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隐喻:西方旅游人类学的认识论困境及其反思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旅游人类学发展至今已逾50年,但无论是在人类学领域还是旅游学领域,旅游人类学家都面临身份认同的尴尬与知识信度的危机.在人类学领域,田野调查中的(旅游)人类学家常常被误认为嬉皮士或旅游者,其旅游民族志与旅行游记雌雄莫辨.在旅游学领域,旅游人类学的解释主义理路因缺乏信度而受到实证主义者的诘难.这导致旅游人类学的知识生产陷入步履维艰的认识论困境,(旅游)人类学家既有与旅游者相混淆之虞,又要提防其学术文本沦为文学作品,而且一不小心还会卷进更大范围的质性与量化研究方式之争.表面上,这种困境部分地来自主流人类学的表述“原罪”,以及旅游的娱冶性,但本质上却源于特定认识方式关于他者和文化接触的知识信度问题.质性的解释主义范式认识论困境是普遍现象,它在主流人类学表现为反思人类学浪潮,在旅游学表现为对民族志知识与旅游真相之间关系的质疑.因此,对主流人类学而言,现代旅游现象可能是其反思经验与田野调查方法得以应用与深化的实验场之一.
其他文献
大城市周边的农村是城乡资源单向流出最明显的区域之一,安徽省滁州市辖区地处南京都市圈核心区圈层,是典型的快速城镇化区域.文章以滁州市辖区的77个行政村为例,选取自然因子、生态因子、经济因子、社会因子、交通因子,构建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TOPSIS模型研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并据此提出分区管控策略.研究表明:研究区农村居民点适宜性整体处于较高水平,空间上呈现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适宜格局.通过采取差异化的调控策略,可以正确引导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布局以及科学研判整理潜力
目的 研究肾移植受者术后BK病毒(BKV)感染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20年7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498例肾移植受者,根据病毒感染检测结果分为BKV阴性组(n=409)和BKV阳性组(n=89),采用定量PCR检测肾移植受者的BKV DNA载量,比较不同感染结果患者的淋巴细胞计数,采用ROC曲线分析淋巴细胞计数对BKV感染的诊断价值,利用Spearman法分析肾移植受者外周血BKV DNA载量与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498例肾移植受者中,89例患者外周血中定量检
一rn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期刊
农村空心化伴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经营的代际传承成为当前乡村产业兴旺面临的重要问题.农地三权分置实现了承包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规模经营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方式化解代际断裂困境.但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土地碎片化、流转成本高昂等困境,进而掣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作用发挥,亟须进行农地制度创新.基于S县G镇实地调研发现“意见筛选机制”“用途划片机制”和“委托代理机制”有机组合极大盘活了农地资源,形成集中连片的适度规模经营,为农村产业兴旺奠定了基础.提出尊重主体差异性、建设集中型农地流转市场以及组建农地流
作为中国文字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古文字不仅丰富了文字的定义,其中很多汉字系文字采用汉字字形和笔画,并创造性地借用“六书”造字法造字,也丰富了汉字“六书”理论.同时,民族古文字在行款、雕版与活字印刷等方面均受到汉字书写的广泛影响.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建立的辽、夏、金三朝创制了仿照汉字设计的全新文字,元朝创制的八思巴文也仿汉字采用方块形式,这些文字作为“官方文字”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使用,同时用来翻译了许多儒家经典教化百姓,反映了汉字所承载的儒家文化与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对少数民族的积极影响.
从民族艺术的视角来审视和分析,可以看出跨族际交融是我国56个民族艺术的突出特征.多民族的艺术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动力、审美动力.文章以纳西族为例,审视该族几个重要的艺术门类所蕴含的跨族际交融性,为进一步审视多民族艺术交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进程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积累更多的实证个案提供参考.文章指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是各民族历史上交往交流中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我国各民族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产生的文化艺术交流,也促成了中华各民族对多元一体但又具有整体性的文化共同体的
国民是由在“国”与“民”关系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所塑造的社会政治身份,最早出现于欧洲民族国家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民族国家体制机制的构建而巩固和丰富,并随着民族国家体制在世界范围的广泛采纳而具有普遍性.中国近代形成现代国家议题后,国民概念被引入国内.辛亥革命开启现代国家构建以后,国民通过人口国民化而被塑造,逐渐成为取代臣民身份的新社会政治身份,并在现代国家构建中发挥了基础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民身份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存在了相当时间后又逐渐凸显.以长时段历史观察的眼光对国民身份问题进行梳理,挖掘其蕴涵的历史文
当前,各国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规制的理论基础不同,主要以欧盟的信息平等理论和美国的信赖关系理论为主导.尽管新《证券法》对证券内幕交易主体进行修改,但是由于仍以信赖关系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导致立法存在一些问题:主体范围不一致,部分应当纳入内幕交易主体范围的人员被遗漏等.经过梳理分析已裁判的案例发现,司法认定存在以下难题:部分证券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认定存在争议,对非证券内幕交易主体正当获取内幕信息的认定不尽相同,经过多次传递的证券内幕信息接收入存在认定困境.针对立法与司法中的问题,我国应当以采用二元理论,
基于2001-2020年CNKI数据库中以土地生态安全为关键词的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软件分别从“研究阶段”“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研究前沿”方面对中国的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经历了初期探索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拓展深化阶段;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呈现出整体分散,小聚集形式的特征,区域间的土地生态安全研究不平衡.关键词出现频次最多的是“土地生态安全”,其次为“生态安全”“评价”“土地生态”“PSR模型”.目前对于土地生态安全的研究仍以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为主,未来应
作为旅游人类学的一个核心理论“凝视”,文章尝试将其作为学术的一种“观看之道”,对旅游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进行考量.在分析了本土化现状和成果后,指出现阶段本土化不足的表现:理论命题探讨视角的内卷、旅游关系结构三体系统研究的粗浅、中国文化特色分析的缺场和学术研究组成的单一.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界的“惯性凝视”.借助“凝视”是流动的、多维的、互视的和发展的特点,提出本土化不足的解决对策:第一,向现实看:面向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理论命题的拓展与深入;第二,向内部看:面向旅游关系结构三体系统的精细探讨;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