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脑水肿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ly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脑水肿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8月采取切除术治疗的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70例,统计患者切除术后脑水肿发生状况,并分析术后发生脑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患者术后脑水肿发生率为21.43%;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在矢状窦后2/3、术中静脉损伤是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发生脑水肿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部分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存在脑水肿发生风险,肿瘤部位在矢状窦后2/3、术中静脉损伤可能会增加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切除术后脑水肿发生风险,临床应提高对上述因素的早期评估及干预,以降低术后脑水肿发生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2月-2020年2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促卵泡激素(FSH)及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雌二醇(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
目的:分析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鼻饲饮食和肺部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60例,按照鼻饲饮食喂养中所用策略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吞咽困难的综合干预和肺部感染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困难与肺部感染的疾病发展呈正相关,且受饮食干预限制比较严重,对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极高,综合干预可收到良好效果.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湿润烧伤膏序贯治疗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4月-2020年9月收治压疮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研究组开展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湿润烧伤膏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压疮患者开展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湿润烧伤膏序贯治疗,有助于提升疗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
临床上各类药物引发的肝损伤比较常见.该患者的特点:6年内因口服不同药物引发2次药物性肝损伤(DILI),每次发作与药物剂量、疗程均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分析该病例提示,医生和患者均应避免不合理用药,尤其对于有既往存在DILI的患者,在第1次使用某种药物时,应格外慎重.对于基层医生,应重视有限的血清学化验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和用药史,对于DILI,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目的:探讨不同培养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行IVF-ET治疗的0.05).结论:不同生殖中心使用不同的培养试剂,应根据本中心工作的需要,使用最适合的一套培养系统,以提高患者临床妊娠结局.
目的:分析新生儿肺炎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新生儿肺炎患儿50例,按照双色球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白天、夜间睡眠时间及夜间最长持续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氧饱和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1周后智能发育指数(MD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探究应急救护培训对社区院前急救患者治疗效率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社区中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干预,干预前后共选取152例患者.比较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对急救流程、急救人员急救技能、急救内容及急救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前相比,医护人员培训后应急救护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及急救技能评分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应急救护培训能显
目的:探讨个体化全程护理在糖尿病儿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儿142例,根据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全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edsQL 4.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儿童有较好效果,可明显改善血
目的:分析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患者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大咯血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咯血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咯血患者采取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效果确切.
目的:探究常频机械通气与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7月-2018年2月收治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103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甲组行常频机械通气,乙组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比较,乙组治疗后PaCO2水平更低,PaO2、pH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频机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