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体系的建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a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教师而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长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发展性思维训练、直觉性思维训练、联想训练和逆向思维训练的思维过程.通过一系列系统的思维模式的训练,让学生形成系统的思维框架.
  一、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做题要举一反三”,这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但是如何让学生举一反三?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有很好的创造性思维,这样,当学生拿到这类题时会做这一类的相关题目.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我们教师现在的有一些出入,因此正确的培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对于教材的正确理解和认识,是主要的一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学以致用,而不是单一地讲教材的知识,使课堂气氛低沉.让学生认识到学到的知识是用来更好地运用的,而不是用来死板地应付考试的,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提高课堂的氛围
  要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就少不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要尊重学生,不过多去指责学生的错误,而是帮助学生改正他们犯的错误,下课后和学生一块儿活动,把自己融入学生的群体中,让学生认识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
  3.鼓励学生处理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接受问题,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重视学生的重要角色,坚持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心态
  教师的一切工作包括教学设计都有一个中心,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教师在工作中尤其是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能动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毫无顾虑地大胆地学习,愉快地学习,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如果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后,学生所创造出来的积极性与良好的学习潜能的爆发是教师不可估量的.这样的课堂,教师和学生平等和谐地相处为一体,学生学得愉快并且轻松,教师能够通过轻松的教学手段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课堂如果能持久维护并且加倍的投入设计,我们的教学将会更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2.开门见山,直接引入
  每个数学教师都清楚,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脊梁和核心,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没有其他诀窍,就是要掌握概念的内容,所以教师不妨在教给学生一个数学概念时,开门见山直接给出.或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归纳,比如说数轴,教师可以直接在黑板上画出一条带有方向的直线,然后确定单位长度和原点,告诉学生数轴的作用是表示实数,学生掌握即可.
  3.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
  教师对于学生通过间接学习要毫不犹豫地加以肯定、表扬和鼓励,千万不能有任何蔑视的言行,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间接学习的良好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有成就感和优越感.比如让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数学研讨活动,数学竞赛,研讨小组,兴趣小组等,或向校刊发表一些自己的探究成果,不论结果怎样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是不可估量的.
  学习的起源于思考,而思考起源于质疑,问题的探究起源于创新,教师应力所能及地创设一些质疑求异情境,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多变化,在探索求异中有所创新.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坚持,日积月累必有成效.在数学教学中,师生都要树立创新意识,教学中要动手解题、动手编题,即使是成题也要尽可能找出更好的解法,师生都要做到在不疑处生疑,时刻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每天都有或多或少的创新,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会得到发展与提高.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其他文献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4-4)数学》第35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 O为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A、B是抛物线y2=2px(p>0)上异于顶点的两动点且OA⊥OB,OM⊥AB并与AB相交于点M,求点M的轨迹方程.  以此题为背景,可以得出一系列与抛物线或椭圆有关的内接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面积或周长的最值问题.  结论1:A、B是抛物线y2=2px(p>0)上的两点,且OA⊥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