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在临床研究的伦理初始审查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zhu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某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初始审查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可行性,以期推进伦理委员会审查能力的持续性建设。

方法

本研究运用PDCA循环法,从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共4个环节对某医院伦理初始审查管理工作进行质量改进。

结果

通过明确伦理审查范围、加强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科研项目伦理审查工作流程、加强实质性审查、加强部门间审查协作和加强医学伦理培训等措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初始审查提交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提高了伦理委员审查能力和研究人员对伦理审查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同时提出了下一阶段继续PDCA改进的工作计划,包括建立独立顾问专家库、启用伦理审查数据管理系统、发挥临床决策分析方法在伦理审查中的作用及完善跟踪审查制度和操作规程。

结论

伦理审查管理工作在PDCA循环理论的引导下螺旋式上升,从伦理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来看,采用PDCA循环法应用于伦理审查管理工作是比较理想的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基于项目合作的院—所融合模式.方法 围绕临床和基础科研协作模式创新的管理,探讨基于项目合作的院—所融合模式的方式及实践中应注意的关键点,以加深对该建设与发
液相色谱-质谱(LC-MS)技术在临床精准化医疗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人员应重视LC-MS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普适性和特殊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C62-A指南中“额外质量保证”环节—分析批设置值得我们借鉴,应建立适应我国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分析批规范化设置的具体方案,保证LC-MS临床应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目的 对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以期为其它医院的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的若
细胞外囊泡(EV)作为一种新型的细胞间信号传导载体,几乎参与了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耐药等各个环节。因此,EV已成为癌症诊断和抗癌治疗生物标志物的理想候选者和研究热点。但EV
目的通过火神山医院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的创建与应用,分析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的可行性和运用效果。方法通过设计布局、筹措仪器设备、检验检测方法和效果评估等方法来分析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的可行性和运用效果。结果生物安全尸检病理平台共完成26例系统尸检和微创尸检(穿刺)8例,无一人感染。病理原创性发现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SARS病理特征的鉴别、呼吸衰竭机制的新认识与救治意义、新型冠状病毒的全身分布与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