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分章本《格萨尔王传》与突厥史诗之比较——一组古老母题的比较研究

来源 :民族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藏族史诗《格萨尔》有分章本,有分部本。分章奉是把格萨尔大王一生的事迹集中于一个本子之中,分章加以叙述。分部本是把分章本中的每章加以扩充、发展,形成各自独立的部。在流传过程中,随着情节的附加,内容的丰富,新的部本又不断出现。分部本的各部内容完整,可以单独演唱,由中心人物——格萨尔大王将各部联系起来,形成一部完整的史诗。据说《格萨尔》的分部本有120部之多。
其他文献
<正>杨恩洪,女,汉族,1946年生。196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言文学系藏语文专业。毕业后曾在西藏那曲地区工作。1980年调至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从事藏族文学及史诗《格萨尔王传》研究至今。现任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格萨尔》研究中心副主任,藏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著有《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及《民间诗神——
<正>阿不都热依木·乌铁库尔(1923—1995),维吾尔族,新疆哈密人,现代维吾尔文学的奠基者之一,是我们当代维吾尔文学的一面旗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文学生涯中,他对文学的各个门类进行了全面的探索研究,是一位付出了创造性劳动的著名作家、诗人和社会公认的优秀学者.
<正>蒙古族作家巴根的长篇小说《成吉思汗·情狩》,属纵式结构,从围塔塔尔部始,到统一蒙古草原止,写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写的是成吉思汗,作者却将视点分散开,瞄准了几位女人——他的夫人、情人以及有各种各样联系的女人.以她们为支点,将整个作品架构起来,众星捧月式地将铁木真捧出来.
<正>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蕴藏着史诗的富矿,除了北方地区和青藏高原流传着著名的三大史诗和其他英雄史诗之外,在南方地区也发掘出大量的原始性史诗和英雄史诗。南方原始性史诗已得到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但南方英雄史诗作为一个整体尚未被较多的人所认识。本文拟对其概貌及独特风格作一个初步的描述。
<正>如同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帕斯山、印度神话中的须弥山、汉族神话中的昆仑山与不周山,东巴神话中也有一座拔地擎天的神山——居那什罗山。 这座神山的起源,东巴经典中有多种记载。《什罗祖师传略》称其为卵生,具体为:造物主米利董神吐唾液于神海,出现了五个白蛋,五个白蛋分别化育出英世本主神、马排由登神,以及董族的白牛、白马、白山羊、白绵羊,蛋壳变成了白天、白地、白色的日月星辰、金木水火土五行。接着,五行起变化,出现了绿蛋、花蛋、黄蛋。并且,绿蛋化育成神树,花蛋化育成居那什罗神山,黄蛋化育成神石。显然,这
<正> 在蒙文《格斯尔》中,围绕格斯尔这一主角,先后登台亮相的诸多正面和反面人群里,不少人具有不同婚姻和家庭的简短历史。虽然他们婚姻家庭历史琐碎、不完整甚至有些还是只言片语,但却反映了人们所处时代的某些本质特征。这对判断蒙文《格斯尔》的产生年代以及相关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我国除了蒙、藏两个民族之外,土、裕固、纳西等不同民族也拥有格斯尔传奇故事,我们对蒙文《格斯尔》中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婚姻家庭作一简略考察,这不仅对蒙文版本的理解而且对流传在不同民族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也有裨益。
<正> 诗,源于生活,而引爆于灵感。 诗的灵感是诗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不期而遇,是诗的种籽在诗人长期生活积淀的沃土之上的萌芽与爆发,是诗人心灵与世间万象之间的一种巧妙撞击,正如吕进先生所说:“灵感是生活之花。”这同时又是一种突发性极强的创造顿悟瞬间,是诗人独一无二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事物之间不与人同的独特经验与感受。这就使得一切以灵感为契机生发创作的诗歌作品,都无一例外地具有鲜明的个性、非摹仿性和不可重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