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东北航线通航对中欧贸易潜力的影响——基于空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模拟分析

来源 :国际经贸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p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极海冰的加速融化使连接亚欧的北极东北航线将在未来30年内逐步开通,极大地缩短中欧之间的运输通道,进而对双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微观贸易以及运输活动出发,利用空间可计算一般均衡(SCGE)模型来测算由东北航线通航引起的中欧贸易潜力变化,并分别模拟了燃油价格、船舶航速和破冰费用变动对双边贸易的差异化影响.结果 表明:东北航线将有效降低中欧贸易运输成本,促进中欧经济增长和双边贸易,中国获得的经贸利益更为显著;燃油价格上调将加强东北航线对中欧贸易的推动作用,而船舶航速和破冰费用的增加将削弱东北航线对中欧贸易的正向影响.对此,中国应从战略高度明确东北航线的潜在价值,深化中欧经贸合作进而实现互利共赢.
其他文献
金融市场的通胀交易早已退潮.从全球金融市场来看,一线分析师和交易员已经不太关心通胀,而对通胀的考虑也已经基本反映在定价之中,市场形成了较为一致的预期,即目前看到的通胀只是过渡性现象,未来终会较快回落,当然回落的中枢也许会在偏高的位置上再延续一段时间,但从长期来看不会出现明显的通胀.
期刊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我国直面“三农”问题,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先后部署与实施的两大战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共通接续,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关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以人才振兴为抓手、以产业振兴为关键、以文化振兴为驱动、以生态振兴为基础、以健全体制机制为支撑、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并贯穿统领各个方面,借鉴转化脱贫攻坚有益经验,整体协同推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宏观审慎以减少金融危机对经济稳定产生影响为政策目标,着眼于防范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微观审慎以保护消费者为政策目标,着眼于防范单个金融机构的个体性风险.二者目标相辅相成,政策效果也相互依赖.然而,由于监管部门不同但监管对象和政策工具高度重叠,二者可能出现政策冲突,尤其在经济下行、银行高度集中且业务同质化以及不同监管机构权责不分的情形之下.英美经验表明,无论是独立委员会机制还是央行统筹协调机制,有效的监管协调都离不开明确的权责划分、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以及流畅透明的信息共享.为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
金融国际标准有效保障了跨境金融业务的直达性和安全性,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经济体政策博弈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金融国际标准具有的国际“软法”秉性为支撑,回顾了其制订存在组织人事、制订流程以及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博弈,同时,着重分析以跨境支付为代表的移动金融服务标准制订的技术博弈及国家博弈,发现移动金融服务国际标准博弈已从技术层面上升至战略层面,从机构层面上升至国家层面,并成为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政策议题.本文梳理中国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关系演进,发现更多中国人参与标准制订
新冠疫情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在哈萨克斯坦承包工程企业出现业务规模负增长,行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的趋势,但同时新基建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疫情危机之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面临下列挑战:行业生态体系加速调整,项目建设进度滞后,目标难以实现,业务模式单一,融资瓶颈更加突出,融资环境恶化,新项目开发动力不足.有鉴于此,建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推动企业转型,提高对外承包能力,赋能行业新生态;更加注重项目的 可持续性;进一步发挥商协会协调联系机制和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并利用好多主体相互协同的投融资联动合
美国限制进口新疆棉花始于中美贸易摩擦,为打压我国棉花产业、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美国以“人权”“强迫劳动”为借口禁止从新疆进口棉花及棉织品.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棉花市场现状,剖析美国限制措施出台的深层次原因,从全球产业链视角分析影响,并就我国促进棉花产业发展提出应对策略和对策建议.
基于2006-2019年我国6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建立GMM模型,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较高的杠杆率更容易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杠杆率监管新规实施之后,杠杆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减弱;经济上行期杠杆率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高于经济下行期.本文为杠杆率监管的完善提供可行性建议.
“艾伦条件”揭示了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优化务件.本文依据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艾伦条件”与现收现付养老适度水平的联动关系,发现了“艾伦条件”边界效应及其动态发展规律.第一,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若现收现付养老保险超过适度水平,即使满足“艾伦条件”,现收现付制也不是最优选择;若现收现付保持适度水平,即使“艾伦条件”波动或暂时不满足,现收现付也是优化选择;这就是“艾伦条件”边界或“艾伦条件”的条件.第二,依据养老人口均衡分配原理,测度“艾伦条件”边界,基于典型发达国家和中国数据分析发现:21世纪中叶“艾伦条件
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包容性理论视角,通过对比传统助农模式和现代助农模式可以发现,交易成本、农产品质量和市场信息约束是数字经济时代阻碍小农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应以区块链技术为切入点,将“小生产”与“大市场”无缝对接,促进边缘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深度融合,以助力乡村振兴.
中非农业合作是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非农业合作经验加以总结,有利于为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以及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更大范围的农业国际合作提供借鉴.中非农业合作已逐渐发展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企业为主体的模式.中国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是当前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形式,从建设期到技术合作期全程体现了其采用的“公私合作模式”(PPP模式).与早期政府间合作模式相比,其成效明显得以提升,但依然面临经营不可持续的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完善中非农业合作的PPP模式的建议:公私双方应建立真正的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