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在口腔种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口腔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褪黑素是大脑松果体在夜间分泌的色氨酸衍生的激素,参与调控昼夜节律、体温、性发育和生殖周期等生命活动.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褪黑素可以促进种植体的骨结合,减轻种植体周围炎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损伤,其在口腔种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褪黑素在骨代谢和炎症调节方面的具体机制以及褪黑素作为外源性化学因子在口腔种植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获得种植体早期骨整合,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通过在牙周炎模型小鼠和体外细胞实验中给予NK-1受体拮抗剂阻断P物质(SP),探讨SP在牙周炎诱导全身炎症反应致多脏器功能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反复龈沟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LPS)的方式诱导牙周炎小鼠模型.同时给予NK-1受体拮抗剂,观察牙周炎小鼠全身炎症因子分泌及器官功能损伤情况;细胞实验使用LPS和SP分别刺激巨噬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上清液中的IL-1β,加入NK-1受体拮抗剂,观察上清液中IL-1β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诱导的牙周炎组龈沟液中、血清
目的 探讨CAD/CAM技术联合个性化预成型钛网及游离髂骨移植修复单侧下颌骨大型轮廓缺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2015年11月—2019年12月的15例单侧下颌骨大型轮廓缺损的患者.采用基于逆向工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技术,镜像重建患侧下颌骨轮廓并制作个性化预成型钛网,术中切取游离髂骨联合预制钛网经颌下植入于下颌骨缺损部位,其中2例患者同期行颏成形术矫正颏部偏斜.术后通过测量比较双侧下颌支及下颌体的长度及其三维角度评价下颌骨轮廓的对称性
近几十年,牙本质粘接剂历经多代改良趋向多功能化和操作简便化,并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广泛应用.为获得理想的远期修复效果,牙本质粘接剂在具备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基础上,还需具备有效的抗龋性能.该文将重点从抗菌肽的抗菌作用机制、抗菌肽的种类、在牙本质粘接剂中的应用及防龋效果等方面展开综述,并对抗菌肽在牙本质粘接剂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作出展望.
目的 探讨miR-127-3p调控Zeste white 10(ZW10)相互作用着丝粒蛋白1(Zwint-1)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OSCC细胞系PE/CA-PJ15、CAL27,对其转染并分为空白对照组(NG组)、阴性转染组(NC组)、过表达miR-127-3p组(miR-127-3p-mimics组).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27-3p、Zwint-1 mRNA水平;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
目的 观察3D打印临时冠在后牙连续缺失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2020年在我院就诊的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共50例,植入同一种植体系统,种植修复时,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分别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为直接完成组,根据印模及咬合硅橡胶完成最终修复体制作.试验组为临时冠组,采用3D打印先制作临时冠,再根据临时冠试戴情况调整后制作最终修复体.最终修复体完成后,比较两组修复体试戴总花费时间,精确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试戴花费总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修复体精确度更高(P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指睡眠期间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对于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部分患者或气道正压通气疗法依从性不佳者,口腔治疗的介入为其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尤其是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速扩弓(mini-implant assisted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MARME)技术的出现,拓宽了扩弓治疗的年龄范围.本文就微种植钉辅助上颌快
目的 研究探讨婴幼儿唇腭裂修补全麻术后,运用右旋美托咪定预防患儿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月到2019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唇腭裂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儿经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后均给予七氟醚吸入维持,对照组患儿给予1μg/(kg·h)的生理盐水持续泵入维持,研究组患儿给予同等容积的右美托咪定泵入维持.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以及麻醉苏醒期躁动指标.结果 两组患儿在T0、T1以及T2阶段的心率(heart rate,HR)
目的 通过对下颌骨前部区域舌侧副孔数目与位置以及其与牙槽嵴顶距离的统计,得到不同年龄、性别受试者下颌骨副孔发生情况,为临床口腔手术安全操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名符合条件的患者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资料,获取各副孔数目和位置及其到牙槽嵴顶的平均距离等数据,按性别及年龄分组,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性别、年龄与副孔发生情况的关系.结果 ①四川地区成人下颌骨副孔发生率为96.5%;②男女受试者下颌骨副孔发生率无明
目的 分析不同根管形态的年轻前磨牙行根尖诱导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儿童口腔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5颗被诊断为根尖周炎的年轻前磨牙,按照牙根的根管发育形态分为3组.Ⅰ组根管壁内聚状22颗,Ⅱ组根端管壁平行状26颗,Ⅲ组根端管壁喇叭口状17颗,分别用Vitapex进行根尖诱导成形术,比较术后根尖封闭形成所需的时间、牙根继续发育的类型、成功率、牙根长度以及根管壁的增厚情况.结果 Ⅰ组根尖诱导完成需要(10.59±5.02)个月,Ⅱ组需(15.58±5.50)个月,Ⅲ组需(18.80
目的 通过对不同种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剪影进行数值评定量表(NRS,numerical rating scale)评分,研究不同类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对不同软组织侧貌评价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于玉蕙口腔医院正畸科和苏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6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其中骨性Ⅰ、Ⅱ、Ⅲ类各20例,获取其右侧90°剪影照,将60例正畸患者进行随机编号,通过PowerPoint形式制作成60张幻灯片;选取30名评价者,骨性Ⅰ、Ⅱ、Ⅲ类各10名,给评价者放映幻灯片并按照NRS评分标准对60张剪影照进行评分,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