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为本,夯实基本功:关于规范合理选择辅助检查的建议

来源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ach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分子生物学、质谱分析、基因分型等技术的发展,医学界认识疾病的理念已由宏观认识延伸到微观世界,新理念如雨后春笋,甚至是耳熟能详,一度让我们对疾病的诊断有一种“无所不能”甚至“包打天下”的感觉.然而现实表明,全球近一半(47%)的人口无法获得诊断常见疾病所需的检测和服务,2019年《The Lancet》曾专门成立柳叶刀诊断委员会,呼吁缩小疾病的诊断差距,改善诊断的可及性,如若患者无法得到准确、高质量、经济可行的诊断,或将面临过度治疗、治疗不足乃至无益(甚至有害)的治疗[1].
其他文献
子宫动静脉瘘(uterine arteriovenous fistula,UAVF)是指子宫动脉分支和子宫静脉丛之间形成异常交通,较为罕见[1].子宫动静脉瘘可导致流产、下腹痛、子宫手术或官腔操作后反复顽固性的阴道流血,严重时可继发贫血、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甚至危及生命[2].介入技术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是目前子宫动静脉瘘的主要治疗方法[3],疗效已被广泛认可,并发症较少.本文对2例子宫动静脉瘘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的诊治经过进行
目的 探讨胎儿镜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 to 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术后胎儿结局的预测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接受胎儿镜激光手术(fetoscopic laser surgery,FLS)治疗的77例TTTS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FLS手术孕周均在16 ~ 26周.77例孕产妇通过胎儿结局分为双胎死亡组24例以及至少一胎存活组53例,对两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超声特点以及FLS术中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
目的 评估中药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等多个数据库,搜集已公开发表的中药联合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篇文献,11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组(中药联合HIFU治疗)在综合疗效有效率(RR=1.16,95%CI 1.11~1.22,P<0.00001)、综合疗效愈显率(RR=
目的 探讨青岛地区成年女性居民初潮年龄与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青岛市糖尿病项目”的6389例35~74岁的成年女性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初潮年龄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信息缺失者,最终6065例研究对象完成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研究初潮年龄与T2DM的关系.结果 6065例研究对象中,T2DM患者占16.3%,T2DM组与非T2DM组初潮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初潮年龄的增长,T2DM
目的 探讨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10联检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和宿主基因SOX-1、PAX-1甲基化检测一次性试剂盒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联合应用,评价其对子宫颈病变的筛查效果.方法 对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子宫颈病变诊疗中心门诊就诊的机会性筛查女性494例,行STD 10联检联合HPV分型和宿主基因SOX-1、PAX-1甲基化检测,根据其就诊情况获得液基细胞学(liquid-b
目的 探讨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原发性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正常大小卵巢癌综合征的原发性卵巢浆液性癌81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入院的原发性大卵巢癌149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占同期入院卵巢癌患者的7.2%.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58岁vs.54岁,P=0.007);FIGOⅢ期、Ⅳ期占比(98.8%vs.85.9%,P=0.003);手术结果R0+R1占比(7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支撑组织薄弱导致盆腔器官解剖位置下移的一类疾病,通过经阴道手术来加强盆底的支撑力量是严重POP的重要治疗措施.近年来,经阴道网片植入术备受争议,因此经典的经阴道自体组织修补术再次受到关注.充分认识此类手术对解剖复位和功能重建的主客观效果、并发症、复发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将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评价和选择精准的治疗POP术式.
目的 探讨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PID)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9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7个中心的442例盆腔炎患者,取其中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的205例患者,其中康妇炎胶囊联合抗生素组(观察组)64例、抗生素组(对照1组)73例、妇科清热剂中成药联合抗生素组(对照2组)68例.观察3组的PID症状、体征评分、总有效率以及安全性,并采用
目的 探讨仿生物电刺激联合超声“针灸”(电超声)治疗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雌激素反应欠佳的薄型子宫内膜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戊酸雌二醇治疗(对照组)或电超声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随访临床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容积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子宫内膜血流参数无明显变化(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伴随着全球及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POP已成为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众多妇科肿瘤学专家及学者致力于研究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女性POP患者中的应用.基于多个单中心研究结果发现,该术式可改善患者排尿功能、盆腔功能障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文章重点介绍了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在POP患者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其疗效和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