贺绿汀,亲自教学员们唱他刚创作的《游击队歌》。歌中有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当时学员们感到难唱,王岳反复地给学员辅导。正因此,指导员就让王岳担任歌咏组长,指挥全队唱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歌首先在驻扎在白石村的随营学校学员中传唱,激励千百万抗日健儿走上战场,杀日寇、洒热血,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
(根据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学员王岳的回忆文章《抗日洪流把我卷入“随校”》)
详见《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一书226页至237页。
随营学校:创办于1937年8月——1938年12月,历时一年零四十月。
校长:韦国靖 原有五个队,后七个队,
政委:陈明
教育长:阎捷三
政治处主任:张正光
丁玲在洪洞
1937年11月,著名作家丁玲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随八路军总部东征来到洪洞县。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驻扎在高公村;一一五师军政干校驻扎在马牧村;丁玲和她的丈夫陈明驻扎在西漫底村村民宋永珍家东厢房一间屋内(据村中老年人回忆,丁玲当时身边有勤务兵,如今宋永珍老人已去世,现居住着老人的次子宋志恒一家)。
丁玲同志个儿不高,30岁上下,是个知名的女作家。据西漫底村当今仍健在的80岁左右老人回忆:丁玲带领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演员,在村中一方面进行军事制式训练,一方面排练文艺节目,向老百姓进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赶走日本鬼子!”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书写抗日墙报和标语,为老百姓挑水,扫院子,干家务活。据老人们回忆:服务团还在村中放映幻灯片,其内容是日军入侵我东北后杀人放火、祸害无辜,以及当地老百姓如何奋起反抗……服务团的成员早晨出操时,还高唱“走,跟着毛泽东”的歌曲。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主席的周巍峙,当时也是战地服务团的成员。
丁玲和她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在洪洞期间,曾和上海演剧一队的演员于1938年元旦前后在万安、门石等地联合演出。上海演剧一队演出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日歌曲《游击队歌》是音乐家贺绿汀在这里创作的,在当地青年中传唱颇广。1938年元旦,八路军总部在万安东门内的安乐庙舞台上召开群众集会,欢迎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特朗的到来。朱德总司令、民主人士李公朴、丁玲等人先后讲话。会后演出了文艺节目。
在八路军总部东征的感召下,在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宣传鼓舞下,当地的不少青年,热血沸腾,抗日激情日益高涨,纷纷要求参军参战,加入到抗日大军的行列,为拯救中华民族贡献力量。
(责编 岩春)
《游击队歌》的创作地是洪洞县白石村。这一鲜为人知的史实被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学员王岳的回忆文章所证实。
1937年12月26日,上海市的两名高中生——王岳、杨继春,经过整整一个月的长途跋涉,来到山西省洪洞县马牧村,向一一五师军政干部学校报到。一一五师干校的方炽主任把他们安排到班里住下。此时离元旦只有四五天了。
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教育长阎捷三回忆说:“1938年元月,我校先后接收了三批学员。其中一批是一一五师教导营300多名学员,由方炽带队合并到随营学校(从马牧村带到白石村),这部分学员文化程度高,多数是大学生、高中生。”
从元旦到春节期间,西北战地服务团与上海演剧救亡一队,先后来到随营学校慰问演出。
上海演剧救亡一队来校演出《放下你的鞭子》时已是春节前后,演剧一队大约十来个人,大都是知名的文化人,如崔嵬、欧阳山尊、李丽莲、丁里等。特别是音乐家贺绿汀,亲自教学员们唱他刚创作的《游击队歌》。歌中有一拍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当时学员们感到难唱,王岳反复地给学员辅导。正因此,指导员就让王岳担任歌咏组长,指挥全队唱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歌首先在驻扎在白石村的随营学校学员中传唱,激励千百万抗日健儿走上战场,杀日寇、洒热血,坚持到抗战最后胜利。
(根据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学员王岳的回忆文章《抗日洪流把我卷入“随校”》)
详见《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一书226页至237页。
随营学校:创办于1937年8月——1938年12月,历时一年零四十月。
校长:韦国靖 原有五个队,后七个队,
政委:陈明
教育长:阎捷三
政治处主任:张正光
丁玲在洪洞
1937年11月,著名作家丁玲率领西北战地服务团随八路军总部东征来到洪洞县。八路军总部、朱德总司令驻扎在高公村;一一五师军政干校驻扎在马牧村;丁玲和她的丈夫陈明驻扎在西漫底村村民宋永珍家东厢房一间屋内(据村中老年人回忆,丁玲当时身边有勤务兵,如今宋永珍老人已去世,现居住着老人的次子宋志恒一家)。
丁玲同志个儿不高,30岁上下,是个知名的女作家。据西漫底村当今仍健在的80岁左右老人回忆:丁玲带领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演员,在村中一方面进行军事制式训练,一方面排练文艺节目,向老百姓进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赶走日本鬼子!”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书写抗日墙报和标语,为老百姓挑水,扫院子,干家务活。据老人们回忆:服务团还在村中放映幻灯片,其内容是日军入侵我东北后杀人放火、祸害无辜,以及当地老百姓如何奋起反抗……服务团的成员早晨出操时,还高唱“走,跟着毛泽东”的歌曲。曾任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主席的周巍峙,当时也是战地服务团的成员。
丁玲和她率领的西北战地服务团在洪洞期间,曾和上海演剧一队的演员于1938年元旦前后在万安、门石等地联合演出。上海演剧一队演出的话剧《放下你的鞭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抗日歌曲《游击队歌》是音乐家贺绿汀在这里创作的,在当地青年中传唱颇广。1938年元旦,八路军总部在万安东门内的安乐庙舞台上召开群众集会,欢迎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特朗的到来。朱德总司令、民主人士李公朴、丁玲等人先后讲话。会后演出了文艺节目。
在八路军总部东征的感召下,在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宣传鼓舞下,当地的不少青年,热血沸腾,抗日激情日益高涨,纷纷要求参军参战,加入到抗日大军的行列,为拯救中华民族贡献力量。
(责编 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