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软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的发展,人工智能正被应用于医学领域。在肿瘤学中,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中的诊断评估、基因组数据组学分析中的应用一直在增加。人工智能可通过机器学习在大数据中挖掘事物发展的规律,找到可以利用的医学信息,产生新的数据,有助于医务工作者更客观地认识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展规律。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正在持续上升。关于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报道越来越多,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分析,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像学诊断方面,在预测深肌层浸润、淋巴血管间隙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初见成效,但很少有研究成果可以在临床中实践,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学位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要在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监督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安排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期刊
随着课改不断推进和深入,学生主体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悄然改变,课堂氛围"红红火火",但笔者发现"精彩"的背后夹着不协调的因素。针对新课改形势下学生主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预设问题,抓住学生闪光点;精心设计讨论形式,激活学生的潜能;设计多样的评价语系,走进学生的内心。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教学互动的平台,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使学生得到滋养。
学位
学位
子宫内膜癌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患者早期症状多为绝经后阴道流血,目前常用辅助检查手段包括超声、磁共振成像、诊断性刮宫和宫腔镜等。但辅助检查存在盲目、漏诊等问题。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发展,疾病的预防、筛查和诊断多了新的可能性。目前已有研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诊疗中,旨在提高整体筛查率。本文从宫腔镜录像、盆腔磁共振成像图像和临床资料方面,对人工智能在子宫内膜癌中应用的研究综
学位
学位
目的探究呼吸功能锻炼配合心理护理对提升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7月纳入的40例患者。信息输入电子表格,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组(每组20例),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心理护理为试验组。以统计学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试验组HAMA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冠心病(CH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心功能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武警海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86例CHD合并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