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截法理论探析

来源 :四川中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z1970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整理有关文献资料加上笔者的理解阐述担截法的含义,分析担截法的理论基础,拓展其理论深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担截法是一种传统针刺方法,以远端取穴为要义,以标本根结和阴阳互求及五行理论为基础,通过沟通全身气血,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担截法具有灵活、简便、有效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分析宣肺通腑法的理论依据,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进展,探究宣肺通腑法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针对COVID-19治疗的共同治法、关键治法是宣肺通腑法,治疗要点是尽快祛邪外出,恢复气机调畅,截断病势,并结合现行诊疗方案、临床报道及各家经验意见,进一步论证了此法在COVID-19治疗中的应用及可行性.
系统性硬化症又称硬皮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风湿性疾病,以皮肤和内脏器官纤维化和血管病变为主要表现.消化系统受累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也是其致死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及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减少其相关的病死率.本病当按痹痿统一论治,痰瘀是病机的关键,言及本病治法,盖以化瘀散结消痹祛邪,升阳益气起痿扶正为法,所不同者,时机、途径耳.
目的:探讨视频学习联合手部模拟练习操在冠脉造影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收治的行择期冠脉造影术患者100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冠脉造影术前术后宣教,通过口头及一般纸质宣教单进行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视频学习联合术前进行手部模拟握持练习.评价指标两组间比较手术配合知识要点掌握情况,术侧手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数据发现,观察组围手术期配合知识要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总结黄振炎教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黄振炎教授认为风邪与痰湿是岭南地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致病因素,本病标在肺而本在脾,肺脾两虚,营卫失和是本病的致病根本.因此治疗时应结合岭南地区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重视岭南地区居住人群脾虚湿热的体质特点,发病急者根据病位病程不同或疏风宣肺通窍,或化痰理肺止嗽治其标;而病情缓解者以调和营卫之法,调理体质,培护脾本,并视其寒热兼症随证加减.
总结介绍罗铨教授辨治中风后遗症的经验.罗铨教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出中风后遗症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发病之本主要为气虚、肾精亏虚,瘀血、痰浊是其关键致病因素,临证谨守病机,辨病与辨证结合,以辨证为诊治之本,对证选方用药,灵活运用补肾、益气活血、化痰之法,擅用虫类药物及藤类中药,祛邪与扶正兼顾,疗效显著,对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谯凤英教授对鼻鼽临床有独到见解,强调脾、肾两脏是鼻鼽发病与治疗的关键,尤以脾肾阳虚为主,兼有气滞、血瘀、湿阻等证,倡导以脾肾同治为原则,主以温肾健脾,辅以行气活血利水,顺应天人相应理论,根据兼证随证治之.
新型冠状病毒于2019年末席卷华夏大地,其传播迅速,来势凶猛,给中国乃至全世界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西医尚未发现特效治疗药物,在对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中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本研究运用吴又可编著的《瘟疫论》,对新冠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中医治疗、治疗之后的护理以及预防等方面进行解析,为中医预防以及治疗新冠肺炎提供理论依据.
臁疮是临床易诊难治的一种周围血管疾病,曹建春治疗臁疮经验丰富,其在病机治则、内外合治、组方用药等方面的见解均有独到之处,他认为臁疮以“虚”、“淤”、“腐”为主要病因病机,基于“归元”理论提出了“扶正祛邪,促进机体自身免疫修复”的总体治则,确立了针刺结合中药内服外用的具体治疗方法,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
通过梳理阐释《伤寒杂病论》中肝胆病辨治相关条文和方证,以期启发临床辨治肝胆病的思维与方法.拟从肝胆病证的条文着手,分析肝胆病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总结阐发仲景辨治肝胆疾病的思维、立法与组方,发现仲景辨治肝胆病较为系统完备.仲景辨治肝胆病的辨证思维、立法组方均可以较好的指导临床,应当予以继承和发扬.
“皮肤卫外功能”是“卫气”功能在皮肤的表现,体现为皮肤“疏泄”与“润泽”状态和功能,结合其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以及与营卫、脏腑、经络皮部的重要联系作用,提出针灸通过皮部-经络-脏腑辨证、结合局部辨证及病程辨证,调控“皮肤卫外功能”,改善皮毛功能,在临床遵循选穴规律: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