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结构稳定设计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m888c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结构稳定问题是钢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钢结构体系的广泛应用更显示了稳定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由于钢结构体系设计以及使用当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本人结合工作中的设计经验对钢结构体系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钢结构,稳定性,可靠,失稳。
  中图分类号:TU3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钢结构稳定设计具有和强度问题不同的特点,在以往的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多是小型钢平台,因荷载较小,高度较低,只要满足强度要求,一般不会失稳。在近几年的接触的工业工程设计实践中,认识到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及其构件自身的稳定是钢结构设计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经过查阅大量钢结构资料,对钢结构稳定性设计的特点建立起了明确概念,认为保证钢结构在设计中的稳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则。
  1. 钢结构布置时,应考虑各个环节的稳定性要求。
  目前结构大多数是按照平面体系来设计的,如桁架和框架都是如此。保证这些平面结构不致出现平面外失稳,需要通过结构整体布置来解决,亦即设置必要的支撑构件。这就是说,平面结构构件的平面外稳定计算必须和结构布置相一致。例如,大跨度过路管架,一般需要做成桁架的型式,而用PKPM进行桁架的设计时,一般只是拿出桁架的一榀来进行平面内构件的强度和稳定计算,桁架的平面外稳定则需要通过在上下弦分别加设钢横梁及水平支撑来保证。
  2.结构计算简图和实用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
  《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很大一部分条文都与稳定问题有关,遵循这些条文规定,对防止出现结构失稳,当然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仅按规范条文来处理稳定问题还很不够,我们尚需对条文的规定有一定深度理解,并且各种因素对结构和构件稳定性能的影响也应进行考虑。结构计算简图和实用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计算十分重要。
  在设计单层和多层框架结构时,经常不作框架稳定性分析,而是代之以框架柱的稳定性计算。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计算框架柱稳定时,用到的柱计算长度系数μ,自应通过框架整体稳定分析得出,才能使柱稳定计算等效于框架稳定计算,然而,实际框架多种多样,而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工作,需要设定一些典型条件。《钢结构设计规范》对单层和多层框架给出的长度系数μ采用了五条基本假定,其中,包括:“框架中所有柱子是同时丧失稳定的,即各柱同时达到其临近荷载。”按照这条假定,框架各柱的稳定参数应保持常数。对于最简单的单层单跨框架来说,就是以对称框架作为典型框架。如果结构不对称,或者荷载不对称,甚至二者都不对称,柱的实际计算长度将不同于典型框架。在非对称情况下,以单层单跨框架来说,左柱受力为,右柱受力为,当>时,左柱趋于先失稳。但是,左柱失稳而侧移时,必然要带动右柱一起侧移,而右柱这时还未达临界状态,必将对侧移起阻止作用,从而使左柱推迟失稳。这就是说,框架失稳是结构的总体问题。由于整体性,左柱得到右柱的支持,它的计算长度系数小于规范给出的数值。另一方面,右柱要对左柱提供约束,它的任务加重,计算长度系数大于规范给出的数值,其结果是两根相同的柱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同时失稳。非对称的单层单跨框架的计算长度系数可以由把规范给出的μ系数乘以一个修正系数的办法来获得。
  对单层多跨等高框架来说,φ为常数,相当于各柱的P/I相同,图1所示各柱的不相同的框架,按规范算得的各柱的μ系数就不能完全反映框架失稳的实际情况,需要作出适当的修正。简化的修正方法是,对按规范得出的系数乘以修正系数β,从而得出各柱的计算长度系数 式中
  
   P1 P2 P3
  
   I1I2I3
  
  
  图1 参数Φ不同的单层框架
  
  多层框架在柱φ不相等时也有μ系数修正问题,框架计算简图和实用方法所依据的简图不一致的情况,还有摇摆柱的框架,这种情况若按规范μ系数计算都会导致不安全的后果。
  
  3.设计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必须相互配合。
  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应相符,对要求传递弯矩和不要求传递弯矩的节点连接,应分别赋予它足够的刚度和柔度,当涉及稳定性能时,构造上时常有不同于强度的要求或特殊考虑。对简支粱就抗弯强度来说,对不动铰支座的要求仅仅是阻止位移,同时允许在平面内转动。然而在处理梁整体稳定时上述要求就不够了。支座还需能够阻止粱绕纵轴扭转,同时允许梁在水平平面内转动和梁端截面自由翘曲,以符合稳定分析所采取的边界条件。支座采用端板式,上翼缘有窄板连于支承结构,从而有效防止扭转。为了使梁端在自身平面内少受约束,可以把窄板的螺栓孔做成长圆型。梁端虽有端板,对该截面翘曲的约束作用不大。高度不大的梁端加劲肋能够有效防止梁端的扭转,可以省去上翼缘的连接板。但是,既无上翼连接板又无端加劲肋,梁产生侧移和扭转时,梁端不能保持不扭,则梁的整体稳定承载能力要比按规范系数算地要低。《钢结构设计规范》规范在第4.2.1和第4.2.2条都注明“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梁端截面的扭转”。
  正确进行梁整体稳定计算,涉及的构造问题很多。《钢结构设计规范》规范所规定的整体稳定系数适用于等截面的梁包括简支梁和悬臂梁。因此,凡截面变化的梁和端部(或其他部位)有削弱的梁规范的系数系数都不适用。从梁的抗弯强度来说,当弯矩图变化时梁截面可以相应变化,但是,如果设计时是梁整体稳定控制截面,则梁截面不宜变化。
  在梁格系中,当次梁和主梁表面平齐时,次梁端部需要切去一部分上翼缘和腹板。这种端部削弱的连接方式不仅使梁端一段内截面积减小,并且還造成上翼缘端部可以侧向移动的局面。如果次梁跨度小而削弱范围相对较长,则次梁整体稳定承载力下降相当多。虽然,工程中常见的情况是梁格上面铺有钢筋混凝土板并与梁牢固连接,使梁整体稳定得到保证,但有时遇到不设钢性铺板的梁格的可能性。
  在实际设计中,我们设计人员应该明确知道结构构件的稳定性能,以免在设计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失稳损失。总之,熟悉这些特点对于我们设计人员来说是十分有益的,深入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设计出既能保证稳定而又经济合理的结构。
其他文献
摘要:铝合金材料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焊接性能好、后期维护费用低及可循环利用等诸多优点,铝合金桥梁作为新型结构形式和新型材料的结合,结构轻盈,通透感强。以侨中路人行桥的设计为例,对铝合金桁架桥梁的结构特点和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桥梁的挠度、应变和自振频率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结果表明,结构在设计荷载作用下处于线弹性范围内工作,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设计及相应的规范要求。  关键词:铝合金;桥梁工
摘要:文章从绿色节能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多年的建筑节能设计经验,对现代建筑的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作用以及合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广大相关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现代建筑;绿色节能;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1.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的现代建筑行业耗费大量的能源、资源,因此,节约能源消耗已经成为该行业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大量的商品楼房被开发建造出来,这体现了现代人对高质
【摘 要】 本文针对目前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施工缝设置的弊端,通过内力分析,阐述了各层框架柱特别是边柱施工缝的合理设置区域及相应的施工顺序,提出了影响新老混凝土粘结的主要因素及解决措施、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 施工缝; 粘结面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为止,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每层框架柱的施工缝都设置在其上端或下端,这样虽然方便施工,但是根据施工缝应设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以及国内市场产业结构调整、港口资源整合、国家海域使用政策的变化,国内各沿海城市纷纷启动大规模的填海造陆工程来拉动经济增长,绞吸式挖泥船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疏浚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就绞吸式挖泥船在长排距下吹挖砂土类土质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长排距、砂土类土质、排泥管管线、船舶施工、绞刀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
摘要:针对住宅工程现浇楼板普遍出现裂缝的问题,从施工操作的角度分析现浇楼板裂缝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施工中控制裂缝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控制  中图分类号:[F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商品混凝土的大面积使用,住宅工程现浇楼板普遍出现微裂缝。施工中发现的混凝土板面裂缝都是肉眼可见的,一般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虽然这些裂缝一般被认
摘要:在投标工作中不断总结标书编制与报价技巧,才能在以后的投标中取得胜利。本文阐述了技术标编制的方法和应注意的的问题。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标;编制   Abstract: We summarize the bid and quotation skills in bidding, win can in future bidd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meth
摘要:在任何工程建設过程中,安全始终是永恒关注的话题。因而在采矿工程中,安全同样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关键。然而就当前来看,各种大大小小的矿难时有发生,血的教训值得每一位从事矿业开采工作人员的思考。基于此,笔者将本文命名为《浅谈采矿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技术因素与应对措施》,并分别就采矿过程中的井巷施工工程、巷道开拓工程、矿产挖掘工程存在的危险技术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了浅谈。旨在与同行进行业务交流,以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