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北部方言元音声学特征及其相关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lu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彝语北部方言元音为研究对象,运用语音实验学的研究方法对彝语北部方言元音进行物理信号采集,并对其进行声学特征分析.研究中使用MATLAB、Praat和AS等软件对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认为由于发音器官声带的是否紧张,紧张程度的大小,口腔和咽腔共鸣的大小,舌的运动部位的前后、高低等等的不同,致使松紧元音的出现.松元音在发音的时候喉头肌肉的紧张程度没有紧元音明显,舌根比较靠后甚至靠近声道后壁,反之紧元音发音时肌肉紧张,舌根比较靠前.舌位高低与元音松紧有一定的联系,舌位前后与元音松紧也有一定的联系.
其他文献
三维网格模型的正演计算是重力资料反演的基础.高精度、高效率的正演有利于提高反演解释质量.针对大尺度、地表观测面研究区的高精度、高效率重力正演问题,本文给出球坐标系三维Tesseroid网格模型重力异常正演方法及并行算法.其中,正演算法采用改进的高斯—勒让德积分法实现大尺度、地表观测面的重力异常高精度计算,并行算法采用基于OpenMP的MATLAB任务并行算法实现高效率计算.理论模型和华东岩石圈三维模型数据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方法为高效的大尺度重力场模拟和三维反演提供技术支撑.
实测重力异常是区域场和局部场合成的叠加场,具有形态复杂且幅值变化多样的特征.为更好地完成地质任务,需要分离区域场和局部场.本文从所获取的实测重力异常出发,分别研究自空重力异常、简单布格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与高程之间的关系,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进行区域场(背景场)与局部场(剩余场)的分离,提高重力资料解释成果的可信度,为分析和解决地质任务提供基础服务.
特立尼达盆地位于南美洲委内瑞拉北部,加勒比海南缘,该盆地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前人对盆地的构造演化、沉积特征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盆地东南部海域.目前尚缺乏对整个盆地构造特征的研究,为了系统研究盆地的断裂分布和基底特征,预测盆地内油气远景区,为盆地进一步勘探工作提供依据,本文利用GETECH公司提供的船测和卫星重力资料,分析研究了该盆地的重力场特征,推断了盆地的断裂构造体系;利用相关分析及Parker法计算了盆地基底深度,并对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及油气勘探远景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特立尼达盆
韦贵妃墓是唐昭陵众多陪葬墓中距离主陵最近、形制级别最高的陪葬墓,也是唯一一座已经发掘清理的唐代“因山为陵”的墓葬,是研究昭陵形制的直接资料.本次在韦贵妃墓开展无人机激光雷达测绘、地面高精度重磁测量、高密度电法测量、地质雷达探测和土壤氡气测量等工作,旨在验证方法有效性,总结技术要点,为昭陵地宫探测积累技术资料和经验.韦贵妃墓对原始地层的扰动和破坏,形成了明显的物性差异和特殊工程地质结构;本次利用地面高精度重磁测量结合土壤测氡,较为有效地圈定了地下墓室平面位置,高密度电法准确圈定了韦贵妃墓地下空间位置,探地雷
马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曾经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本研究通过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法对2018~2020年间的马麝活动地点进行记录,结合对马麝生境选择起关键作用的9种环境因子构建MaxEnt模型,对察青松多白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栖息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共获得30个马麝有效记录点,其适宜栖息地分布受地形因子影响较大,其中海拔是影响保护区马麝分布格局最主要的环境因子,马麝倾向于选择海拔低于4300 m,距最近河流距离少于5000m,降水季节性变化值小于98 mm,人类活动强度较弱的地带.保护区马麝
为了解目前犬乳腺肿瘤(Canine mammary tumor,CMT)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现状,研究回顾分析了68例CMT病例的疾病相关因素、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预后的情况.结果 显示,老龄的小型犬(10.2±2.9岁)依然是高发群体,其中以贵宾犬最为多见,动物发病年龄与生育史和绝育状况无关.乳腺肿瘤可在多个乳区发病,其中R3-R5乳区的发病率最高(13.76% ~21.78%)(p=0.047).对不同乳区采集的109份肿瘤病料按体积进行临床分级(T1-T3),单发肿瘤组(ST)的T1级肿瘤的平均体积大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WO4/g-C3N4复合光催化剂.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的组成和形貌进行表征,证明FeWO4成功复合到g-C3N4上.在可见光下,纯g-C3N4和不同比例FeWO4/g-C3N4复合催化剂对亚甲基蓝进行光催化降解.结果 表明,FeWO4/g-C3N4复合催化剂与纯g-C3N4相比,前者表现出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当FeWO4复合比例为50%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87.3%,同时催化剂显示出良好循环稳定性.固体紫外和荧光光谱研究表
为有效提升电催化膜在运行中的整体性能,将碳纳米管(CNT)、金属有机骨架(MOF)、碳纤维布和聚偏氟乙烯(PVDF)膜复合,制备出PVDF/碳纤维复合膜;探究了CNT和MOFs的添加量、膜厚度以及微电场环境对PVDF/碳纤维膜水通量和浊度以及导电性能等的影响.结果 表明,PVDF膜的厚度和纳米颗粒的添加量会显著影响膜的通量和浊度以及膜表面的导电性.当PVDF膜的厚度为400 μm、碳纳米管添加量为15%(与PVDF的质量比)时,PVDF/碳纤维复合膜的稳定通量最高,浊度下降最快.在同样的PVDF膜厚度下,
运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菊苣抗高尿酸血症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通过TCMSP收集菊苣的化学成分及靶点并使用Uniprot进行筛选,建立“菊苣有效成分-靶点数据库”.在GeneCards、Drugbank、Disgenet及OMIM数据库中搜集高尿酸血症靶点,预测菊苣中抗高尿酸血症的活性成分的潜在作用靶基因.用Cytoscape3.8.0软件构建菊苣的“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可视化网络.在STRING中导入预测靶点,并构建菊苣治疗高尿酸血症靶点的PPI网络.用R语言中“clusterProf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参虎半夏汤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基因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筛选参虎半夏汤关键的化学成分并预测胃癌的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作用靶点”相互作用网络,获取参虎半夏汤治疗胃癌的有效活性成分、相关靶点及信号通路,应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预测参虎半夏汤抗胃癌的作用机制.通过筛选,得到有效活性成分为193个,共涉及与胃癌相关作用靶点365个.分析结果显示,槲皮素(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