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摇篮月赛你我他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g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_姜路娜
  
  随着一声啼哭,一个婴儿降生于人世间,她在母亲的怀抱中,在摇篮里开始了她一生漫长的旅程。
  摄影人常常感慨地说:“《大众摄影》月赛就是摄影的摇篮。”的确,自1981年《大众摄影》开辟“月赛”栏目已有27年,从这里曾经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摄影家,成千上万的摄影人在这里出发,又有多少名家重返这里向后来者敞开心扉。
  “月赛”已成为一个品牌为摄影人备受关注,同样她也是为摄影人搭建的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月赛”是摄影人的摇篮,“摇篮”是摄影人起步的动力和希望……
  
  《色达佛学院》这幅作品王琛有感而发:我第一次用这幅作品投稿参加《大众摄影》月赛,没想到得了金奖。记得获奖时,很多朋友曾对我说,这幅作品很不错,去参加其它的比赛试试看。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幅作品始终是我情有独钟的,同时也在很多大赛中获奖。这幅作品首次在《大众摄影》“月赛”中亮相,它是我摄影成长道路上的突破,更是我个人摄影史上的丰碑。
  
  贵在组织,重在参与
  
  “月赛”自2001年创办以年终按累积分评选十佳摄影师,同时获奖作者享有来年赴西部创作,再次挑战自我的活动,至今连续成功地组织了6次。经累积分评出优胜者的形式引起广大影友的关注及踊跃参与。广东省影友在竞赛中拔了头筹。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蔡焕松是这样总结的:今年是《大众摄影》创刊五十周年,也是广东摄影家协会创会半个世纪,半个世纪以来广东摄影人和《大众摄影》的确结下不解之缘,有多少人正是因从《大众摄影》“月赛”发表作品而受到激励,开始迈入了锲而不舍地追光觅影之路,而后成为有作为的摄影家,更有多少颇有成就的摄影家每每有佳作,首先不忘回报而投寄《大众摄影》与全国影友分享,于是半个世纪的历史过程中,广东摄影作品无疑也成了《大众摄影》“月赛”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去年全国影展、国际展广东再度力拔全国各省入选、获奖的头筹。当然广东摄影获得的殊荣也有《大众摄影》“月赛”的一份功劳。
  
  亮相国展、国际展
  
  “月赛”是摄影的摇篮,影友往往从这里起步,试投着自己的处女作,一经发表备受鼓舞,喜悦的心情足足持续一个星期,接着就是几年如一日的拼搏。江西连续两年获“月赛”十佳摄影师的蓝建民称道:“月赛”带我走进摄影艺术殿堂。2003年5月等待已久的第一张作品,也是创作以来的第一张获奖作品《晨雾》在“月赛”中喜获铜奖并发表。它让我在摄影创作中树立了信心,找到了自我,受到了鼓舞,把那些曾在“月赛”中获奖的作品投到省展、国展、国际影展中去,接受再次挑战。“月赛”获奖作品《窗外》、《晨练》、《高原之鹰》分别在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中获优秀奖,《晨雾》获第12届国际摄影艺术展银奖。
  
  
  月赛广东“十佳摄影师”
  
  2001年 周桦 郑树强 郑小跃
  2002年 周桦 林州 陈彤彤
  2004年周桦 李昕 卢雪峰
  2005年 王冬生 陈朝敬 杜润球
  2006年 杨惠云 黄锡昆 李枫
  2007年 罗利光 叶惠棠
  
  作者、评委、授课老师
  
  “月赛”为影友搭建的平台,长久以来在此打擂的摄影人不计其数。擂出的佳作不仅在国展、国际展中亮相,还引出一大批读者始终如一地跟随《大众摄影》“月赛”,在这里成长,又重返这里为后人指点摄影的未来。
  李少白老师就常常光顾《大众摄影》“月赛”。他说:早在1985年初,每当我在“月赛”栏目中看到那些幸运获奖影友的作品,非常羡慕,也很想尝试。投送了些作品,没想到其中一张还获了奖。尽管发表出来的照片,比火柴盒大不了多少,我还是兴奋极了。这次成功的喜悦促使我更加努力学习摄影,并在《大众摄影》的指导和帮助下,从该刊的读者逐渐变成该刊的作者、评委、授课老师。抚今追昔,毫不夸张地说,“月赛”是我成长的起点。愿更多的影友从“月赛”中学习到知识,得到机会、取得成功,获得快乐!
其他文献
“山”是很美的,以山为题材的拍摄,在风光摄影中非常诱人。十多年来我多次去青藏高原、新疆、云南和四川等地,这些地方山脉纵横,湖泊密布。尤以白雪皑皑的壮丽山峰,幽蓝的高山湖泊和山谷中的潺潺流水吸引我,它体现了大自然的博大、浑厚和雄秀。可以说,这里多是摄影者所向往的“摄影圣地”,大家也拍摄了很多出色的作品。而我尝试了一些特殊的拍摄技巧,不妨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     拍摄中的特效技巧    选用不同
图/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堪称当今世界影坛少有的大师,曾创作包括《橄榄树下的情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随风而逝》(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多个奖项)等在内的50多部电影。  他善于从平凡的事件中揭示人类最深的情感。众多著名电影导演对他都推崇备至,黑泽明称“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对他作品的感受,只想建议你们亲自看一看那些作品;当沙特亚捷·雷(S
今年春天,韩国三星公司的两种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正式进入到中国市场,引起了摄影者的广泛注意。在此之前,三星数码影像产品给人的印象大都是设计给年轻时尚人群的多功能复合型照相机或摄像机。随着三星GX-1S和GX-1L单反数码相机的出现,以及去年推出的15倍光学变焦相机Pro815,三星似乎改变了以往的策略,力图在高端的数码影像器材领域去扩大产品的影响。假北京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
她是“90后”,2012年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工作后接触陨石,亲手触摸“星星”;她组团到戈壁滩捡陨石,数次在无人区遇险,与死神擦肩而过;她克服困难,5年捡到各类陨石六百余块,成为女“陨石猎人”;她为了科普陨石知识,自费创办陨石文化科普馆。她就是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馆长——杨可欣。初次手捧“星星”   1990年,杨可欣出生在贵州省印江自治县。小时候喜欢在夜晚拉着爷爷的手望繁星,偶尔天上出现漂亮
摄影是减法,这几乎是许多摄影老师教导我们的不二法则,但“艺无定法”,我们现在来探索一下摄影的加法。在数码的二次创作中,加法似乎有着一定的魅力,正确合理地使用加法可在增加画面视觉元素的基础上增强作品的信息量,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素材1:/ISO:1600度F4.0 .1/30秒。    素材2:/ISO:100度 F4.5 .1/50秒。  前期拍摄  作品摄于四川甘孜州理塘县,巧遇的藏族
2008年已经开始,中国闪亮登场。  你在其间,独一无二,不可或缺。  无论你是何种角色,都不要被历史的大潮淹没,或者冲刷去你的独立存在。至少你要在大时代中做个坚强的小人物,在狂欢夜中做个自由的舞者。  ——引自《南方周末》        白色系列(西点)  这是在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为一本时尚类杂志拍摄的美食大片。我希望能为这个主题带来一种不同以往的亲和力,所以用揉皱的纸和白色的烤盘做背景,同时形成
苏珊娜·莱布  摄影有一种双重力量——既提供记录也创造视觉艺术作品。苏珊娜·莱布正是一位善于利用这种力量的好手。 曾供职于《纽约时报》,专门报道美国白宫和国会大厦新闻的她,凭借个人的勤奋和努力,获得了普利策奖以及白宫新闻摄影师协会的荣誉。    《超级美国》这一系列照片审视了当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美式偏好——一种被赋予的愉悦。消费主义氛围下,消费已然成为一种自我归属的体现。透过镜头里所展现的美国式快
爱国者继2005年成功推出V-60、V-80等数款自主研发的数码相机之后,近日再次发布了其最新成果——超薄DC-V68数码相机,这款产品拥有19.9mm的超薄金属机身、519万像素CCD、2.5英寸超大LCD显示屏等时尚主流因素,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一个新水平。    超薄时尚机身  爱国者DC-V68数码相机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小巧、精致。它的身材和做工基本上和佳能的IXUS系列、卡西欧的Z系列、三
在中国摄影大师圈中,郎静山作品的特色恐怕是最鲜明的,甚至在世界摄影艺术圈中,郎氏风格的集锦摄影都是独一无二的。    百岁高龄的郎静山  对郎静山的了解,今天的摄影人更多地知道是郎老之名,而不是他的经历和他的集锦摄影之实。许多人赞美他,但是却很少有人学他,完全不像陈复礼等人把港澳沙龙摄影引入大陆后,有无数专业和业余摄影者争相效仿几十年的壮观景象,不由得不引人深思。  翻阅郎静山的摄影作品集,立刻就
欧洲或美国的士兵们在战壕里经常拿出来看的照片无非两种:家人、恋人的;当红明星的。而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们看的照片,除了前者以外,还有一张广为流传的《我们热爱和平》。  这是1952年抗美援朝期间《人民日报》编辑阙文摄制的。这张照片在当时《人民日报》的“黄金地段”上发表,当年的10月份,就被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安靖和邹雅制作成了大幅的招贴画,照片原来背景上有些树枝,经过剪裁和修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