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学分析及化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及中职教师教学模式单一造成中职教学课堂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化学这门课,我们又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本文将加以探讨。
  [关键词]中职教学 厌学 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而从近几年的中职教学中,我以及大多数老师都感觉中职生越来越难教了,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厌学情绪,还有就是老师们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本文就学生及教师情况加以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感想,希望能对提高化学课课堂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一、中职生自身情况分析
  
  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也是感情发展的最困难期,是最令人操心的年龄阶段。
  一般来说,进人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初中时学习不够理想的学生,一部分人是考不上高中才来中职学校就读,这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能力不强。另一部分学生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受到教师、家长的指责甚至打骂,长期处在“冰冷”的环境和氛围之中而逐渐对学习、考试产生恐惧及厌烦心理,他们表现的更自怨自艾、悲观失落。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庭或经济原因想尽早参加工作,这部分学生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成绩也不错,是最让人放心的学生。
  进入中职学校后,学生本来认为中职学校的学习负担轻,没有高考压力。但入校后才发现,学习任务并不轻松,既要学习,基础课,又要学习专业课,还要培养一定的技术能力,学习内容比初中大幅度增加,知识跨度大,知识难度提升,尤其是如今所处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对中职生提出了更高的学业要求,使中职生感受到越来越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导致不少中职生在紧张、压抑的心理状态中,对学习更是缺乏自信心,他们感到学习更加困难,会认为学习内容与初中知识出现脱节,学习倍感吃力。以前学习上的屡屡失败,再加上现今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有外面精彩世界的吸引,学生自然会出现厌学情绪,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二、教师教学情况分析
  
  中职院校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学习素质不高,再加上教学任务重,很多老师尤其是基础课老师在教学时只注重将知识灌输下去,教法方法平庸落后。老师有时也很无奈,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是以社会需求为第一目的的,专业性强,技能性强,实践性强,可这些又需要大量基础知识的积累,但课时安排上又不允许,因此如何尽快将知识讲完成为第一要务,至于教法,大多数基础课老师就不太注重了。同时,很多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联系不是很紧密,或者说用到的基础课内容很少,学生们会认为基础课没什么用,只要后面好好学习专业课就行了,这也是造成中职学校学生学习情况不容乐观的原因。
  通过以上两点分析,我们知道,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良教学方法,才能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三、中职化学教学对策
  
  1.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中职生,信息来源比较丰富,不再是初中阶段一脸茫然的模样了。所以,作为中职化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不仅在学习上加以了解,在生活等各方面也要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教师亲近,了解他们关心的事物,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让他们觉得有“代沟”,这样学生就愿意与老师交流,课堂上愿意配合老师,在此基础上,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实施,教学目标才能圆满完成。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更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获得知识及提高能力的主要渠道。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要改变以往从头到尾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增加知识的趣味性,使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能进一步培养和激发学生喜爱这门课程的稳定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摆脱被动吸收知识的状态,进入主动思考分析的乐学情景。教师可结合化学课程特点自然而然地、机智巧妙地、适时适量地将新知识、新技能渗透到教学中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观察、思维和想象等方面的能力,并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是像在传统教学中只需要竖起耳朵就行了。
  
  3.加强实验课程教学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提倡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首先,要做好演示实验。“即使讲千遍,不如做实验”,加强直观教学,对于化学反应的种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数遍不如做一遍实验,而且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远大于对枯燥课本知识的兴趣,又因为不是每个实验都适合学生亲生参与,中职化学课课时又不是很多,因此一定要注重演示实验。其次,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教师要克服各种困难,在化学课时少、化学课不受重视、实验课存在一定危险等等多种不良因素存在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学生才会有更高的积极性,对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再有就是要注重实验创新,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比如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通过老师检验后,不妨让学生做些课本上没有的实验,或者老师可改良一些简单实验,这样学生才会更有兴趣,更加积极动脑,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而轻视学,课堂教学效果不是很好。而多媒体教学能把文字、声音、动画等等传播媒体集于一身,能够更生动、形象的展现知识,比一支粉笔的吸引力要大得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更直观。当然,不能盲目的全部使用这一种教学手段,可适当把握,结合教材及教学实际,多种教学手段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取得更好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其中蕴含大量的物候知识,把地理知识与语文诗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能增加地理课堂的文化氛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理教学;诗词;地理知识;激趣    “听歌,朗诵,演小品,放录像,一堂课就像一台综合的文艺节目。学生们兴致盎然,教室里掌声不断。”如果我不说,你一定不会猜到这是一节地理课,这种形式的地理课效果如何呢?是喧嚣过后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
人的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外部世界的反映。”即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的反映。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幼稚向成熟过渡阶段,对客观事物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因為他们对这些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做为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的需要和兴趣,便成了青少年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一种最实际、最活跃、最持久的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如饥似渴地探索钻研,形成顽强的毅力,积极思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不是强迫学生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弃学。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合理设置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注意、感知具有指向性,可以使人主动地去观察、研究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科,它以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因而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实验探究能力的关系    物理实验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实验器材模拟或重现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来让学生对该物理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活动。包括课堂演示实验、课堂分组实验、课外小实验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但是汉字难写、难忍,是人所共知的,如果学生在小学低年级不能很好地过识字这一关,那么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都失去了依托,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也将困难重重,天长日久,学生可能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在保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强调在作文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留心观察,先从日记着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带动学生剪报评报,以读促写;加强作文指导,做好批改、讲评工作。让学生享受付出的努力、收获成功的快乐,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兴趣 阅读能力 生活体验 积累素材    语文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人类全面
自2005年江苏省加入新课程试验起,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已被选用多年。怎样充分利用这本教材,使之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符合选修课程的特点,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要符合新课改精神和选修课程的特点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结合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在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编写中得到了较好的诠释。    1.集中的诗歌教学能迅速地提高学
【摘要】阅读教学既要凭借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通过再造想象、多元解读、拓展阅读、改编文本等手段进行“超文本”的阅读教学,而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是实施超文本阅读教学的有效载体。  【关键词】多媒体 初中语文 超文本 阅读教学    超文本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基点,辐射课堂语文教学、课外语文活动和社会语文生活,在教学理念上生于文本而又不囿于文本,基于文本而又超于文本,跳出“文本”教语文。从根本上说便是通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转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连续几个学期指导研究性学习课程,边实践边摸索边思考,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有完善的计划    传统学科的教学都要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又叫教学进度表,它是落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