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菌室内毒力测定及混配增效药剂筛选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研究三唑类药剂戊唑醇、苯并咪唑类药剂多菌灵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吡唑醚菌酯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毒力及最佳配比筛选,通过比较对2个不同品种小麦的防效差异,为大田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盆栽法,调查小麦叶片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测定3种药剂对2个小麦品种上白粉病菌的毒力及其不同配比的共毒系数(CTC),找出合理配比.结果 表明在\'山农16\'和\'泰农18\'2个小麦品种上多菌灵与戊唑醇配比5∶3时,增效作用均为最优,共毒系数CTC分别为122.66和123.56;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配比在2∶1时,增效作用均为最优,CTC为139.09和129.97;多菌灵与吡唑醚菌酯配比1∶1时,增效作用均为最优,CTC为135.15和145.24.
其他文献
在河北廊坊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种植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情况下6种杀菌剂防治白粉病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6种杀菌剂中18%烯肟菌酯·氟环唑SC和20%烯肟菌酯·戊唑醇SC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上的田间小麦白粉病防效均显著优于20%三唑酮EC,所有供试杀菌剂同一使用剂量下在高抗品种\'保丰104\'上的防效要显著高于感病品种\'京双16\'上的防效,甚至较低剂量施药水平下(105 g/hm2)在\'保丰104\'上对白粉病的防效要高于或显著高于高剂量施药水平下(150 g/hm2)在
为探明不同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和小麦籽粒DON毒素(包括DON、3-ADON和15-ADON)的控制效果,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药剂对禾谷镰刀菌野生型菌株PH 1的室内活性,同时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测定了这些药剂对DON毒素的抑制效果,并开展了小麦赤霉病及籽粒DON毒素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 表明,12种原药对菌丝生长抑制活性强弱依次为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戊唑醇>丙硫菌唑>叶菌唑>氰烯菌酯>氟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吡唑醚菌酯>嘧菌酯>井冈霉素A.氟环唑EC50和EC90离体胁迫
为明确烯虫酯对烟叶仓储害虫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生物活性,采用卵卡浸渍法测定烯虫酯对孵化率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测定对化蛹率、羽化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 表明,烯虫酯对烟草甲和烟草粉螟的致死效果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烯虫酯可显著降低两种害虫卵的孵化率、幼虫化蛹率及成虫羽化率,并可明显延长幼虫的发育历期.其中,5mg/kg烯虫酯处理烟草甲和烟草粉螟卵7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7.2%和50.7%,处理烟草甲幼虫42 d的校正死亡率为57.1%,处理烟草粉螟幼虫84 d的校正死亡率为60.1%,幼虫化蛹率分别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