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篇听写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kenn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写是英语课堂上训练学生听力理解和书写的常见练习形式,也是教师考查学生对词汇和语句掌握程度的常用手段之一,分为词汇听写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十分看重合作学习,但我们的眼光常常只是看到师生之间的合作及学生同伴之间的合作,而很少关注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在教育管理者的视野中,合作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教育观念。要在学校形成合作学习的氛围,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合作。本文谈谈我们是怎样引领教师之间的合作的。    一、榜样引导,结对互帮    我始终认为,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更应以清醒的头脑,重新审视一些传统的东西。许多在实
1977年Journal of Pagmatics(《语用学学刊》)在荷兰开始发行,自此语用学作为语言学中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的地位得以确立并在随后的二三十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这一概念逐渐成为语言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近年来,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著书立说,从不同角度界定语用学的定义,及其与交际能力的关系,为语用学在语言教学中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
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一直是语言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其中一个核心的方面就是母语迁移。“语言迁移”这一概念是美国语言学家Lado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者广泛依赖已经掌握的母语,经常将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以及与母语相联系的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习得中去,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迁移”。语言迁移性是指人们在学习掌握了母语系统后所获得的经验对学习英语的影响,如果这种
名词转化为动词使用是现代英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据英国语言学家利奇1980年在英国开斯特大学所作演讲的统计材料,二战以来英语中出现的新词中,有10.5%是通过转类法完成的这种转化不仅是现代英语一种重要的构词手段,而且有着简洁生动清新活泼的修辞功能其特点是:人们把名词不加任何形态变化,当作动词用,使之获得动词的句法特征,并衍生出相应的动作意义本文将探讨英语名词动化的修辞功能及其汉译    一名词动化的
1996年。国家体委将“全面实施《全民健身纲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参与”列为新一年的工作重点,同年12月,国家体委宣布:1997年全民健身进入重点实施阶段。为逐步实现将“法规中的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教育的功能就是把宏观的社会文化结构转化为学生微观的个体心理结构,而转化必然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有效达成。因此,教育必须要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从而促进个体的发展。  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世纪之交我国进行了音乐教育改革,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发,表明音乐教育改革的正式实施。纵观这次音乐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