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风尚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绸:重要的外贸资源】


  辰时,朝阳喷薄而出,明丽的阳光越过高高的宫墙,斜照在乾元殿前。大殿内外,身着不同颜色袍服的官员们排列有序,悄然肃立。他们以一如既往的恭谦和敬畏,迎接又一次朝会的到来。
  安静中,突然传来一阵清脆的铃声。随着铃声由远及近,大殿正前方,年近七旬的大周皇帝武則天,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落座。铃声,来自于女皇腰间几只黄金铸造的小铃铛。
  细心的老臣们会发现,和以天后身份参与朝政,或以皇太后身份临朝称制的时期相比,三年前称帝、改国号为周并定都洛阳的武则天更加自信,当她与同样白发苍颜的狄仁杰等重臣交谈时,脸上常会带着浅浅的微笑。
  但这一天,大臣们发现,女皇脸上的微笑消失了。就在大臣们惴惴不安地猜测时,一个叫侯思止的官员被女皇下令重罪处置。
  ——这是根据有限的史料,可以较为准确复原的发生于693年间的一桩公案。
  侯思止,雍州醴泉(今陕西礼泉)人,乃武周时代的知名酷吏。他原本是一个卖胡饼的小贩,因诬告舒王谋反起家,累迁至侍御史。在任期间,罗织罪名,构陷宗室大臣,制造了多起冤假错案。
  侯思止一向以巧言善辩而深得武则天宠信,他向女皇请求出任侍御史时,武则天说,“可惜你不识字”。侯回答,“獬豸(传说中的一种怪兽,它能辨是非曲直、能识善恶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也不识字,可它知道用角去顶那些有罪的人”。武则天将没收的官员住宅赏给侯思止,侯推辞说,“这些反叛陛下的逆贼的宅第,我非常厌恶,不想住那里”。这些投机取巧的话,让武则天龙颜大悦,随即给了侯思止更为丰厚的赏赐。
  侯思止到底犯了什么大错,以至于向来宠信他的武则天竟在朝堂上大怒呢?
  洛阳城外,阡陌纵横,一排排桑树排列整齐,绿油油的桑叶经过雨水的浸润,更加肥硕。中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早在商周时期,关于蚕、桑、丝、帛的记载已比比皆是。丝绸织物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代,无论是产量、品种、工艺、质量,都堪称“世界之最”。由于气候变迁,今天的洛阳地区已没有桑树,也不养蚕。不过,唐朝的年平均气温要比今天高出两度左右,洛阳乃当时的重要蚕乡。
  当武则天还是花季少女时,唐太宗曾令御史萧翼到越州,从王羲之后人手里谋取《兰亭集序》。萧翼乔装打扮,谎称是来自洛阳的蚕种商人。由此可见,唐代洛阳在蚕桑方面的举足轻重。
  有趣的是,在深入了解栽桑养蚕之前,偶尔获得丝织品的西方人,误以为丝是从树上长出来的。西方对丝绸的执着追求,让这些在漫不经心间摇首吐丝的小小蚕儿们,吐出了一条绵长辉煌的丝绸之路。
  然而,即便是当时全球唯一的丝绸出产国,在唐朝,丝绸仍然是昂贵的奢侈品。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原本繁荣一时的丝绸之路行旅稀少,终至绝迹。到了武周时代,女皇派重兵于天授三年(692年)收复了安西四镇,恢复设置安西都护府,丝绸之路由此恢复了昔日荣光,并向更为广阔的地区延伸。
  丝绸之路上,从洛阳出发的商队,马匹和骆驼上运载着大量丝绸。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是武则天时代唐政府最重要的外贸利器。为此,武则天下令,民间禁用丝绸。
  侯思之被杖杀的原因,就是滥用丝绸。

【女皇腰间的铃铛】


  武周时代的洛阳,大多数人一生都与丝绸无缘。那些光滑如水、轻若无物的绫罗绸缎,注定为社会某个阶层所独享。
  从款式上说,唐朝时,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的常服并没有太大区别。以女人而言,大多是高腰裙和短襦上装。不过,从质地和颜色看,却有着霄壤之别。
  按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用丝绸,六品用丝和布的混合品,六品以下和平民百姓只能用麻布和葛布。通过服装的颜色与饰物,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所以,在唐朝,“以貌取人”是很正常的事。
  首先,赭色,也就是赤黄色,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使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奔蜀,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后来,父子二人在长安相见,肃宗脱黄袍,着紫衣,以示让位于父;玄宗亲自将黄袍披到肃宗身上,以示自己不再是皇帝。
  皇帝以下,三品以上官员服紫,饰玉;五品以上官员服朱,饰金;六品和七品服绿,饰银;八品和九品服青,饰输石;至于没有功名的平民百姓,基本只能服白色和黑色,饰铜、铁。
  有关服饰的规定,也显露出了唐人温情的一面:平民百姓在结婚那天,特许穿红戴紫。
  唐制,每逢朔日,在京的文武官职事九品以上者,都要参加朝会;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则天,必须穿戴朝服。作为权力等级的物化,冠服制度在古代中国源远流长。唐朝初年颁布的《武德令》规定,天子之服有十二等,不同场合需要穿戴不同的衣冠,方能与礼仪相合。
  不过,与庄重而呆板的朝服相比,女皇更喜欢石榴裙。
  石榴与中国的服饰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也许是因为有人说石榴花像舞女的裙裾,梁元帝的《乌栖曲》中有“芙蓉为带石榴裙”之填词,“石榴裙”的典故,缘此而来。古代妇女着裙,多喜欢石榴红色,而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也主要是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石榴裙在唐时是一种流行服饰,唐诗中对此亦有许多描写,如李白诗云:“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白居易诗:“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杜审言诗:“桃花马上石榴裙”。
  时值初夏,云淡风轻,神都洛阳迎来了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不冷不热的气温,正适合着一袭丝制的长裙。武则天的衣橱里,她最钟爱的就是那一件件石榴裙。或者说,不论豆蔻年华的少女时代,还是姿容迷人的青春岁月,抑或渐渐老去的暮年辰光,如同石榴般鲜艳烂漫的长裙,才是她永恒的心头好。
  丝线与金线制成的石榴裙,色彩绚烂,雍容大气。一方面,既能凸显女性的曼妙身材,另一方面,也能衬托千古一帝的威仪和华贵。武则天之后不久,还有另一位绝代佳人像她那样喜爱石榴裙——那就是杨贵妃。
  传说杨贵妃尤喜石榴花,爱吃石榴,亦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天宝年间,唐玄宗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   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玄宗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常将她被酒染之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一日,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皇上唇边,耳语道:“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玄宗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玉环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千年,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令武则天烦恼的是,随着年岁渐增,她的身材变得臃肿。尽管唐人以丰腴为美,但过度丰腴仍然有损形象。更要命的是,肥胖不仅使她行动不便,而且双腿稍一动作,就会发出“哧哧哧”的恼人之音。
  如何解决这个小小的烦恼呢?几年前,武则天驾临神都苑时,偶然听到马匹颈下的铜铃发出脆响,她灵光乍现,便令匠人制作了一些黄金的小铃铛系在腰间。
  从那以后,每一走动,悦耳的铃声就轻轻响起,丝绸的声音被淹没。

【一半阴柔,一半阳刚】


  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的一千年间,是欧洲的中世纪。漫长的中世纪,人们十分推崇女子的胸部,认为它是女性美的象征。那时,不论是出入宫廷的贵妇还是居于坊间的平民女子,上衣都较为暴露。
  与此相类似,唐人也对适度裸露有一种特别的推崇和迷恋,武周时期尤盛。
  唐朝的建立者李氏家族,本身有胡人血统,兼唐朝承北朝之余绪,葆有一种奔放和开朗的风气。武则天从垂帘听政到君临天下,进一步打破了男权社会的藩篱,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自我意识如同上涨的潮水。
  唐初,女性外出,还要披一种把人从头到裙底都包裹起来的薄绢,称为“幂离”。随着武周时代临近,幂离变成了“帷帽”,也就是一种附有面纱的帽子。经过武周时代洗礼,帷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从波斯传来的新式帽子,看上去与今天女子打网球或登山所戴的遮阳帽有几分相似。
  女性把脸露给陌生人的同时,还尽量展示躯体之美。其时,女性以襦裙装为主。襦,即上衣;裙,即下身束裙。初唐时沿袭隋朝风俗,流行短衫长裙。它的特点是上衣短、裙腰高,裙腰甚至高到腋下,上衣掖在裙里,从而以修长的体态,勾勒女性曲线。
  到武周前后,女性上衣的领口开得越来越低,裙子腰身慢慢下移,从出土的武周时代的陶俑和壁画看,酥胸半露几乎成为标配,并且略显夸张。帔子则流行宽大的样式,绕身一周在胸前交叠,如同披肩。欲遮还显,欲说还休,正如诗人所谓“粉胸半掩疑晴雪”,女性的独有魅力呼之欲出。
  有一种说法是,在武周时代,女性的上衣领口悄悄下降了约5厘米,若隐若现的女性韵味,正是那个时代开放包容的象征。
  有意思的是,武周时代的女性,一方面用低开口的上衣和高腰裙展示婀娜的身姿;另一方面,又用男装获得英气与豪迈,从而集阴柔与阳刚于一体。
  某日,唐高宗和武则天在洛阳宫设宴。突然,一个身着“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的青年男子闯进门来。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擅闯皇宫禁地呢?唐高宗不由勃然大怒。定晴一看,这个青年男子,其实正是他宴请的主角——他和武则天的小女儿太平公主。
  唐高宗不解地问太平公主:“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身为男人而又深居宫禁的唐高宗自然不清楚女性服饰的风向。斯时,女着男装已是从洛阳扩散到整个帝国的最新潮流。
  起初,着男装的是王公贵族家的侍女。她们如此穿戴,可能是为了方便游走于闺楼和外庭之间。久而久之,女着男装的潇洒帅气,竟让深宅大院里的千金小姐和朝廷命妇也竞相效仿。

  男装款式相对单一,武周时代的女性引进男装的同时,也将它与女装混搭,从而造就出别具一格的美。从洛阳唐墓中出土的陶骑俑可以看出,它定格的男装打球的妇女,有的身穿男式缺骻袍,头上仍露出高高的发髻;有的不仅着男式袍,还裹上了纱罗软巾的幞头,袍下却是花裤和女式线鞋。
  男和女,阴与阳,俊朗或姣美,这些原本对立的东西,就这么神奇地混搭在一起,在唐人审美旨趣的嬗变中彰显出时代发展的印迹。

【羽衣与梅花妆】


  如果说女着男装还不够出位的话,那么,另一些奇装异服则更具想象力。
  公元684年,武则天将在位仅55天的儿子李显赶下帝位,封庐陵王,贬往房州。前往房州途中,李显夫人韦氏产下一女。旅途之中,襁褓也没准备,李显只好脱下衣服把女婴裹起来。为此,他给女婴取名“李裹儿”。
  14年后,李显一家回到洛阳,他被复立为太子,李裹儿受封安乐郡主。至此,生下来就饱受艰辛的李裹儿,终于蝶化为锦衣玉食的天潢贵胄。
  或许是要弥补孙女早年的苦难,也或许是为了彰显女皇对武氏家族皇恩浩荡,李裹儿嫁与武则天的侄孙武崇训时,武则天赐给了李裹儿一条裙子。
  这是一条举世无双的裙子。它色彩绚丽,隐约能看到许多鸟儿的形状。更令人叫绝的是,正面看是一种颜色,侧面看是另一种颜色;陽光下看是一种颜色,灯光下或阴影下看是另一种颜色——如此神奇的裙子,全在于它用的原料。它既不是丝绸,也不是麻布或葛布,而是上百只鸟儿的羽毛。
  上行下效,当安乐郡主穿着这件皇帝祖母御赐的“百鸟裙”举行婚礼时,她立即成为引领洛阳乃至整个大唐帝国时尚的风流人物。那些有条件的王公贵族家的女性,无不以拥有一件与安乐郡主同款的裙子为荣。
  但没料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百鸟裙的流行,使得江南地区的森林里那些羽毛鲜丽的鸟儿,几乎被捕杀一空。《旧唐书》上说:“自安乐公主作毛裙,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   世事无常,短短几年后,一心想效仿祖母的李裹儿被李隆基诛杀。李隆基登上帝位后,令宫中女人交出所有奇装异服,包括百鸟裙。大殿前,李隆基下令,将堆积如山的服装付之一炬。
  冲天而起的火光,宣告了一个时代正在化为灰烬。
  武则天时代,女子参政成为风尚,女皇手下设有众多女官。这些女官中,有一个姿容出色、气质出众的年轻女子。当武则天升上御座,与文武百官商讨国事时,年轻女子就在一旁的矮几上俯首弯腰,飞快地记录谈话内容。她的两眉之间,有一个显眼的梅花图案——此人就是上官婉儿。
  她为什么要在额头上饰以梅花呢?这得从上官婉儿的身世说起。
  上官婉儿出身名门望族,祖父曾出任宰相。但由于触怒武则天,上官婉儿的祖父和父亲均被处死,刚出生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一起发配宫中为奴。14岁时,她卓越的文学才华深深地打动了武则天,武则天赦免其奴婢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随侍左右。
  一天,武则天召宰相李迥秀谈话。李迥秀是全国知名的美男子,上官婉儿早就知其大名,忍不住几番从案下探头观望。没想到,好奇带来的后果很严重:“上怒甚,取甲刀札于面上,不许拔。”
  谈话结束后,上官婉儿写了一首《乞拔刀子诗》,武则天才同意她将额上的小刀取出来。此后,她原本光洁如玉的额头上,有了一道明显的伤疤。

  对一个年轻美丽的女性来说,这道伤疤无疑是胸口永远的痛。上官婉儿只好别出心裁。她用金箔剪成梅花形状,涂成红色,然后贴在伤疤处。如此一来,不仅伤疤被遮掩,反而平添了另一种风韵。
  上官婉儿的“梅花妆”渐渐成为时尚。从此,女性的装饰之物,有了这种被称为“花子”,又被称“花钿”的东西。经过不断发展,花子的原料,既可以是金银,也可以是纸张、茶油花饼乃至鱼鳃骨甚至蜻蜓翅膀。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被处死时:“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与杨贵妃一样,上官婉儿也在风华正茂的年龄被李隆基所杀,成为“红颜薄命”的又一注脚。那也是一场 “花钿委地无人收”的悲剧。只不过,没有人为上官婉儿写下凄美的挽歌。
  “花子”之外,唐代女性脸上的妆饰还有额黄、画眉、画魇和点唇等多种。从皇宫到民间,只要有条件,对美的追求都是一致的。
  额黄就是在额头上涂以黄粉,黄粉的材料,有两种可能,一是金粉——宫廷或权贵家的妇女使用,一是植物提取物——普通人家的妇女使用。据考证,额黄起源于汉朝,到唐时成为风尚。李商隐写寿阳公主出嫁时的妆容,乃是“八字宫眉捧额黄”,而另一位叫裴虔余的唐代诗人则写一位妓女“半额微黄金缕衣”,可见在唐代,不论上流社会还是普罗大众女性,都有涂额黄的习惯。
  到今天,画眉仍是爱美的女子每日梳妆时必修的功课。唐代女子画眉,有两种特别之处值得一说:一是前文所说的寿阳公主出嫁时的八字宫眉。据传,那是唐朝元和年间,受吐蕃影响,女子把眉毛画成倒八字形,看上去像是在哭泣一样。二是一般来说,眉毛总是画成黑色,但唐朝曾流行过将眉毛画成绿色。岑参就在他的诗里写过:“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眸。”

【作为女性的武则天】


  武则天的朔日朝会从辰时开始,这意味着,她早在大半个时辰前就已经起床。
  作为一个热爱精致生活的人,哪怕到了七八十岁的暮年,每一天,武则天仍然要花大量时间、精力去打扮。
  女子妆容的风格,往往也是时代精神的折射。太宗的初唐时期,百废待兴,女子妆容以纤细素雅为主。她们在脸上施粉变白,在两颊饰以红妆,所谓“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高宗时期,时代狂飙猛进,女子妆容便由素雅向艳丽转变。到了武周时期,女主当朝,女性意识高涨,女子妆容更加绚烂多姿、个性张扬。她们额上的花子与两颊的斜红愈见浓烈,花式愈见繁复,嘴角两边开始装饰点状的面魇。
  唐朝的妇女们大多有一个首饰盒,那是一个带分隔区域的木匣,里面盛放着化妆品、梳子和簪子。
  武则天也不例外。不过,她的首饰盒堪称珍宝:盒子上面是一个镜台,下部有两个隔间。当她开启盖子准备洗漱时,一个隔间的小门会自动打开,一个木雕女仆双手捧着毛巾和梳子走出来。当她使用完毕,把毛巾和梳子放到女仆手中,女仆退下,小门自动关闭。这时,另一个隔间的小门自动打开,另一个木雕女仆走出来,手里拿着胭脂、石黛和发簪。使用后放回原处,女仆退下,小门自动关闭。
  首饰盒上,用金粉绘有“凤凰于飞”的图案,木雕女仆身着精美袍服,同样雪胸半裸。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皇家对仪表的重视不言而喻,因而,宫中到处摆有镜子。
  其时,玻璃镜面还未问世,所有镜子都由铜磨制而成,价格高昂。物以稀为贵,镜子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比如,唐人相信,月食时为了避免月亮被天狗吃掉,必须用镜子对着月亮。
  曾被武则天流放房州的唐中宗,令南方的工匠制作了堪称天下第一的铜镜。铜镜的面积达三平方米,铜质边框上铸有桂花,并用金花和银叶作装饰。这么大的镜子,是为了他骑在马上,也能照见全身。
  由于高足家具在当时已经普及,女皇宫中的镜子固定在梳妝台上。那个别出心裁的首饰盒,应该也摆放于此。
  洗漱梳妆后,每天清晨,武则天必不可少的另一件大事是护肤。
  每年五月,洛阳郊外的河滩上,翠绿的益母草开出了马鞭状的小花。御医们穿城出郭,前来采摘。益母草晒干捣碎,加入珍珠粉、蜂蜜、白芷、黄芪、山药和白附子等十几种物质调制,发酵七天后制成丸状烘烤,成为一种纯白的硬块。尔后,放进纯银器皿中,用玉锤敲碎,研磨成极细的粉末。至此,方才大功告成。每天清晨,武则天就用这种粉末拌水后洗面、护手。这个方子收在《新修本草》中,名为“天后炼益母草泽面方”。长期使用,能减少皱纹,并使颜面如玉。   精心的护理和华贵的服饰,使武则天的容貌与她的真实年龄产生了极大的落差。史称:“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虽左右不悟其衰”。她是那个遥远年代里真正的“冻龄美人”。尤为神奇的是,在69岁那年,女皇竟然还长出了两颗新牙。为此,她兴奋地下令改元长寿。
  神龙革命后,年过八旬的武则天被迫将帝位让给儿子李显。这个迟暮的老人终于不再天天与大臣共商国是,而是幽居深宫,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此时的她,再也无心打扮,每日里只是草草漱洗一下而已。
  有一天,李显进宫请安,当他看到母亲在几天之间竟然衰老了二三十岁时,不由大吃一惊。同时,内心深处也涌起一股难言的内疚。
  对武则天而言,权力才是最好的化妆品。权力所带来的发乎内心的自信与俯视众生的威仪,洋溢到脸上,便是不可抑制的神采飞扬。这一点,无论什么样的化妆品都難以企及。
  身兼女人和皇帝双重身份,武则天既有女人爱美求美的天性,也有无可比拟的权力去满足自己的天性。
  唐朝中央政府机构中,有一个与国子监等并称为五监的部门,叫少府监。少府监的职责,即掌管百工技巧。简言之,就是招募了一大批能工巧匠,为皇帝及后妃制作包括服装、饰物在内的一应用品。武则天时代,少府监下属的绫锦坊,专门负责制作丝绸服装,有匠人达700多。这些工匠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巧儿。
  一个姓李的巧儿,从武则天时代起就服务于洛阳宫。安史之乱后,他不得不辞职回乡。因为,随着时尚潮流的迅速变化,他曾引以为傲的技艺竟然没了用武之地。
  距离洛阳约500公里的关中平原腹地,有一座始建于东汉末年的寺庙,历来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它就是唐代皇家禅林:法门寺。

  198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了通往法门寺地宫的秘道。当考古工作者打开地宫的两重大门,发现了一块物帐碑,也就是地宫所藏宝物的清单。原来,在唐朝,每隔30年,皇室就会到法门寺供奉一次。帝后们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放进地宫,相当于替己持戒。
  物帐碑上,有一行字让考古工作者又惊又喜:武后绣裙一腰。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并没有任何一件遗物留存人世。幽深的地宫中,难道真的深藏着武则天穿过的绣裙吗?
  地宫中的两千多件文物穿越历史的风霜来到当代,考古工作者们忐忑不安地一一检查后,有了结果:他们找到了一条埋葬1200多年,却依旧闪闪发光的石榴裙。
  无疑,它就是物帐碑上说的武后绣裙。这条石榴裙历经千年不腐不烂,并且光芒夺目,在于它高超的工艺。裙子是用蚕丝和金丝混合织成。其中,金丝直径只有0.06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1/3。
  史载,当武则天还是后宫一个普通的才人时,偶遇了唐高宗。那天,她身上穿的就是一件精美的石榴裙。于武则天而言,石榴裙既是她与唐高宗爱情的见证,也是她青春年华的象征,它如同一条隐秘小径,曲曲折折地通往千古女帝的心灵深处。
  后来,一向以坚毅果敢示人的武则天,在一首小诗里,流露出了似水柔情。那柔情,便由石榴裙的丝线牵引而出: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其他文献
期刊
探讨太子参须散及太子参须多糖对脾虚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SD大鼠皮下注射利血平复制脾虚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四君子合剂组、太子参须散组、太子参须多糖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试验期14 d,试验期间观察并记录大鼠临床体征;第14天检测免疫器官指数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细胞因子IL-2、IL-6、IFN-γ的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给药后各组大鼠临床体征明显改善,免疫器官指数均有所增加,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细胞因子IL-2、IL-6、IFN-γ水平均
研究归芪益母口服液对产后奶牛炎性因子的影响作用。研究选用18头体况相近的2~3胎次健康荷斯坦奶牛,随机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9头。试验组奶牛在产犊后0 d开始灌服归芪益母口服液,500 mL/d,连用6 d,对照组奶牛灌服相同体积的饮用水。于产后0 d及产后7 d灌药前空腹尾静脉采血,制备血浆,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TGF-β、IL-1、IL-2、IL-4、IL-6、IL-8、IL-10、IL-13、IL-17、IL-18、IL-23和IgG水平。结果表明,对照组产后7 d与0 d比较,血浆
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受到尊重和保护。1979年6月,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恢复工作,并于1982年召开第二次代表会议。1982年春,在上海市伊协马人斌会长主持下,上海市伊斯兰教经学班在小桃园清真寺开学。那时候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教职人员,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阿訇的培养成为上海伊斯兰教事业的重中之重。
塔志丁·苏布凯(Taj al-Din al-Subki,1327-1370)出生在埃及一个宗教世家。在开罗师从他的父亲——著名学者塔志丁·阿里·苏布凯(Tajal-Din AlialSubki),后随父亲到大马士革并受教于当时的著名学者、法学家伊本·纳吉卜(Ibn al-Naqib)。(1)“在苏丹纳赛尔·穆罕默德(Al-Nasir Muhammad)统治时期,塔志丁开始担任大马士革沙斐仪学派的大法官,任职十六年,直到去世为止”。(2)在此期间,塔志丁在大马士革撰写了《恩典的恢复者与惩罚的抑制者》一书
Based on 43 days observation noise and synchronous sea surface wind speed data in the deep-water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n autumn 2015,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ndgenerated ambient noise are analyzed and the source level models at different wind s
高质量、专业化、创新型的小学教师培养是职前培养和职后培养的一体化,是大学、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学校三方培养的诉求在培养对象——小学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上的具体体现。大学作为职前培养的主体,帮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了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认知发展、道德发展和动作发展特点是其工作核心和着力点。小学生思维、认知、道德、动作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人的价值诉求是使得学生有能力保护其哲学思考,保护、激发学生的探索式认知,濡化学生的价值认知,促进小学生的动作技能发展。本立道生的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养的价值诉求需要依靠厚植
7月19日,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王作安专程来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中国伊协、并通过中国伊协向全国各族穆斯林致以古尔邦节的祝贺。中国伊协领导班子成员、副秘书长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并与王部长一行合影留念。中国伊协杨发明会长向王作安汇报了半年来的工作,王作安充分肯定了中国伊协的工作,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王作安还走访了中国伊协国际部、网信办,向两个部门的同志询问了工作情况,与他们亲切交流。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走访。
针对现存运营监测或评价体系仍具有指标分散或监测维度单一等问题.充分考虑整体需求、构建原则与影响因素等方面,搭建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框架,梳理目前国内应用研究较为广泛的高速公路运营监测评价指标,最终建立涵盖202个基础指标和9个综合指数的高速公路运营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准确、动态把握高速公路运营状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和管理提供支撑,有助于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
Considering the heat loss and viscosity loss inside the acoustic boundary layer,an acoustic streaming calculation model outside a two-dimensional spherical particle at the sound pressure node of a plane standing wave is established,and the numerical met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