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处理高速混床树脂再生动态试验研究

来源 :热力发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beli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目前凝结水精处理系统再生无可靠调整依据的问题,提出通过采用正交试验,在不同再生条件下动态监测再生洗脱液中各种杂质离子含量的变化趋势,经曲线拟合总结出树脂最优再生参数条件。将该法应用于某电厂精处理系统进行试验表明:当阳树脂再生洗脱液中Na+、NH4+等杂质离子含量降到最高值的1%以下时,阳树脂再生度能满足混床出水Na+〈1μg/L要求;当阴树脂再生洗脱液中PO4-活性硅等杂质离子含量降到最高值的5%以下时,阴树脂再生度能满足混床出水C1-〈1μg/L要求。树脂经最优参数再生后,周期制水量从3.3万t提高
其他文献
针对1000Mw机组空冷凝汽器(ACC)所采用的单排翅片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迎面风速不同分布方式下翅片管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迎面风速分布对单排翅片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颗粒帘换热器的概念及基于其换热单元的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概念,并在固体与气力快速热平衡的假定条件下构建了换热计算数学模型,研究了各工况下热颗粒一冷气流及
通过实验研究了加热功率变化时,铜-水和铜-乙醇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及其壁温波动特征。结果表明:正常工作时,水热管均温性优于乙醇热管,传热热阻较乙醇热管小;低加热功率下,随加热功
目前,国内对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研究仅限于仿真研究,国内首台投产的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基于国外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的再热蒸汽温度控制,结合成熟的超
将吸附管离线采样方法应用于美国EPA Method 30B标准允许外的高温、高灰条件下的汞浓度及形态监测试验研究,以拓展该方法的应用范围。试验结果表明:当采用吸附管采样法测量烟气总汞,且控制低流速采样并采用防尘罩时,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湿法脱硫除尘前等粉尘浓度较高的场合,由粉尘引起的误差小于1%,但该方法不适用于高粉尘浓度的极端条件;在空气预热器前的高温位置,通过加设风冷套管并控制采样枪插入深度,可以
提出了终端速度法和滑移系数法2种内循环流化床循环流率的计算模型,并搭建了内循环流化床试验台,利用容积测量法得到循环流率试验值。对比模型预测值和试验值,发现以滑移系数
对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超超临界1000MW机组直流锅炉汽水分离器中间点焓值的机理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分析,并对机理模型和系统辨识模型分别进行开环动态特性和闭环控制仿真
在自建的低浓度可燃废气处理系统上进行了装填方式、循环周期、气体流速和浓度对系统冷、热态气体流动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冷、热态气体流动时的阻力损失均表现出明
通过金相、碳复型萃取、投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EDS)等方法对600℃服役约45 000 h的12%Cr马氏体钢焊缝金属的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影响12%Cr马
利用天然气和空气模拟低浓度可燃废气在自行搭建的处理系统上进行了热量回收特性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了初始温度、换热工质流量、循环周期、浓度、空速和催化剂等因素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