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式”小学习作教学研究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y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小学语文“低年级起步成篇”实验研究中发现:小学生在说话、习作的起始阶段,基本上不存在写作逆反心理,但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一部分学生对写作产生了逆反心理。究其原因,从客观上讲,作文本身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主观上讲,作文教学一开始便过分强调格式,要求上盲目拔高,训练方法上过于机械,致使学生无从下笔,甚至产生了畏惧、厌倦的心理。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倘若没有什么想要表白,没有什么发生感兴,就不感到必要与欢喜,就不用写什么文字。”可见,小学生作文必须寻找一种便于学生倾吐的训练方式,给学生积累、观察、选材、想象、言论的自由。“‘随笔式’小学习作教学实践研究”便是在“低年级起步成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自由、随意的练笔形式,它真正放开学生的手脚,因时作文、因地作文,不限内容、不拘形式,言其所想,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随笔不同于文学中的随笔,它不是一种文体,而是一种练笔形式。
  一、多渠道丰富“随笔”内容
  随笔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以下类型:
  1.阅读随笔
  小学语文教学本身的目的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文字的积累,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读和写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足学生读的时间,丰富学生读的内容。阅读随笔就是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的如实记录。
  (1)模仿型随笔。即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进行练笔。如模仿某一句或某一段话的修辞手法、表达技巧并练习写一段文字,学习一篇文章的构思技巧、写作方法并仿写一篇习作等。
  (2)创作型随笔。即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所阅读的文章内容进行再创作。如对一些内容精彩而又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进行复述、缩写、扩写或改写,或给原作添加开头、结尾,或在故事的中间环节插入新的故事情节等。
  (3)感想型随笔。即及时记录阅读时产生的感想和体会。如,对文章内容的感想、认识,对结构、写法的见解、主张,对词句、观点的评价、质疑,对知识、理论的疑问、设想,等等。
  2.学科随笔
  目前,小学阶段主要开设了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十几门课程。本次课程改革在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前提下,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对分科课程本身进行了改革,使分科课程得以完善。新课标特别强调:“要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开始了“学科整合”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科随笔是利用各学科资源,丰富知识积累,进行自然练笔的理想方式。
  (1)记录各学科中学到的一些知识。如科学课中“淀粉的认识”是一节实验课,根据本课的特点,教学环节分为语文和科学教师共同设计导题激趣、共同指导实验、共同指导记录三个步骤。这样的设计构想,从语文方面讲,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这堂实验课就是一堂很好的写作指导课。从科学方面讲,两位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安排学生写科学课随笔,为学生赢得了反思、总结的时间,拓宽了科学课教学的渠道,便于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记录的科学习惯,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记录某学科一堂课的活动过程。如实践活动《家庭救护》一课,学生通过模拟了解了“烫伤、扭伤、中暑、擦药”这四种救护常识,并进行了“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种或几种家庭救护方法”的交流。课下,学生大都熟记了整个活动过程,此时如果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写随笔,学生不仅能详述整个“家庭救护”的过程,乃至一些细节,甚至当时的心情、感受也会表述出来。
  (3)记录各学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奇思妙想或疑问。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肯定和鼓励他们的点滴发现,使学生敢说、敢想,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并养成及时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智慧火花的良好习惯。
  3.生活随笔
  新课标要求教师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俗话说,“文章是生活的馈赠”。显而易见,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正如叶圣陶先生指出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随笔便是对学生丰富生活的真实记录。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生活随笔呢?
  (1)在学校生活中寻找素材。小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六七个小时,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广阔的活动空间,提供了大量的说写材料。如,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或参与活动的心情记述下来。
  (2)在家庭生活中寻找素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不同的家庭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值得记录的东西。
  (3)在社会实践中寻找素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愿意实践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观察自然、了解社会,参与生活、捕捉信息、丰富阅历。写作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随笔定会左右逢源,信手拈来。
  放手让学生写好随笔,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随笔并非让教师放手不管,仍然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是变原来的操纵、包办为幕后指点、暗示。
  第二,随笔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创造性劳动。有些事物是瞬间的,一闪即逝的,如突发事件、景色变换等,要让学生有随时记录的意识;有些事情当时感受深刻,反应强烈,应趁热情未过,及时记述;有些事物过程往往是长时间的,需要连续观察,观察时要有耐性,一时心血来潮不行;有些事还需要与询问、采访相结合,以便更好地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第三,随笔最好采用活页夹,以便于分类摘抄和过后整理。要让学生经常翻阅或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补充随笔内容,及时根据需要整理、分类。这样,同类的东西汇集在一起,应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二、在“随笔”的基础上完成习作
  第一阶段是要求学生储存信息的过程。对随笔进行整理与优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加工、处理这些储存的信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一)随笔的内容丰富,类型多样,首先要让学生选择一下要加工处理的范围,如整理一堂自然课的实验记录,或者整理一次外出游览的观察记录等。内容的圈定方式可分以下两种:
  1.自由整理
  自由整理即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意愿和需要自由选择随笔内容,然后进行整理优化训练。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是写作的最佳向导。老掉牙、雷同化的作文题缺乏吸引力和层次上的要求,直接抑制了学生的情感,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了。只有让学生独立地从随笔中选取那些曾使他产生一定感受,并有一定印象的材料进行整理优化,学生才能在习作中充分体现出创造性和自身的个性。自由整理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
  进行自由整理训练,教师要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工作,给足学生阅读随笔的时间。教师既要大胆放手,又要注意点拨,如果发现学生费时太多或无所适从,就应及时给予帮助。
  2.定向整理
  定向整理是教师结合教材单元习作训练要求和学生随笔内容以及生活实际而统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范围的随笔优化训练。传统的命题作文往往是到上作文课时教师才把要写的题目告诉学生。由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观察、认识、体验、感受以及相应的语言积累,因而无从下笔,只好闭门造车。而定向整理则是教师设身处地地想象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感情,然后圈定范围,让学生对自己能够做的、可以做的随笔内容进行整理优化,这样很容易唤起学生珍藏的记忆,激发起学生习作的动机。
  定向整理范围要宽,以给学生选材的自由、选择的余地。教师要认真分析本班学生的随笔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选材。
  自由整理和定向整理都需要教师提前了解学生的生活,熟悉学生的随笔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圈定好随笔内容,教师就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对随笔进行完善优化。这是提高学生输出信息水平的重要一环,是真正让学生学会写作并达到自能作文的关键。
  1.拟定一个题目,使主题更加明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对习作者来说,可以表达出自己所写习作的主要意思;对读者来说,看了题目便可以预知作品所包含的大体内容。拟定题目的方法很多,如,可多取几个题目,然后进行比较,最后选出一个最合适的;也可先把题目写长些,然后逐渐删减提炼,直到最好;还可先根据个人意愿随便拟定一个,等作品完成后再回过头来看题目是否理想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
  2.整理排列顺序,使文章更有条理
  接下来学生就要对所选内容进行整理,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顺序,然后通过个人思考或同学交流看看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使随意的、杂乱的思考变成定向的、条理的思考,从而使文章思路清晰。先构思再行文,可避免文章的较大返工和重起炉灶。
  3.补充完善细节,使内容更加充实
  随笔开始学生得到的认识是肤浅的、笼统的、粗糙的。行文时,对许多重要的情节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回想一下,想想当时究竟是怎么样的,强化记忆,使随笔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对于那些特别重要而当时又被忽视的地方,尤其是重点细节,如果有机会,要尽量让学生再去有意识地观察。对于小制作或小实验中存在的困难或疑问让学生可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
  4.斟酌字、词、句及标点符号,使语言更加精彩
  用好字、词、句、标点符号是语文的基本功。中年级习作训练在结构、内容上要求不易过高,但基本功训练要严格要求。如指导学生仔细推敲某个词的用法是否恰当,换一个词是不是更准确;认真琢磨某个句子说法是否合理,换种说法是不是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反复朗读一段话是不是太啰唆,删减一些字句能不能变得简洁明了;标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有无错别字,等等。经常在这些方面下功夫,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夯实文化知识基础。
  对随笔进行完善优化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优化随笔内容方式方法要灵活,否则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式。如,如果班内出现了某个或某些共性的问题,可采用集体讨论的办法。如果时间充分,可以分组进行,以实现小组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第二,经过完善优化后的随笔,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成功的作品,他们都有向他人展示自己成果的强烈愿望。教师要顺应学生心理,抓住机会,及时组织佳作欣赏。佳作欣赏可以以读为主——读整篇文章或只读文章的精美之处;可以读、赏结合——读后说出值得欣赏的理由;也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全面评价——概括地评价文章的内容、结构、前后衔接、遣词造句等;还可以对文章的某一方面进行重点欣赏——只欣赏文章的语言或只欣赏文章的立意等。进行佳作欣赏时,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机会,尽量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学生可自主设计作品集,然后把每次修改好的文章工工整整地誊抄在作品集上,并注意格式正确。
  “‘随笔式’小学习作教学实践研究”顺应了学生的写作心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操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形成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青岛市李沧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摘 要: 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能否真正培养出能适应国际化挑战的人才,是教育界乃至国际社会聚焦的问题。本文指出:国际化培养的要素,是培养理念的国际化、培养过程的国际化、培养主体的国际化。笔者结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做出进一步阐述。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国际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教育国际化已经成必然的发展趋势,是建
一、言意关系把握失当的表征  一段时间以来,语文阅读教学的浅表化、庸俗化的问题遭人诟病,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言意关系的把握不够准确。我们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一课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处理言与意的关系问题。  对《望月》一文的教学,最为常见的思路是,从所谓的文化角度不断地上演不同版本的“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教学过后,若问学生有何收获,学生仍然茫然一片,不知如何回答。这就是因为教学未能实
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地方,这种地方于我并不陌生,小时候我在这种地方出生,在这种地方野蛮地生长。医生说像我这种病就适合生活在这种地方,我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此以后就告别了城市生活了。   琳达说我这种病就是由城市生活压力导致的,听医生的没错。于是我就在乡下买了一处住所,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离住所不远有一片树林,没事我就往那里跑,但是我一直没有进去过。   琳达说她搞不明白那个树林到底有什么吸引我。
一天,我读到某小学语文杂志上的《我是魔鬼老师》一文后,心中滋味杂陈。这篇文章的作者,模仿管建刚老师作文训练系统布置“恐吓”作业,让学生捕捉内心体验来写作,在自己的班里“活学活用”了一次。作者共布置了十二项作业,从第一项的“认读‘生字表一’所有生字”到第十二项宣布“以上作业全部作废”,一项项如山的作业劈头压下去,学生经历了怎样的内心煎熬?  都说“模仿是最高的崇拜”。该文作者说,布置这样的作业是因“
结识林志芳老师只是近五六年的事,但是已让我感知到她确实是个“人物”。  之所以称“人物”,自然就不是一般的人。“人物”,辞书上解释的第一义项是指“人才”,即在某方面有代表性或具有突出才能的人,《后汉书·许劭传》“好共核论乡党人物”中的“人物”,就是“人才”的同义词;另一义项是指人的品貌风度。孙光宪的《北梦琐言·卷五》中说:“蒋凝侍郞亦有人物,每到朝士家,人以为祥瑞”。能被视为“祥瑞”,其人的品貌风
摘 要: 废名作为一个深受禅宗、古典诗歌、莎士比亚影响的人,在小说中也追求着一种意境的描摹和创造,强调小说以环境和氛围取胜,达到推动小说发展的目的,因此在小说叙事结构的探寻上,最终使用逐渐成熟的散文结构为其小说创作的特色,本文主要以废名的短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废名小说的散文结构的呈现方式和成因渊源两个方面来探究废名小说的散文结构。  关键词: 散文结构 诗化 意境 氛围 成因  废名同和他处在
【教学实录】  一、水之“字”韵  师:“水”是一个善变的精灵,它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汉语中,有哪些字与水关系密切,它们是水的兄弟姐妹,是水的变形变化吗?  师:打开预习单,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课前思考。注意每个人只说三个汉字,给别人补充的机会,不要重复。  生:雨、雪、海。  生:洋、浪、池。  生:潮、沟、潭。  师:哪个“tán”?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的“潭”字。  师:
《诗经》《楚辞》、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课堂,努力将国学知识、国学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把国学的智慧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而丰富与提升学生的生命内涵,已经显得尤为迫切。这与《语文课程标准》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
【教学目标】  1.观看影片,通过交流和阅读感受微影评“篇幅短、切口小、语言精”的  特点。  2.学习从主题、人物、音乐、画面等方面选一个角度写一份微影评,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微影评。  3.在观影、习作中丰富体验,并乐于与他人分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堂作业纸(带格子的作文纸,便于修改展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明确任务,触发思维  1.谈话引入  (1)聊电
摘 要: “双创”背景下,我国各高校纷纷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基础”课成为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本文对山东华宇工学院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的“创业基础”课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做系统研究与实践,解决课程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创业基础” 教学改革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2015年5月,国务院颁行《关于深化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