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rgyj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静的夜色多美好
  碧绿的树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
  小河哗啦啦地流淌
  演奏着令人陶醉的歌谣
  夜渐渐地由浅入深
  然而
  宁静的夜色并没有显得黯淡
  总留着美好的回忆
  
  (指导老师:陈贤丽 戴福发)
其他文献
本期主持 娜娜姐姐  困惑时,无助时,抓狂时,发邮件到1363246345@qq.com向我们倾诉吧。让我们一起放飞掉烦恼,把正能量充满!  亲爱的娜娜姐姐:  你好!我是一名学习成绩中等的女孩,尽管很努力了,成绩仍然一直不太理想,有时还会排到班里的中下游。每次得知考试成绩后,我就特别害怕,因为爸爸看到我的试卷后,常会恼怒地给我两巴掌。很多时候,我都悄悄地在被窝里生气。难道学习不好就要承受家庭暴力
皑皑的白雪无情地吞噬了整个大地,世间万物都被染成了雪白的颜色,树木也经受不住大雪的压迫而断了枝。  看来世界要受些苦了,太阳已隐没在云层背后,不愿再露出它的脸。正是这样一个令人心悸的寒冷冬日,尤使我苦恼不堪。  也许是事有巧合!在这些孤独而沉痛的日子里,我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思想,虽然这种思想抨击了我的人格,但还是让我大受裨益。  记得很清楚,那是发生在去年的冰雪灾害期间的一件事情。  灰蒙蒙的雪幕
3月23日下午,“写封信给你爱的人——第一届广东省中小学生书信大赛”决赛。来自全省各地中小学校的340名晋级决赛的学生齐聚广州,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同台竞技,现场根据主题在一小时内写一封信。  本次活动由广东教育杂志社主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协办,2018年11月启动。活动旨在鼓励中小学生通过阅读和撰写书信,回归传统阅读和书写,感受中国传统书信之美,抒发温暖细腻的情感,增强与家人、
裙角那朵小黄花  赵 丽    有时候。创新就是你划破的裙角上的那朵小黄花。  ——题记    妈妈说,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很有限的,因此一定要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意义,并告诉我,世界有一种能让生活变得美好的方法——创新。我一直努力学着去创新,然而却被许多人告知:创新是高深莫测的。创新需要天才。  天哪!我这辈子都不可能跟天才扯上关系,难道这辈子都无法像妈妈说的那样,用创新让生活变得美好吗?是不是创新对我
划着生命的小船,在记忆的长河里穿行,往事历历在目,这件事就像河中的一块美丽的鹅卵石。  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带我去逛街,我看到一只很可爱的小狗,就嚷着要妈妈给我买,妈妈不同意,蹲下身来,握着我的小手语重心长地说“你连自己都照顾不了,怎么照顾小狗?乖,跟妈妈回家。”妈妈拉着我走了,我不舍地看着小狗。  回到家,妈妈以为我已经忘了这件事,就让我去做作业。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但心里还是忘不了白天在街上看见
在电影院里经常会发生为座位而争吵的事情,究其原因是人们没有对号入座。  用我发明的IC卡电影票,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了:当缴纳电影费用后,卡上的显示屏会出现电影放映的日期、时间和座位号。由于每个座位的扶手上都装有一个电脑识别装置,当在扶手上插入符合要求的电影票卡时,椅子才会自动展开;而且人离开座位时,椅子又会自动收起。  不错吧!这种IC卡电影票还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纸张的浪费。    便于开
1000多年前,中国有个商人骑着骆驼,驮着两袋大蒜,长途跋涉来到阿拉伯。阿拉伯酋长热情地招待了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客商。客商把两袋大蒜做为见面礼,送给阿拉伯酋长。此前,在阿拉伯地区居住的人从未见过大蒜,更没有吃过大蒜。酋长尝过大蒜,感觉这东西味道非常不错,是他从来都没有吃过的美味。高兴之余,酋长把一袋金子做为回赠的礼物,送给了那位中国商人。    这个中国商人回国后,引起了第二个中国商人的羡慕。
兔子姐姐:  你好!我现在很不喜欢回家,更愿意待在学校。回家的话感觉可难熬了。  爸爸总是认为我成绩差,数学不好啦,语文退步啦,英语没进步什么的,老是说我不努力就真的没希望了。他很喜欢给我布置大量的题目,不管数量多少,都要求我必须完成。我抱怨的话,就会被骂。可明明是周末啊,为什么都不让我休息呢?为什么还要我学习?  我真想不明白了。爸爸妈妈平时也说学习是自己的事,叫我不管结果怎么样,尽力就可以了。
信任的力量  蒋丽萍    杰克是一个在城市街头推车卖小东西的小贩。他的推车上有一个起特殊作用的盒子,里面装着乘公交车所需用的硬币。每当有乘客匆忙中发现忘了准备硬币时,杰克便会笑嘻嘻地递上一枚,说:“来,拿着这个,下回再还。”有乘客也许再也不会坐这趟线的公交了,也就没有机会还杰克钱了,杰克也从不介意。烈日骄阳,如果有口干舌燥的过往行人从杰克的车前经过,他便会麻利地从推车上取出一瓶矿泉水,说:“来,
茅以升是中外知名的科学家、成就卓著的桥梁专家。  1916年,茅以升考取官费留学,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桥梁系学习。该校不承认其大学毕业证书,出题重新考核茅以升的大学课程,成绩为“特优”;接下来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又是“特优”。自此康奈尔大学决定:今后凡是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的毕业生,都可以免试入学读研究生。次年他即获硕士学位。两年后他又通过半工半读成为美国卡内基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