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显微外科大师——托马斯·J·克里泽克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kkpu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谢大家邀请我分享我对显微外科的看法,一个旁观者的一点浅见.正如安迪·沃霍尔所认为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暂时出名,这好比我有幸融入了显微外科发展的广阔历史.rn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是克利夫兰大学校医院的住院医师.1957年,我作为一名低年资住院医师进入医院,并工作了2年.1959年,我服兵役并在莫哈韦沙漠的海军陆战队待了2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应用数字化技术辅助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d-LCFA)为蒂的分叶穿支皮瓣重建足跟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术前采用Mimics软件三维可视化构建d-LCFA及穿支血管,利用软件自带功能虚拟模拟d-LCFA分叶穿支皮瓣的设计、分离及切取的过程,运用该方法指导临床设计、切取d-LCFA分叶穿支皮瓣修复足跟大面积软组织缺损5例,其中1例患者系d-LCFA分叶穿支皮瓣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F)组合移植,在修复创面的同时,Ⅰ期重建足跟外形和功能,皮瓣供区
试验选用9 000只1日龄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 500只,其中:蒲地散组饲料中添加中药蒲地散500g/t,对照组饲料不添加任何药物.试验期28 d,于试验第7、14、21、28天采样评估蒲地散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免疫水平、肠道形态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蒲地散组鸡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且平均体重、料重比及平均日增重均略高于对照组;第7、14和21天十二指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第7、14和28天十二指肠中γ干扰
为建立快速、简便同时检测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ASFV多基因家族(MGF)基因和APP溶血外毒素(apxⅣ)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 1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检测ASFV和APP的LyGreen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不与其他常见猪病病原体发生交叉反应,检测ASFV和APP的灵敏度分别可达7.3copies/μL和2.5 copies/μL.本试验建立的LyGreen双重荧光PCR检测方法可对ASFV和
乳腺是哺乳动物特有器官之一,其发育可分为胚胎期、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退化期共5个阶段,发育过程主要受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等调控.乳腺发育主要在出生后,青春期经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雌激素(estrogen,E)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等调控启动分支形态发生;妊娠期及哺乳期由孕激素(progesterone,P)和催乳素(prolactin,PRL)共同作用产生腺泡并分泌乳汁;退化期则由断奶启动退化过程,腺体
目的 探讨以缝接神经的接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及供瓣区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对11例手指指端缺损采用缝接神经的指背动脉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皮瓣面积为0.6 cm×1.2 cm~1.6 cm×2.0 cm,同时皮瓣供区采用掌背动脉皮支皮瓣修复.术后通过门诊预约复查及微信方式随访.结果 11例22块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及蒂部无臃肿,手指外形满意,质地柔软,肤色接近正常手指皮肤.感觉均恢复超过S3,皮瓣TPD为6~11 mm
目的 评估限制性玻璃体切除(LPPV)加压力控制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PCP)加人工晶状体植入(IOL)加后囊膜切开术(PC)显微联合手术在周边虹膜切除术后眼压(IOP)不降的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7月至2021年4月确诊为真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施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IOP不降,需行LPPV加PCP加IOL加PC显微联合手术的患者24例29眼,年龄(44.6±11.0)岁.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IOP、最佳矫正视力(BCVA)、前房深度(ACD),采用Wilc
旨在探讨低钙摄食条件下高胎龄母猪妊娠后期饲喂补肾中药对母猪和初生仔猪血液激素和抗氧化相关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0头7胎次母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补肾组、低钙组和低钙补肾组.从母猪妊娠85 d饲喂中药至114 d,测定母猪及初生仔猪血液中雌二醇(E2)、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甲状旁腺素(PTH)、皮质醇(Cor)、甲状腺激素(T4)的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显示,高胎龄母猪饲料中添加补肾中药对
动物胃肠道中分布着复杂而庞大的微生物,被称为动物机体的另一个器官,在诸多方面影响着宿主机体的健康和发育,尤其在宿主免疫调节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肠道微生物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等通过多种机制调控着宿主免疫功能.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SCFAs)、多胺类、芳香烃受体(AHR)配体等及其自身组成成分都参与了宿主免疫功能的调节.本文详细介绍了肠道微生物在单胃动物胃肠道的数量及分布、各类肠道微生物及其自身成分和代谢产物对机体免疫的影响,以期为动物免疫相关研究及疾病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
目的 探讨不携带静脉的游离踇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采用不携带静脉的踇趾腓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32(18~42)岁,患指指腹缺损面积1.0 cmx0.5 cm~1.8 cmx0.8 cm,术中切取踇趾腓侧皮瓣仅携带趾底动脉及趾底神经,吻合和缝接患指指掌侧固有动脉及指掌侧固有神经,所有皮瓣均未携带回流静脉,足趾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后常规抗感染、抗痉挛、抗凝治疗.术后门诊定期随访.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均未发生血管危
旨在研究硒化修饰提高大蒜多糖的体外抗新城疫病毒(NDV)活性并筛选出体外抗NDV活性较好的硒化大蒜多糖.依次通过水提醇沉法、Sevage法去蛋白得到大蒜多糖(GPS),并采用硝酸-亚硒酸钠法对大蒜多糖进行硒化修饰,得到9个硒化大蒜多糖8GPS1~sGPS9.以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为作用对象,采用MTT法通过先加硒化大蒜多糖,或先加NDV,或两者同时加入3种方式比较9个硒化大蒜多糖抗NDV侵入、复制、直接抑制NDV的作用,同时设置细胞对照(CC)和病毒对照(VC),并计算病毒抑制率;筛选出活性较好的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