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CGS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仿真实训平台设计

来源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l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控制系统与组态界面设计相联合,开发了基于MCGS组态软件的PLC仿真实训系统.以图形动画方式形象逼真的动态仿真控制对象的运行状态和PLC控制过程,生动直观,便于控制系统实践调试,能激发学生实践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该平台适合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课程三级项目或课程设计.仿真实训平台具有成本低廉、维护提升方便、灵活丰富等优点,从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地面沉降监测一般使用一、二等水准观测,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观测数据,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基于此,设计一种基于GNSS的地面灰色沉降信息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数据采集终端、监控中心、云平台和报警系统构成.分析地面灰色沉降信息特性,利用数据采集终端完成监测点GNSS原始数据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传输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收到监测点数据后计算地面沉降量,并将计算结果实时传送给云端,显示在显示屏上.系统利用静态相对定位技术处理数据并做出自动化改进,可以24小时不间断监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监测精度较高,可以
在混合现实技术(MR,Mixed Reality)的众多应用领域中,医疗是其非常理想的应用场景.HoloLens作为混合现实技术的优质载体,一经问世便得到众多关注,并在医疗领域得到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可以说HoloLens的出现改变了医疗行业观察事物的传统方法.本文将围绕HoloLens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作一综述.
由于传统防护手段安全系数低,且误报率和漏报率高,无法在攻击发生前制止,因此提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网络入侵远程检测研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明确数据特征取值范围,判定主成分的顺序,得出不同数据成分之间的方差贡献量,作为输入值.同时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节点权值及阈值,降低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间差异,并加快学习速度,通过网络构建出非线性映射关系,完成网络入侵远程监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学习速度快、检测正确率高、漏报率与误报率低的优势,是一种高效、实时性能好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目前变电站内包括SF6密度继电器、温控器等在内的指针式仪表仍然未能实现自动化数据读取.本文针对这类指针式仪表提出了一种数据自动监测方案.首先分析了指针式仪表的主要类别,分析了SF6密度继电器、主变温控器、压力表的功能特点、技术参数等.然后针对这类指针式仪表的主要技术参数,提出了数据自动检定装置的设计思路和原理,最后针对不同的仪表分场景说明了自动检测的技术特性.
传统岗位价值评估工作存在主观性过强、工作量与动态更新难度较大等问题,为便于更新岗位价值序列,明确薪酬等级,确保结构公平合理,以流程驱动为中心,构建一个岗位价值自动评估系统.根据实验结果,证明所建系统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对提升个人工作素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有效性,根据不同视角的评价反馈分析,评估结果受到了普遍认同,表明系统评估的可靠性与合理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本文提出一种生物气溶胶负压阻隔装置的设计,用于在治疗、护理和转移患者的过程中,利用负压防护罩对病患呼出的传染性气体进行有效阻隔,并及时抽离回收和过滤消杀,降低医护人员因接触到具有传染性的气溶胶或飞沫而被感染的风险.本文对装置的负压护盾的工作原理、自清洁消杀功能以及小型化轻量化设计进行了阐述.
为健全网络信息,强化企业经济管理,本文基于计算机网络设计了会计信息系统,并进行了试验分析以验证系统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本文设计系统的会计信息错误率相对偏低,说明系统会计信息处理准确率更高;相比传统会计信息系统,本文设计系统的会计信息处理效率普遍较高,且可实现会计信息智能化处理,表明本文设计系统实效性突出.
传统的警务战术训练系统未能有效模拟实际执法中侦查、逮捕违法等行动,对警员体能、技能、战术等训练效果不佳.为此,本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设计警务战术训练系统.实验证明,所提系统能够实时模拟警务战术训练的真实环境状态,不会因为环境切换频繁出现视频延迟问题,警务战术训练模拟效果较好.
为了提升传统电网并网调试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移动应用的一体化智能并网调试信息交互平台.该平台采用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并网任务信息自动获取、并网调试自动对校、并网报告自动生成等业务应用功能.实践应用表明,采用所设计的并网调试信息交互平台能够高效、快捷、可靠的完成并网工作,为实际电网的并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平台支持.
传统非接触供电系统谐振补偿不够充分,导致两端传输电压相位不同、供电传输效率较差.为此,设计了基于移相控制的并联谐振型非接触供电系统.在硬件设计中优化供电装置,重新定义耦合线圈和主控电路,使其满足芯片驱动电压要求.在软件设计中计算供电电压谐振补偿参数,确保两端输出电压同相,再获取开关管最优移相角比例,得到供电最小回流功率,使系统工作在回流功率最小状态.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系统,本文系统提高了电力传输效率,且电机设备在启动和移动过程中能够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