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时效性;多元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054—02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是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写作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而且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体现着其英语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本文拟总结分析中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以语言学领域中图示理论等为指导,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英语写作技能有明确规定:中学生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且文体恰当,用词准确,文字通顺,格式正确。
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写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存在着“学生发怵,教师犯难”的现象。就教师层面而言,有些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想重视,但教不得法;有些忽视理论指导,缺乏全面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有些不关注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布置的写作练习脱离实际。就学生层面而言,有些学生对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表达欲望不强烈;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焦虑感。就作文层面而言,有些仅重视语言知识,忽视篇章结构和段落发展;有些母语的负迁移因素影响严重,具体表现在词汇、语法方面,尤其在语篇上存在内容重点不突出和行文缺乏连贯性两大缺陷;有些语义不连贯,信息感不强;有些句式变化单一,随意性强;有些逻辑混乱,书写潦草,涂改严重。一篇好的英语文章不但要语法正确、用词合理,还要主题突出、前后连贯、衔接恰当。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相关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二、多元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鉴图式理论,构建大纲图表。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是信息的储存、提高和使用的过程。巴特利特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Cook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图式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般分为三类。语言图式是指作者已有的语言知识体系;内容图式是指关于主题的文化背景知识体系,它是文章的主题;形式图式是指文章的体裁、篇章结构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借鉴图式理论,积极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应用背景知识来获取新的图式,以达到成功写作的目的。
首先,通过阅读输入,构建内容图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词语、课文及写作素材,并补充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在课内外接触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教师可设定不同的题目,通过brainstorming, mapping 等方式进行提纲写作练习,使学生获取该类题材系统的内容图式并形成内容图式网络。如,在指导学生写“吸烟有害”一文时,可采用以下步骤。第一,展开头脑风暴。组织全班或小组开展头脑风暴有助推作用。学生会受其他同学观点的影响和启发,渐渐打开思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出与主题有关的观点或词汇,将它们写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大家整理归纳,并挖掘出有用的观点。起初,学生可能会想到:smoking,bad for health,expensive,pollute the air,sponsor sports,dangerous,waste of money等。接下来,利用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不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归纳、筛选通过头脑风暴得到的信息,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在写作中组织内容的有效方法。将学生头脑风暴活动中获得的有用信息进行归类,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两种归类方法。(见下图)
其次,注重语篇教学,构建形式图式。在写作中,多了解各种语篇的段落结构、内容要点以及主题等。学生对体裁类型的熟悉程度对其写作思路及文章结构层次的安排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写作体裁,讲解其目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點。可通过语篇衔接手段、段首句写作、提纲写作等结构化写作(structured-writing)练习,加强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提高其语篇创作的连贯性。在学生掌握已学的文章结构图式后,让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题目,模仿范文语篇结构的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将范文中学到的结构图式知识融会贯通。
(二)借鉴反馈理论,优化评价方式。Swain( 1995) 指出教师反馈能促使学习者注意到中介语和目的语间的差异,并让学习者重新构建对目的语所形成的假设,对语言结构进行重组。反馈是英语教师向学生提供修改作文信息的一种输入过程。教师可借鉴以下有效的反馈方式:
1.教师反馈。每次作文后,对少数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讲,从立意、结构、思想和表达上判断其优势。在评阅学生作文时侧重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错误或不妥当之处做出标记,不便做标记的问题,以评价的方式在文后提出修改意见。尽量多给予学生鼓励,减少批评和直接反馈,有助于学生降低写作焦虑感,增强写作信心。
2.互相评价。在同学互评的过程中,学生由消极的教师评语阅读者转变为积极的同学作文的修改者,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习作完成后,同桌交换作文并圈出对方典型的语法或用词错误,这无疑是再一次的创作过程。互相评价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反馈,在自己创作的同时又纠正了他人的错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帮助,从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反馈中亦可采用逐层评价和网络评价,适时调整反馈方式。
(三)借鉴语块理论,提高词语搭配能力。Lewis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是每次都要根据语法规则和需要的词语建构新的语句,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语块,它会使语言输出变得方便、快捷和流利。Lewis所说的“语块”是一种固定、半固定式的多词组合。我们常发现有些词汇量大的学生在流利程度上存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词语搭配能力有限。 语块丰富与否同写作联系紧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单元话题收集、归纳语块,思考这些语块在建构篇章、承上启下等方面的作用。在课文精读时,通过阶段性输出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语块,实现语块与写作的有机结合。首先,对词汇表语块进行精细化加工。在新课词汇导入阶段,系统讲解重要语块的意义及用法,训练学生使用语块。如以造句、填空、英汉互译、寻找相似语块等形式帮助学生将外在的语块转化为自身的语言。其次,促进语块整合主题化。可根据单元话题,寻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归纳读物中的短语和句子结构语块。如将语块按新闻时政类、社会文化类、人物描述类等分类整理。最后,在讲解课文中,对指定短语、句式进行拓展造句、改写训练;亦可根据文章中的重要语块对原文进行缩写、总结或根据相关话题进行写作训练。以2014年高考全国II卷“十年后的我”为例,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采取以下步骤。先对家庭、工作、业余生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就有关人物性格、品质方面的形容词进行回忆和收集。如,easy-going,optimistic,patient,modest,humorous,considerate,reliable,energetic,diligent等。然后让学生联想有关工作生活的短语,如,get close to nature,get along well with,be busy doing,do a part-time job, graduate from,major in,lead a…life等。再引导学生就投入工作展开词块联想:focus/concentrate on,be absorbed in, devote to,bury/apply/occupy oneself in doing等。以上步骤完成后,学生就能写出这样漂亮的句子:Being an easy-going and humorous person,I will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olleagues. Absorbed in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I make contributions to producing mo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三、借鉴衔接理论,培养个性化写作能力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认为衔接是创建语篇七大必备条件之首要条件。衔接作为写作的基本要素赋予了话语篇章性,是文章连贯存在的基础,同时,它还起着组织篇章结构的作用。衔接词是高频出现的词汇,是句间必不可少的衔接手段。有些学生的作文,尽管在语法和拼写上无明显错误,但因缺乏使用衔接手段,造成指称混乱,意义模糊,行文啰嗦,长句、复合句少,总体质量不高。
写作中常使用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衔接手段。照应是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进行语义关系的表示。如,The Smiths did their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替代既可以有效避免單调的重复,又可以更好地连接上下文。使句子间的衔接关系更为清楚,表达更加简洁。如,There is no doubt that you are the best person who suits the job.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it….省略使主要信息更加突出,句子和段落更加简练。被省略成份通常可以从语境中找到,理解一个句子时可以以另一个句子为依据,这样就使句子之间形成了一种连接关系。如,She hasn’t been to Harbin,but she wishes to.连接可以表示两个或更多句子之间的某一种逻辑关系,并指出了句子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起来的,可以避免条理性不强和逻辑关系混乱。这些现象恰恰是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暴露出的一个弱项,需要加强学习和训练。如,He was very tired but he still went on working.词汇衔接是为了使语篇语义连贯,使用词的近义、反义、上下义、互补、重复、 同义、整体与部分等关系。如,I stood up and went over to answer the phone.
四、结语
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写作教学在提升学生整体英语素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必将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赵玉梅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8—0054—02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是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和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反映。写作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而且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体现着其英语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本文拟总结分析中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以语言学领域中图示理论等为指导,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建议。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英语写作技能有明确规定:中学生能比较详细和生动地用英语阐述自己的观点,且文体恰当,用词准确,文字通顺,格式正确。
但在实际英语教学中,写作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存在着“学生发怵,教师犯难”的现象。就教师层面而言,有些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想重视,但教不得法;有些忽视理论指导,缺乏全面训练学生英语思维的广阔性、发散性和创造性的能力;有些不关注学生写作的心理过程,布置的写作练习脱离实际。就学生层面而言,有些学生对枯燥的练习不感兴趣,表达欲望不强烈;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写作有焦虑感。就作文层面而言,有些仅重视语言知识,忽视篇章结构和段落发展;有些母语的负迁移因素影响严重,具体表现在词汇、语法方面,尤其在语篇上存在内容重点不突出和行文缺乏连贯性两大缺陷;有些语义不连贯,信息感不强;有些句式变化单一,随意性强;有些逻辑混乱,书写潦草,涂改严重。一篇好的英语文章不但要语法正确、用词合理,还要主题突出、前后连贯、衔接恰当。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相关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二、多元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借鉴图式理论,构建大纲图表。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是信息的储存、提高和使用的过程。巴特利特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Cook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图式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一般分为三类。语言图式是指作者已有的语言知识体系;内容图式是指关于主题的文化背景知识体系,它是文章的主题;形式图式是指文章的体裁、篇章结构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借鉴图式理论,积极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应用背景知识来获取新的图式,以达到成功写作的目的。
首先,通过阅读输入,构建内容图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词语、课文及写作素材,并补充课外阅读素材,让学生在课内外接触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教师可设定不同的题目,通过brainstorming, mapping 等方式进行提纲写作练习,使学生获取该类题材系统的内容图式并形成内容图式网络。如,在指导学生写“吸烟有害”一文时,可采用以下步骤。第一,展开头脑风暴。组织全班或小组开展头脑风暴有助推作用。学生会受其他同学观点的影响和启发,渐渐打开思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出与主题有关的观点或词汇,将它们写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大家整理归纳,并挖掘出有用的观点。起初,学生可能会想到:smoking,bad for health,expensive,pollute the air,sponsor sports,dangerous,waste of money等。接下来,利用思维导图,与头脑风暴不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归纳、筛选通过头脑风暴得到的信息,找出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是在写作中组织内容的有效方法。将学生头脑风暴活动中获得的有用信息进行归类,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两种归类方法。(见下图)
其次,注重语篇教学,构建形式图式。在写作中,多了解各种语篇的段落结构、内容要点以及主题等。学生对体裁类型的熟悉程度对其写作思路及文章结构层次的安排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要给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写作体裁,讲解其目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點。可通过语篇衔接手段、段首句写作、提纲写作等结构化写作(structured-writing)练习,加强学生的语篇结构意识,提高其语篇创作的连贯性。在学生掌握已学的文章结构图式后,让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题目,模仿范文语篇结构的特点进行写作,使学生通过写作实践将范文中学到的结构图式知识融会贯通。
(二)借鉴反馈理论,优化评价方式。Swain( 1995) 指出教师反馈能促使学习者注意到中介语和目的语间的差异,并让学习者重新构建对目的语所形成的假设,对语言结构进行重组。反馈是英语教师向学生提供修改作文信息的一种输入过程。教师可借鉴以下有效的反馈方式:
1.教师反馈。每次作文后,对少数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讲,从立意、结构、思想和表达上判断其优势。在评阅学生作文时侧重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将错误或不妥当之处做出标记,不便做标记的问题,以评价的方式在文后提出修改意见。尽量多给予学生鼓励,减少批评和直接反馈,有助于学生降低写作焦虑感,增强写作信心。
2.互相评价。在同学互评的过程中,学生由消极的教师评语阅读者转变为积极的同学作文的修改者,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习作完成后,同桌交换作文并圈出对方典型的语法或用词错误,这无疑是再一次的创作过程。互相评价会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反馈,在自己创作的同时又纠正了他人的错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帮助,从而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此外,反馈中亦可采用逐层评价和网络评价,适时调整反馈方式。
(三)借鉴语块理论,提高词语搭配能力。Lewis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是每次都要根据语法规则和需要的词语建构新的语句,而是使用一些预先编制好的语块,它会使语言输出变得方便、快捷和流利。Lewis所说的“语块”是一种固定、半固定式的多词组合。我们常发现有些词汇量大的学生在流利程度上存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词语搭配能力有限。 语块丰富与否同写作联系紧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单元话题收集、归纳语块,思考这些语块在建构篇章、承上启下等方面的作用。在课文精读时,通过阶段性输出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语块,实现语块与写作的有机结合。首先,对词汇表语块进行精细化加工。在新课词汇导入阶段,系统讲解重要语块的意义及用法,训练学生使用语块。如以造句、填空、英汉互译、寻找相似语块等形式帮助学生将外在的语块转化为自身的语言。其次,促进语块整合主题化。可根据单元话题,寻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课外读物,归纳读物中的短语和句子结构语块。如将语块按新闻时政类、社会文化类、人物描述类等分类整理。最后,在讲解课文中,对指定短语、句式进行拓展造句、改写训练;亦可根据文章中的重要语块对原文进行缩写、总结或根据相关话题进行写作训练。以2014年高考全国II卷“十年后的我”为例,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采取以下步骤。先对家庭、工作、业余生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就有关人物性格、品质方面的形容词进行回忆和收集。如,easy-going,optimistic,patient,modest,humorous,considerate,reliable,energetic,diligent等。然后让学生联想有关工作生活的短语,如,get close to nature,get along well with,be busy doing,do a part-time job, graduate from,major in,lead a…life等。再引导学生就投入工作展开词块联想:focus/concentrate on,be absorbed in, devote to,bury/apply/occupy oneself in doing等。以上步骤完成后,学生就能写出这样漂亮的句子:Being an easy-going and humorous person,I will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olleagues. Absorbed in doing scientific research,I make contributions to producing more agricultural products.
三、借鉴衔接理论,培养个性化写作能力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认为衔接是创建语篇七大必备条件之首要条件。衔接作为写作的基本要素赋予了话语篇章性,是文章连贯存在的基础,同时,它还起着组织篇章结构的作用。衔接词是高频出现的词汇,是句间必不可少的衔接手段。有些学生的作文,尽管在语法和拼写上无明显错误,但因缺乏使用衔接手段,造成指称混乱,意义模糊,行文啰嗦,长句、复合句少,总体质量不高。
写作中常使用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五种衔接手段。照应是指用代词等语法手段来进行语义关系的表示。如,The Smiths did their best to make me feel at home.替代既可以有效避免單调的重复,又可以更好地连接上下文。使句子间的衔接关系更为清楚,表达更加简洁。如,There is no doubt that you are the best person who suits the job.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it….省略使主要信息更加突出,句子和段落更加简练。被省略成份通常可以从语境中找到,理解一个句子时可以以另一个句子为依据,这样就使句子之间形成了一种连接关系。如,She hasn’t been to Harbin,but she wishes to.连接可以表示两个或更多句子之间的某一种逻辑关系,并指出了句子是在什么意义上相互联系起来的,可以避免条理性不强和逻辑关系混乱。这些现象恰恰是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暴露出的一个弱项,需要加强学习和训练。如,He was very tired but he still went on working.词汇衔接是为了使语篇语义连贯,使用词的近义、反义、上下义、互补、重复、 同义、整体与部分等关系。如,I stood up and went over to answer the phone.
四、结语
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写作教学在提升学生整体英语素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必将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赵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