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片花盛开]横向效应增强型弹药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yo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德国是弹药领域发展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不断引领世界弹药技术发展的潮流。近年来,德国研发了一种横向效应增强型新概念弹药(PELE,或称侵彻膨胀弹),口径从12.7毫米到120毫米,可改进现有穿甲弹、破甲弹和多用途弹的性能。六种小口径弹药系列首次亮相于2005年土耳其国际防务展,展方为探寻的人们揭开了些许面纱。可以预见,与易碎穿甲弹一样,PELE将是未来弹药的发展主流之一。
  
  什么是横向效应增强型弹药?
  
  横向效应增强型弹药(PELE,Penetrator with EnhancedLateral Efficiency的缩写)是一种依靠物理作用攻击目标,不含高能炸药装药,且不配用引信的多功能新概念弹药。这种弹药在穿甲弹芯或破甲弹、多用途弹上装填惰性装填物,可最大限度地控制附带毁伤、提高命中精度。当其撞击目标时,弹丸内部产生高压,不断升高的压力使装填物和弹丸分解,从而在目标的背面产生横向效应高的大量破片,可有效对付内部目标。
  PELE弹丸主要包括四个部分:风帽、弹体、弹带和塑性装填物弹芯。弹体由两种不同密度的材料巧妙组合而成,弹体外部是高密度材料,如钢或钨,弹芯则由低密度材料组成,如铝或塑料,弹丸完全惰性,可采用全口径和次口径设计,并能按比例进行缩放。
  
  
  PELE是如何工作的?
  
  PELE在攻击目标时,比如攻击一块2毫米厚的钢板,弹药外部的高密度材料很容易侵彻目标材料。在最初的数毫秒内,由于密度不同而导致两种弹体材料的动能不同。内部密度小的弹芯侵彻能力比外部低很多,碰撞目标后迅速减慢速度,甚至在目标内停止前行。如此一来,弹丸内的压力将骤然剧增。
  在高压的作用下,当外层弹体表面的抗拉应变超过了极限值,外层弹体立即解体,分裂成大量的长条形高效杀伤破片,沿横向加速,穿透目标后,则在目标背面产生横向效应高的大量破片,伴随着弹丸的旋转,这些破片会迅速飞散,破片形成的区域面积也会越来越大,实现对目标背面各种目标的有效毁伤。破片数量和尺寸可以根据弹丸的尺寸进行调整,弹药性能参数与内外部分使用的材料种类和物理尺寸有关。
  PELE可应用于12.7、20、30和35毫米口径弹药,或更大口径的105、120、125毫米坦克炮弹药。试验表明,当弹丸的速度在400~3 000米/秒时,可显示出横向效应。确保产生这种效应的最小速度为200米/秒,着角范围为0°~87°。使用一种弹药就可以对付从2毫米厚的铝板到90毫米轧制均质装甲目标、砖墙、混凝土墙和不同类型的指定“等效目标”(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等)。PELE特别适于对付靶板厚度较薄的间隙目标和藏在砖石墙后的目标,PELE具有优良的穿透性能和极佳的破片杀伤效应,穿甲性能约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80%;破片杀伤性能优异,可与榴弹相媲美,非常适用于城区作战和空空作战。
  
  PELE的发展
  
  PELE从概念到弹药,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是德国迪尔公司弹药系统分部研制的20毫米×102弹药,借助独有优势而迅速“走红”,即百分之百的安全性,比其它任何弹药(如榴弹、多用途弹或易碎弹芯穿甲弹)都便宜,而且还可达到与其它弹药相同的性能。目前,除研究小口径的PELE弹外,105毫米和120毫米坦克炮发射的PELE弹也在研究之中。
  在小口径领域,德国迪尔公司开发的27毫米×145 PELE弹,在竞争中击败了厄利空公司,淘汰了该公司的易碎弹芯穿甲弹(FAP)。目前,德国已经签订了第一项由国防部投资、旨在发展27毫米×145 PELE弹药的合同。在大口径武器弹药中,莱茵金属公司研制了供105毫米线膛坦克炮和120毫米滑膛坦克炮使用的新型多用途PELE。试验在200米的距离上进行,使用全装药发射炮弹。仅使用3枚120毫米PELE就可在混凝土墙上穿出一个1.6米高的洞,而1发120毫米DM12 PELE弹在墙上的(无障碍)穿孔直径大约为500毫米(105毫米 PELE弹的穿孔直径为450毫米),显示了PELE弹在城区作战中的优越性。
  最近,PELE项目组又研发了一种全新的PELE,名为ALP,即主动式横向侵彻弹。这种弹的概念是向弹丸的惰性装填物施加一束短脉冲,迫使弹丸主动分裂成破片。PELE项目组还演示了利用PELE弹药对付不同钢质目标的情形,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等效目标是“直升机等效目标”。该目标是一种10毫米厚的轧制均质装甲板,全长3.3米,倾斜60°放置,距其600毫米处是一个2毫米厚的钢板,倾斜30°,然后相隔600毫米处是一个垂直放置的2毫米厚的铝板,之后还有三块铝板,每块均相隔700毫米。30毫米PELE弹药可以十分有效地对付该目标,1米×1米装甲板的毁伤面积可以达到50%。
  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等效目标是“固定翼目标”。该目标是一个2毫米厚的铝板,长3米以上,倾斜35°放置,距其300毫米处是两块2毫米厚的铝板,两块铝板间隔300毫米。试验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从2号板到10号板的毁伤面积几乎相同;另一种是从2号板到7号板的毁伤面积全部相同,但从7号板起到10号板的毁伤效应几乎降到了零。利用这种弹药,我们可得到留在目标内的能量。相同的弹丸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在试验研究被甲穿甲弹期间,要对外层弹体由高密度材料制成,而弹芯采用低密度材料的弹丸结构进行试验。外层弹体通常采用钨合金制成,在弹丸尾端闭合,内装低密度材料,如密度约为1克/厘米3的聚乙烯。试验弹丸由外层弹体(由钨合金制成)、低密度装填物(聚乙烯)和铝制漏斗形尾翼组成。弹丸长50毫米,弹体外部直径为10毫米,内壁直径5毫米,由口径为20毫米的炮发射。
  当用这种弹丸对付大块(体积大且重)目标的首批侵彻试验时,可观察到,均质穿甲弹与新型穿甲弹形成的弹坑形状有明显差异。
  
  多用途的PELE
  
  在城区作战环境中,制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中的长杆式穿甲弹芯在混凝土后方的性能不可预测。尽管聚能破甲弹,如DM12/12A2式120毫米多用途弹,能够把目标穿出一个洞,但无法切断混凝土中的钢筋。此外,DM12式多用途弹的绝大部分效能将在目标前方产生,对友军部队和非军事人员造成了潜在的危险。
  莱茵金属公司W
其他文献
如果将一艘浑身黢黑、体形巨大的“台风”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与一架轻盈如燕的SⅡ-60B“海鹰”直升机摆在一起,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当然很滑稽了,这如同一头鲸鱼与一只贼鸥一块儿说相声。不是吗?“台风”潜艇的排水量是26000吨,“海鹰”的最大起飞重量不足10吨,前者是后者的2600倍。谁要说贼鸥能将鲸鱼置于死地,恐怕没人相信,贼鸥顶多照着鲸鱼头上啄几口、拉几泡屎……戏弄戏弄而已。但若说“海鹰”能将“台
俄罗斯在下塔吉尔坦克城向政要们展示了其开发了一系列轮式与履带式装甲车辆模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由车辆设计局研发的第四代主坦克模型。  发展经过  对于第四代坦克,由于国家角色的转换,俄罗斯陆军需要的第四代坦克已不是苏联时期的模样了。俄第四代坦克的研制概念包括多项内容,如火力、机动力、防护力的提高,适合全国作战的小型轻量化,为适应信息技术革命要求而增加的先进C4功能,这与以往的主战坦克发展模式
距今60年前,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内战,因美国出兵干涉很快变成一场国际战争。中国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出兵参战,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近些年来,国内对当时爆发的战争出现了一些概念不清的说法,反映了两方面的糊涂认识:第一是把“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第二是谈到中国出兵朝鲜的因素时,只是就朝鲜半岛就事论事,回避了另外一个主要的因素——台湾
“宙斯盾”兄弟AN/SPQ-9B雷达/黄春字  美国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性能超群,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它们安装的“宙斯盾”系统,因此也被称为“宙斯盾”舰。不过,在它们的现代化改进项目中,名不见经传的AN/SPQ-9B雷达作为标准配置进行了加装,而且在新建的“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布什”号航母、“马丁岛”号两栖攻击舰上,也都装备了AN/SPQ-9B。这种雷达究竟有
编者按:近日,一组中国出口巴基斯坦的预警初照片现身网络,本刊为此特别采访了莱型预警机副总设计师、中国电子科教集团公司的曹晨研究员,就该预警机以及相关知识请其做一解答。  记者:(以下简称记)曹总您好!最近环球网等网站上出现了中国为巴基斯坦研制的预警机的一些照片,其中一张是预警机的模型,机身上有CETC的标志,这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LOGO。作为该集团的科研人员,请您简要介绍一下集团的情况。特别
战斗机护航理论的诞生并不比轰炸机的历史更晚,但在战争中很快发现的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战斗机的航程远远比不上比它们更为伟硕的轰炸机或是运输机。为了增加战斗机的航程,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其中相当一些方案是大胆而富于冒险精神的,翼尖对接/拖带技术就是这样一种淹没在历史尘屑中鲜为人知的技术。    方案·德国血统    翼尖拖带系统概念的提出者是德国科学家理查德·沃格特博士,他也是美国战后从德国征召的大
主持人 晓枫  反潜直升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1982年,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之战中,英国海军的“山猫”反潜直升机攻击阿根廷海军的潜艇,成为海战中使用反潜直升机的首次战例。  反潜直升机分为岸基和舰载两种。舰载反潜直升机主要用于海上编队外围反潜。其飞行速度多为200~300千米/小时,作战半径100~250千米,起飞重量4~15吨,多数装有两台航空发动机。能携载航空反潜鱼雷、深水
近年来,印度大力推行“印度洋控制战略”,认为要真正控制印度洋,变印度洋为“印度之洋”,必须拥有3艘航母:一艘控制印度东面的孟加拉湾,一艘控制印度西面的阿拉伯海,另一艘作为机动力量,以便快速支援或前往其它“利益攸关”的海域。为此,印度海军正在采取购买、改造和自主研制“三管齐下”的办法,加紧实施拥有3艘航母的计划,包括现役“维拉特”号轻型航母、从俄罗斯引进的“维克拉玛蒂亚”号和自行建造的“蓝天卫士”号
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2007年2月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约24分钟后,星箭分离。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前三颗“北斗”导航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发射升空。  “北斗”导航试验系统运行至今工作稳定、状态良好,已在测绘、电信
2009年4月5日,朝鲜在成镜北道舞水端里发射场试射了一枚被称为“银河”-2的火箭(题图),这是朝鲜第二次进行卫星发射,第三次进行类似的运载工具试验。这几次试验为我们分析朝鲜远程导弹能力提供了宝贵的信息。特别是“银河”-2火箭代表了朝鲜最新航天和导弹科技成就,是我们揭开朝鲜远程弹道导弹秘密的突破口。    朝鲜的两次卫星发射情况    朝鲜分别在1998年和2009年利用不同火箭进行了卫星试验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