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艺》的版本问题

来源 :新文学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87s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后,立即决定出版会报《抗战文艺》。1938年5月4日,《抗战文艺》在武汉正式创刊。此后,它作为“文协”的一面旗帜,一直高高飘扬在抗战文艺运动的前沿阵地上,直到1946年5月4日出终刊号,才最终完成了历史使命。《抗战文艺》是唯一从抗战初期持续出版直到抗战胜利结束的大型 The “All-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Anti-Enemy Association” was founded on March 27, 1938 in Wuhan. It immediately decided to publish a report entitled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and Art.” May 4, 1938,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and Art” officially started in Wuhan. Since then, as a banner of the “Literary Association,” it has been flying high above the forefront of the anti-Japa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movement until the final issue of May 4, 1946, before it finally completed its historic mission.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and Art” is the only large-scale publication that has been continuously published since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until the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其他文献
春雨潇潇,草长莺飞,我们又迎来了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清明是扫墓节,也是踏青节,这一天自古以来就有祭奠先祖、踏青赏春的习俗,因此清明节中既有祭扫新坟的悲酸泪,又有踏青
每个周末我都会睡个懒觉,上午十点钟以后才起床,胡乱吃点什么就做中午饭,午饭后的午睡就又消耗了大半个下午,常常就这么吃吃睡睡一天就过去了。不用上班的时候就睡个懒觉的人
五四前中国国民党是革命的主导政党,而五四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党相继诞生,活跃政坛,中国政坛裂变而为三党竞革的局面。三党之间关系错综,各有其政纲和主义,分别充当不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性和非理性是辨证统一的,理性在二者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人的各种活动都需要理性的指导,同时也不能忽视非理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处理问题解决事情时,既要重视理性也要重视非理性。  关键词:理性;非理性;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有认识能力,而认识能力主要有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两部分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理性和非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弄清楚二者的关系对于人们正确的认
摘要:本文试图从历史背景下简析王阳明"致良知"说产生的理论和社会现实两方面的原因,从而凸显出"致良知"说的理论学术价值和现实教育价值,为当代人的精神信仰危机指点迷津。  关键词:致良知;天理;现实意义    一、致良知的理论学术价值  1、朱子理学中"天理"的内涵  理学发端于北宋,经周敦颐、二程,朱熹最终建立起整套理学体系。在朱熹那里,理也叫"太极","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朱子语类》卷一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校掀起了阅读教学改革热潮,开展了“书香飘校园”活动。为学生积极创造阅读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组织学生多种阅读交流活动成绩有目
基于2008年12月初至翌年6月初绿篱-冬小麦复合系统土壤CO2全生长季的观测,研究了绿篱复合种植及其枝叶不同还田(移出/AR、翻施/AI和表施/AC)方式下土壤CO2的排放特征。结果表
由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和美国环保局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一种用于扩张气管的天然有机分子——亚硝基谷光甘肽,可以抑制哮喘症状。主持这一研究的杜克大学医学中心科学家乔纳
文章对20个地中测坑进行不同地下水埋深下土壤水、盐运移及对作物生长进行分析,研究了地下水埋深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WUE)、养分(NO3--N)及作物生物性状指标的影响。 In thi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抗战,64万多人伤亡,其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八年抗战中,四川还提供了全中国近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