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双气囊小肠镜对不全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价值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口双气囊小肠镜(DBE)对不全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价值。方法将确诊为不全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40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入院后予禁食、胃肠减压及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经口DBE治疗。通过询问患者,记录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统计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为(9.1±10.7)h,对照组为(57.3±36.3)h,观察组短于对照组(t=-5.692,P<0.05)。观察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11.8±10.4)h,对照组为(58.2±35.5)h,观察组时间短于对照组(t=-5.613,P<0.05)。观察组24 h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3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12.379,P<0.05)。两组均未发生穿孔、出血、急性胰腺炎等常见并发症。结论 DBE联合内科保守治疗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其他文献
在有效质量近似下,利用打靶法和费米黄金定则计算出GaxIn1-xAsyP1-y/In P阶梯量子阱中两个及多个电子从第一激发态子带到基态子带的散射率及平均散射率。计算结果表明,电子-
为研究发光等离子体对高功率微波的防护性能,建立了一维条件下等离子体与高功率微波相互作用的物理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微波透射效果,分析了发光等离子体
生长了Mg、Ca离子掺杂(提拉法)和Cl离子掺杂(坩埚下降法)的Bi4Ge3O12(BGO)晶体,测试了晶体样品的吸收谱、光致发光谱和发光衰减时间等。这些掺杂的BGO晶体的可见光发光比纯BGO有所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顺铂两种单药周疗方案联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宫颈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紫杉醇脂质体单药方案(4
利用热丝化学气相沉积在沉积有碳点和金催化剂层的Si衬底上制备了类石墨烯纳米片。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Raman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光电子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溅射SnS_2靶,在玻璃基片上以不同射频功率和氩气压强制备一系列薄膜样品,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薄膜特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对薄膜样品的晶体结构和物相进行表征分析。利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对SnS_2薄膜的化学组分、光学特性等进行测试,计算或分析了SnS_2薄膜样品的组分原子比、光学常数
患儿,女,4岁,因发热6 d于2013年2月11日入住我院.患儿2月5日起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发热,体温最高时可达到40.4℃,以中高热为主,每天均有发热,服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后可
目的:分析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后患者出现急性发热反应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初次使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患者120例,按是否出现急性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