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作战将呈现出爆发突然、战场情况复杂多变、作战样式转换频繁等新的特点,地形做为敌我双方作战行动的基础没有变,为使军事地形学训练适应未来局部战争的需要,我们认为加强指挥员军事地形学训练才能胜任适应未来作战需要。
[关键词]:地形学 识图 用图 训练
一、提高分析研究地形的能力
地形图是指挥员组织指挥作战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简便的一种工具。特别是在敌我双方机动能力都大大提高,远距离大纵深的机动作战将成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的情况下,通过现地勘察的方法分析研究地形已很难实现。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图上研究地形的能力,能够对战区的地形进行准确判断。
以往的地形学训练,侧重于在图上识别地形,对如何利用地形图研究地形则重视不够。识别地形是一种手段,而正确利用地形才是地形学训练的根本目的。因此,应特别加强利用地形图分析研究地形的训练。分析地形时,要注重全面地分析研究地形的军事价值,找出地形要素对双方作战行动的影响规律,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地形判断结论。
二、在识图用图的精度和速度上下功夫
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引起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新兵种的不断出现,并迅速加入到战役战斗行动之中。因此,诸军、兵种合同作战将是未来战争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一特征在海湾战争和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已得到充分印证。正是由于多兵种的合同作战,要求指挥员必须熟悉各兵种的运用原则,掌握各兵种机动、配置、防护及作战对地形的不同要求,准确无误地判读地形图上表示的数字、符号及坐标。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遗漏都可能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后果。由于敌我双方机动能力的增强,导致战场情况变化急剧,战役战斗节奏加快,战机稍纵即逝,兵贵神速显得更为重要。但是,部队机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道路通行能力和地貌起伏状况的制约。因此,快速准确地判定道路和地表起伏状况对部队机动的影响,特别是对摩托化、机械化部队机动所带来的影响尤为重要。
如何正确解决既快又准的问题,是军事地形学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快”与“准”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训练中,应注意引导受训者根据不同的任务而有所侧重。如部队乘车行进,主要强调的是快。在训练中,应侧重提高受训者在不使用任何作业器材的情况下,目估对照地形的技能。做到车在路上行,图在心中移,能够随时依据地形图和道路两侧的地形特征,判断出车队的概略方位。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受训者识图用图速度的训练,又要提高他们识图用图的准确性和精度,还要使其处理好二者间的關系。
三、注重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训练
加强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识图用图训练,是由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我们以往的军事地形学训练场地,一般选择在山地或丘陵地,忽视了城市和其它复杂地形。而上述地形同样也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敌我双方可能发生激烈交战的地区。所以,应加强在这些复杂地形上的训练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城市和海区岛屿的识图用图训练。军事地形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军事地形学训练应突出在各种复杂天候条件下的训练,要把较多的时间安排在野外进行。特别是通过指挥员在风、雾、雨和夜间等不良天候条件下的“听、视、判”训练,提高在复杂条件下的作业能力。
四、不断更新和充实训练内容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识图和用图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培养出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的合格指挥员,军事地形学训练的内容首先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地形测绘、侦察器材和手段在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北斗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测距、航空航天摄影、地形录像及、电子计算机模拟地形显示等,使人们获取地形情报信息和分析研究地形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并日趋现代化。军事地形学训练要跟上这种发展和变化,必须不断舍弃、淘汰那些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成果引入到训练之中,开阔指挥员的眼界和思路,扩大学习的知识面,从我军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分析研究地形的最新方法和手段,使军事地形学训练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培养出适应未来作战所需要的合格指挥员。
[关键词]:地形学 识图 用图 训练
一、提高分析研究地形的能力
地形图是指挥员组织指挥作战最基本、最常用和最简便的一种工具。特别是在敌我双方机动能力都大大提高,远距离大纵深的机动作战将成为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的情况下,通过现地勘察的方法分析研究地形已很难实现。这就要求指挥员必须具备很强的图上研究地形的能力,能够对战区的地形进行准确判断。
以往的地形学训练,侧重于在图上识别地形,对如何利用地形图研究地形则重视不够。识别地形是一种手段,而正确利用地形才是地形学训练的根本目的。因此,应特别加强利用地形图分析研究地形的训练。分析地形时,要注重全面地分析研究地形的军事价值,找出地形要素对双方作战行动的影响规律,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地形判断结论。
二、在识图用图的精度和速度上下功夫
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引起军队编制体制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新兵种的不断出现,并迅速加入到战役战斗行动之中。因此,诸军、兵种合同作战将是未来战争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一特征在海湾战争和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已得到充分印证。正是由于多兵种的合同作战,要求指挥员必须熟悉各兵种的运用原则,掌握各兵种机动、配置、防护及作战对地形的不同要求,准确无误地判读地形图上表示的数字、符号及坐标。任何一个细微的疏忽、遗漏都可能造成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后果。由于敌我双方机动能力的增强,导致战场情况变化急剧,战役战斗节奏加快,战机稍纵即逝,兵贵神速显得更为重要。但是,部队机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道路通行能力和地貌起伏状况的制约。因此,快速准确地判定道路和地表起伏状况对部队机动的影响,特别是对摩托化、机械化部队机动所带来的影响尤为重要。
如何正确解决既快又准的问题,是军事地形学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快”与“准”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二者缺一不可。训练中,应注意引导受训者根据不同的任务而有所侧重。如部队乘车行进,主要强调的是快。在训练中,应侧重提高受训者在不使用任何作业器材的情况下,目估对照地形的技能。做到车在路上行,图在心中移,能够随时依据地形图和道路两侧的地形特征,判断出车队的概略方位。训练中,应着重加强受训者识图用图速度的训练,又要提高他们识图用图的准确性和精度,还要使其处理好二者间的關系。
三、注重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训练
加强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识图用图训练,是由我国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的。我们以往的军事地形学训练场地,一般选择在山地或丘陵地,忽视了城市和其它复杂地形。而上述地形同样也是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敌我双方可能发生激烈交战的地区。所以,应加强在这些复杂地形上的训练力度,尤其是要加强城市和海区岛屿的识图用图训练。军事地形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军事地形学训练应突出在各种复杂天候条件下的训练,要把较多的时间安排在野外进行。特别是通过指挥员在风、雾、雨和夜间等不良天候条件下的“听、视、判”训练,提高在复杂条件下的作业能力。
四、不断更新和充实训练内容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的识图和用图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培养出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需要的合格指挥员,军事地形学训练的内容首先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现代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地形测绘、侦察器材和手段在军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北斗定位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测距、航空航天摄影、地形录像及、电子计算机模拟地形显示等,使人们获取地形情报信息和分析研究地形的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多,并日趋现代化。军事地形学训练要跟上这种发展和变化,必须不断舍弃、淘汰那些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成果引入到训练之中,开阔指挥员的眼界和思路,扩大学习的知识面,从我军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和掌握分析研究地形的最新方法和手段,使军事地形学训练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培养出适应未来作战所需要的合格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