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显示患者血浆胰岛素原水平随糖耐量恶化程度而升高,胰岛素原/胰岛素的比值可以直接反映β细胞的损伤程度.因此,胰岛素原可被作为β细胞功能障碍的标志物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预测指标.此外,胰岛素原还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亦被用于癌症死亡风险评估.因此降低胰岛素原对临床治疗来说非常重要。
【机 构】
:
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显示患者血浆胰岛素原水平随糖耐量恶化程度而升高,胰岛素原/胰岛素的比值可以直接反映β细胞的损伤程度.因此,胰岛素原可被作为β细胞功能障碍的标志物以及胰岛素抵抗的预测指标.此外,胰岛素原还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亦被用于癌症死亡风险评估.因此降低胰岛素原对临床治疗来说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胰腺纤维钙化性糖尿病(fibroealcus pancreatic diabetes,FCPD))的发病率很低.临床上非常罕见,Zuidema在1959年首先报道,亦称为Z型糖尿病,按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分类属下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中的C型,在我国目前报道较少,主要虬于非洲、印度等热带的发展中国家[1.2]。目前吲内的相关文献很少.缺乏足够的认识.易误诊。现将收治的I例FCPD
此综述旨在强调诊断和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需格外谨慎和采取个体化策略.由于新近年龄特异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参考范围的提出,增加了诊断老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复杂性,特别是在“亚临床”类别.老年甲状腺功能参数的改变可能部分缘于生理性衰老,应用年龄特异的TSH参考值范围可能避免误诊.老年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需要立即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根据患者情况部分考
目的 研究Turner综合征(Turner syndrome,TS)患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并探讨TS患儿代谢异常发生过程中的早期改变.方法 由临床和核型分析确诊TS患儿47例.测量体重、身高、腰围及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并计算体重指数(BMI)、BMI-SDS、腰围身高比(WHtR)、非HDL-C及稳态模型评估
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制定的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权威指南提出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2个标准:标准1依据妊娠期特异的血清TSH上限,标准2根据血清TSH>2.5 mIU/L、FT4在正常范围.根据“妊娠早期妇女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筛查和干预研究”的结果,标准2不适合我国的妊娠妇女.因为我国人群的血清TSH水平普遍升高.如果依据标准2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病率高达27.8%,造成亚临床甲状
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提示,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周期调节蛋白和转化生长冈子-β1,最终导致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细胞肥大和蛋白尿血管紧张素Ⅱ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可上调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和Ⅰ型受体.这些研究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新的依据。
为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以下简称“大庆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在大庆市启动,576例糖耐量受损对象被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包括运动干预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和饮食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6年干预期末及20年随访调查均表明行为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耐量受损对象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该项研究的实施表明糖尿病可以通过健康
为了解维吾尔族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家系的膳食及营养状况,本研究收集到4个新疆喀什、鄯善、伊犁地区维吾尔族四代健在的MODY家系成员共50名,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问卷调查方法,对18 ~49岁的MODY家系成员进行膳食调查,并采用营养计算器软件,按不同性别、不同劳动强度对营养素摄入量进行计算,将其结果与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比较.维吾尔族MODY家系的日常食物来源以谷类为主,占总摄入量的54
脂毒性是引起β细胞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但游离脂肪酸受体1(FFAR1)是否介导游离脂肪酸(FFA)的脂毒性作用尚无统一定论,主要有两种观点:(1)认为FFAR1引起高胰岛素血症,导致了胰岛素抵抗.(2)认为FFAR1可促进胰岛素分泌,介导β细胞的代偿反应。
目的 以联合使用瑞格列奈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为阳性对照,评价瑞格列奈盐酸二甲双胍复方片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肓三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非劣效性试验设计方案.入选的受试者为18 ~ 75岁,病程至少3个月,在单药治疗下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筛选后按1∶1的比例随机进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分别接受瑞格列奈盐酸二甲双胍复方片(1 mg/500 mg
目的 通过观察上海地区男性髋部骨几何结构指标随增龄的变化趋势,评估人体成分包括骨骼、肌肉及脂肪对其影响力度,并比较不同肌肉脂肪分布对骨结构影响的差异,探讨上海地区男性髋部骨结构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168名年龄分布在21~96岁的上海地区健康成年男性纳入研究。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21~40岁)、中年组(4l~60岁)和老年组(〉60岁)。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DXA)进行骨密度、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