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及微管微丝的形态学观察

来源 :眼视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观察体外培养的牛眼小梁细胞(tra-becularmeshwork cells,TM cell)及微管微丝的形态,为进一步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POAG)的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①TM的体外培养,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用光学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的观察.②免疫组化法肌动蛋白(actin)、微管蛋白-α(tubulin-α)染色.结果:①TM细胞培养成功,以上皮型
其他文献
评标过程中由于确定因素和模糊因素并存,应用现行评标方法,评标专家难以在较短时间里对模糊因素做出较准确的评判。为此,将模糊集合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引入评标过程,首先提出了
双分型面注射模,常用于点浇口进料的单型腔或多型腔(多用)的注射模,结构比较复杂。以"盖产品"的三板式注射模具结构设计为例,对双分型面注射模的典型结构进行分析与设计,总结了其
本文从电子档案袋评价的社会背景出发,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国外关于电子档案袋评价的有关概念和功能,并对国内外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将电子档案袋和社会化学习软件
目的:探讨老视近附加的科学检测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老视患者57例,年龄40~74岁,进行客观和规范主观验光(所有57例114只眼矫正视力均在4.9以上并且双眼矫正视力不超过一行).然后
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及其特征.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40只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糖尿病1月组(DM1)、3月组(DM3)、6月
近年来,随着淋菌性阴道炎及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的提高,淋菌性结膜炎也常有发现,现将我院眼科门诊1995~2000年收治的65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