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40年代,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对摄影等手段用于绘画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从1952年开始,以伦敦当代艺术学院为中心的“独立团体”开始讨论当代技术和通俗表现媒介的有关问题。这个团体迷恋新型的城市大众文化,共同致力于对大众文化的关注。在这种新思潮的涌动下,上世纪50年代初,英国出现了最早的波普艺术。
服装是时代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与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样,都会呈现出该时代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每个时期的艺术潮流、艺术风格都会影响到设计领域,很多艺术家也积极参与设计领域,从事设计活动。20世纪60年代是波普艺术崭露头角的时期,艺术家们力图把生活中最为通俗与大众化的事物用直观的、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采用拼贴或者批量复制等手法,来增加生活产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印有各种幽默或黑色幽默口语的T恤衫,就是波普艺术风格的体现。设计师维维安·谭将毛泽东头像加以变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组合排列印制在服装上。
波普时装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年轻的女设计师玛丽·奎恩特(MaryQuant)。1954年玛丽·奎恩特毕业于伦敦金饰学院绘画系。其后开始崭露设计天赋。1959年,玛丽奎恩特以伦敦街头的年轻人为设计服务对象,率先把法国时装设计师库雷热富有革命性的迷你裙推上街头。不仅如此,她还设计出简单而短小,统称“小衣装”的外衣设计及彩色长统袜、长统靴、几何图形罗纹毛衣、低臀的宽腰带及塑料涂层材质风衣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反传统服饰。服装上同时运用波普时装经典的抽象图案等纹样,色彩大胆艳丽。这种穿着很合体且反叛正统服装的时装一经推出就得到年青人的青睐,很快风靡一时。这和他们父母一辈的穿着风貌是完全不同的,迷你时装成了青少年与传统说再见的口号,它是20世纪60年代年轻人“反抗陈规”的革命性标志。从服饰发展的角度来说,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社会服装圈里“年轻风暴”运动时期。受该运动的冲击,高级时装“由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受到动摇。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公然向传统的服饰禁忌挑战,他们完全无视正统保守的着装原则及陈旧的服饰审美观念。此时的街头服饰牛仔服、迷你裙、喇叭裤等反映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的服饰开始登上了时尚的舞台。波普作为当时的前卫艺术很快被服饰领域借用了。
2001年,波普风格再度盛行于服装中。服装设计师为人民提供各种富有创意的选择,只要是喜欢的图案都可以出现在服装上。范思哲从街头艺术、绘画、音乐、电影、以及各种风尚文化和社会热点中寻找灵感,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像印制在系列服装上。混合各种面料,涂鸦字母服饰配件当中,将波普风格发挥到极致。对于60年代的波普设计运动中的实践者来说,他们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文化立场、以及新的自我价值观。生活中的波普服饰图案具有艳俗、古怪、标新立异的特点。波普图案取材广泛,市井文化、商业广告、漫画等生活中的许多题材都被作为原型用于服饰图案上。在图案构成方面,波普图案打破了常规服饰图案中诸如对称、均衡、比例等的形式美法则,常以不规则的拼贴形式出现,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色彩大胆艳丽,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同时,波普艺术绘画直接作为服饰图案运用在服饰上,本身就是一个大胆而又新鲜的尝试。
当一种艺术风格、艺术流派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服饰时,反过来服饰便会在生活中对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实用化、具体化的拓展。波普代表着流行文化,因此在波普艺术盛行的时期,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了波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生活中的波普服饰图案具有艳俗、古怪、标新立异的特点作为世界设计史上的一种设计风格,波普设计代表着一种艺术思想、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时至今日它仍保持着永恒的生命力,它已根深蒂固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甚至已演变成一种经典风格。来源于大众生活,服务于大众生活,这就是波普。
责任编辑邱丽
服装是时代的产物。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与同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样,都会呈现出该时代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每个时期的艺术潮流、艺术风格都会影响到设计领域,很多艺术家也积极参与设计领域,从事设计活动。20世纪60年代是波普艺术崭露头角的时期,艺术家们力图把生活中最为通俗与大众化的事物用直观的、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采用拼贴或者批量复制等手法,来增加生活产品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印有各种幽默或黑色幽默口语的T恤衫,就是波普艺术风格的体现。设计师维维安·谭将毛泽东头像加以变化处理,然后再进行组合排列印制在服装上。
波普时装的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年轻的女设计师玛丽·奎恩特(MaryQuant)。1954年玛丽·奎恩特毕业于伦敦金饰学院绘画系。其后开始崭露设计天赋。1959年,玛丽奎恩特以伦敦街头的年轻人为设计服务对象,率先把法国时装设计师库雷热富有革命性的迷你裙推上街头。不仅如此,她还设计出简单而短小,统称“小衣装”的外衣设计及彩色长统袜、长统靴、几何图形罗纹毛衣、低臀的宽腰带及塑料涂层材质风衣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反传统服饰。服装上同时运用波普时装经典的抽象图案等纹样,色彩大胆艳丽。这种穿着很合体且反叛正统服装的时装一经推出就得到年青人的青睐,很快风靡一时。这和他们父母一辈的穿着风貌是完全不同的,迷你时装成了青少年与传统说再见的口号,它是20世纪60年代年轻人“反抗陈规”的革命性标志。从服饰发展的角度来说,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社会服装圈里“年轻风暴”运动时期。受该运动的冲击,高级时装“由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受到动摇。新一代的年轻人开始公然向传统的服饰禁忌挑战,他们完全无视正统保守的着装原则及陈旧的服饰审美观念。此时的街头服饰牛仔服、迷你裙、喇叭裤等反映通俗文化、流行文化的服饰开始登上了时尚的舞台。波普作为当时的前卫艺术很快被服饰领域借用了。
2001年,波普风格再度盛行于服装中。服装设计师为人民提供各种富有创意的选择,只要是喜欢的图案都可以出现在服装上。范思哲从街头艺术、绘画、音乐、电影、以及各种风尚文化和社会热点中寻找灵感,将玛丽莲·梦露的头像印制在系列服装上。混合各种面料,涂鸦字母服饰配件当中,将波普风格发挥到极致。对于60年代的波普设计运动中的实践者来说,他们代表了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文化立场、以及新的自我价值观。生活中的波普服饰图案具有艳俗、古怪、标新立异的特点。波普图案取材广泛,市井文化、商业广告、漫画等生活中的许多题材都被作为原型用于服饰图案上。在图案构成方面,波普图案打破了常规服饰图案中诸如对称、均衡、比例等的形式美法则,常以不规则的拼贴形式出现,几乎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色彩大胆艳丽,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同时,波普艺术绘画直接作为服饰图案运用在服饰上,本身就是一个大胆而又新鲜的尝试。
当一种艺术风格、艺术流派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服饰时,反过来服饰便会在生活中对这种艺术形式进行实用化、具体化的拓展。波普代表着流行文化,因此在波普艺术盛行的时期,生活中也处处体现了波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生活中的波普服饰图案具有艳俗、古怪、标新立异的特点作为世界设计史上的一种设计风格,波普设计代表着一种艺术思想、代表着一种青年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时至今日它仍保持着永恒的生命力,它已根深蒂固地渗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甚至已演变成一种经典风格。来源于大众生活,服务于大众生活,这就是波普。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