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中的数学通假

来源 :教学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_0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人类在生活劳动中产生了文化,民俗文化是其重要部分,人们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在民俗文化中习惯于使用数学通假表达一种愿望,寓意深刻。一、数学通假的概念分析1.通假的含义古人在使用文字时,不用本字,而借用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通假是语文中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是汉字的通用假借,即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1]。2.数学通假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现实中总结出规律性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特点及性质又反过来指导生活,借助于数
其他文献
采用MPR试验机和FZG试验机考察了亚磷酸烷基酯、芳基磷酸酯和二硫代磷酸酯3种结构不同的含磷抗磨剂在工业齿轮油中的抗微点蚀性能。结果表明:3种含磷抗磨剂的加入对工业齿轮
在我国工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工业的不断发展也导致了很多工业污染的出现,这些工业污染直接影响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健康,所以在这
<正>近代以来中国古史学界发展出若干研究出土或传世文书的新学问,时代涵盖战国秦汉直至明清。虽然这些学问研究的对象多是文书,但却并没有形成和建立起自己的"古文书学"。20
基于不同货币总量的统计方法编制了我国季度Divisia货币总量指数和现金等价货币总量,并与现行的简单加总货币总量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发现,广义简单加总货币总量不适宜作为我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78例,男36例,女42例,年龄65~82岁,其中65~79岁73例,80岁以上5例,平均72.5岁。
"今天我站在这里,不仅仅代表我个人,更是代表了我们的科研团队,代表了我们七二二所全体职工,代表着长期奋战在国防科研一线的全体科研工作者。"2018年5月2日,在湖北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