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成人口腔微生物组成及功能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来源 :口腔疾病防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p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探究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微生态的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代谢途径,为口腔疾病的生物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样本,分别提取样本总DNA,构建宏基因组文库,对合格的文库进行宏基因组学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健康口腔样本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32.51%)、拟杆菌门(30.81%)、放线菌门(16.23%)等,主要菌种为马氏棒状杆菌(3.84%)、副流感嗜血菌(2.91%)、产黑色素普雷沃菌(2.76%)等;龈上菌斑组的Alpha多样性高于唾液组,且两组间微生物群落构成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种水平上,唾液样本中产黑色素普雷沃菌、牙周梭杆菌、中间普雷沃菌等较龈上菌斑样本丰富,而龈上菌斑样本中马氏棒状杆菌、产酸丙酸杆菌、龋齿罗氏菌等比唾液样本丰富(P<0.05).基于宏基因组学测序构建了健康成人唾液及龈上菌斑的高质量基因集.KEGG通路功能代谢差异结果显示唾液微生物中淀粉与蔗糖代谢、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精氨酸生物合成等较龈上菌斑丰富,而龈上菌斑中糖酵解/糖合成、碳代谢等较唾液丰富.结论 健康成人唾液和龈上菌斑微生态的物种组成及功能基因代谢途径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微生态区的优势物种对识别口腔疾病的敏感性可能不同,在口腔疾病微生物研究中,应根据研究疾病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样本.
其他文献
全球范围内灾害类型及发生频率日益增加,备灾培训在提高公众灾害应对能力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了解近年来医学备灾培训项目评估研究现状,本研究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了系统检索,最终得到发表于2017-2021年间与备灾培训项目评估主题相关的文献17篇.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近五年医学备灾培训研究的关注对象多为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或医务工作人员,其次是中小学生或学校教师;(2)备灾培训多采用讲授式教学与学习者主动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培训;(3)研究通常选取学
目的 探讨口腔诊疗操作中误吸、误吞的预防措施与治疗方法.方法 报道1例种植术中发生误吸的病例,并结合相关口腔诊疗操作中误吸、误吞的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该患者行种植义齿修复时,螺丝刀不慎掉落至口中,伴随轻微咳嗽2次.手术医生及助手立即停止操作,于患者口中未寻及.患者无呼吸不畅、胸闷、气短等不适.胃镜检查未见异物,胸部X线与CT检查示左肺下叶金属致密影.局部麻醉下,呼吸内科医生使用支气管镜及配套活检钳夹取异物.取出异物后患者无明显不适,仅有轻微咳嗽,给予口服头孢氨苄、甲硝唑3d预防感染.文献表明,口腔诊疗操作
Objective:Diabetic retinopathy(DR)is the retinal consequence of chronic progressive diabetic microvas-cular leakage and occlusion.Non-proliferating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is the early stage of DR.It eventually occurs to some degree in all patients with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为Ⅲ型前列腺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针刺关元、命门、中极、足三里等穴,观察组给予体外冲击波联合温通针法针刺治疗,选穴同对照组,均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治疗5 d休息2 d,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检测前列腺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的变化,评价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量表(NIH-CPSI)
目的 探讨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i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溶剂DMSO溶解金银花粉末,配制不同浓度药液,加入菌液,同时设置溶剂对照组与菌液对照组.通过抑菌实验测定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长及产酸作用,绘制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计算黏附率及黏附抑制率;采用结晶紫定量法测定金银花对变异链球菌UA159生物膜形成量的影响;利用正置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
目的探讨极地寒区卫勤保障可行性方案,为我军未来极地军事行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方法通过对极地寒区医疗后勤保障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合部队执行寒区演训任务卫勤保障经验,提出我军极地寒区卫勤保障可行性思路. 结果极地寒区自然环境恶劣,医疗保障条件匮乏,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为我军卫勤保障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可通过科学开展冷习服等适应性训练、加强军医全科医学及极地医学培训、制定极地寒区医疗行为及膳食营养标准、开发极地卫勤保障装备等方面提高我军极地寒区卫勤保障能力. 结论军队后勤保障单位应尽早着眼于极地寒区卫勤
本文通过梳理有关我国灾害培训途径与策略的文献,归纳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的灾害培训途径及其相关的实施方法与策略.在分析了各个维度下的培训阶段及对象的灾害培训研究现状后,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建议,并提出各条培训途径间不是相互独立的,应当具有纵向连贯性与横向关联性.
队属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关乎医院保障驻地及一线部队的平战时卫勤保障能力.从近年来武警部队处置腺病毒、流行性出血热、诺如病毒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来看,还存在各级领导重视不够,落实组织领导机构定期会商、风险研判、检查督导等机制不够经常,没有真正形成防控合力.加之监测预警不够主动,对大型集训演训、季节气温变换、驻地发生疫情等风险警示不够及时.队属医院应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调整完善现有卫勤保障对策,积极推进应急制度和机制创新,加强军地合作,及时高效应对重大
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四川)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牵头,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四川省CDC、成都市CDC共同参与建设的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EMT).
目的探索严肃游戏应用在大众应急救援培训中的可行性. 方法本研究依托四川大学现有的课程《灾难自救互救技术》展开,分析了105名学员(其中,游戏组55名,讲座组50名)的课前、课后以及后期的课程知识得分情况.结果课前测试和课后测试中,游戏组与讲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后期测试中,游戏组(6.91±1.80)的知识保留高于讲座组(5.65±1.84)(P<0.05). 结论严肃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传统讲座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