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及防范措施的系统性分析

来源 :药学实践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国内医院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及有效防控措施现状,以期进一步提高药品调配工作质量.方法 检索中文期刊数据库2015—2020年二、三级医院门诊药房调配差错及其采取措施后的质量持续改进的文献,汇总分析改进前后不同差错类型及其数量,原因分析及其改进措施等内容.结果 检索得到的146篇文献中纳入分析的有13篇(三级医院11篇,二级医院2篇).改进前,药品调配差错率的中位数为5.1‰,改进后为1.1‰.改进前后,药品调配差错类型构成主要为数量差错(52.5%对51.3%)、品种差错(28.3%对28.7%)、规格剂型差错(6.2%对6.7%)、标签差错(2.1%对2.9%).针对调配差错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重叠率较高,集中在人员因素和药品因素两方面.结论 医院门诊药房采用质量持续改进工具开展对调配差错的控制防范依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改进后的错误类型构成基本没有变化;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等持续改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调配差错发生率,有助于《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的落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空巢老年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的需要.方法 选取欧阳街道在住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空巢和非空巢两组.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高血压监测频率、在服高血压药物、在服其他药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在“血压监测频率”项上,空巢组每天测压占33.6%、非空巢组每天测压占19.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服用高血压药物品种”项上,同时服用3种高血压药物的,空巢组占28.8%、非空巢组占16.7%,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在“服用总药物品种”项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枇芩口服液中绿原酸、咖啡酸、芍药苷、甘草酸铵、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7种成分含量.方法 采用双波长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2%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0~18.0 min,325 nm(检测绿原酸、咖啡酸);18.0~65.0 min,280 nm(检测芍药苷,黄芩苷、黄芩素、甘草酸铵、汉黄芩素).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具有自身免疫特征,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R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被完全阐明.巨噬细胞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M1型巨噬细胞驱动RA炎性反应,而M2型巨噬细胞和组织留置巨噬细胞发挥抗炎保护作用,促进炎症消退.本文就巨噬细胞起源、极化以及在RA发病中的作用做相关综述,以期阐明巨噬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探索新的药物治疗靶点,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