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去除低浓度含镍络合废水中的镍离子(Ni2+),探究影响Ni2+去除效果的因素和方法,通过改变低浓度溶液中沉淀pH值、H2O2与Fe2+摩尔比、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基于UV/Fenton法,研究了以上各因素对Ni2+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同时比较UV/Fenton法与Fenton法对Ni2+的去除效果,自配含有典型络合剂的镀镍模拟废水,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镍(摩尔比)为1.5∶2∶1.5∶1,Ni2+含量5 mg/L,pH 4.0;光催化实验在光化学反应仪中进行,反应系统由循环水冷却,维持温度在(32±2)℃,光强度为12.7 mW/cm2。50 mL的石英管中依次加入模拟络合镍废水和一定量的Fenton试剂,100 W中压汞灯光照下进行连续磁力搅拌;光照一定时间后,NaOH调节pH至11.0,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镍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果显示,UV/Fenton法去除Ni2+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2.6左右,H2O2∶Fe2+(摩尔比)为3∶1,H2O2投加量为3 mmol/L,反应时间为1 h,沉淀pH值为11.0,Ni2+去除率可达98%以上。研究表明,增大沉淀pH值、合理控制H2O2浓度、增加反应时间,可提高低浓度镍络合物中Ni2+的去除效果;相较于单一Fenton法,采用UV/Fenton法可更好的去除低浓度镍络合物中的N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