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全球热背后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bo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地对“西式”教育需求的增加推动了对这些机构的服务对象的重塑。
  由于政府预算削减,美国丹佛地区某校的图书管理员珍妮弗·阿列维接连失去两份工作。2011年她找到了自己教育事业的新方向: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一所国际学校任职。
  现在的国际学校起源可以追溯到1924年,但此类学校数量的成倍增长却是发生在近20年内。最初,国际学校是为了确保外籍人士和外交官在背井离乡工作时也能让子女接受“西方”教育,而现在国际学校有了一个新目标:教育当地富人阶层的子女,帮助他们考上西方大学——并最终进入跨国公司任职。
  这种戏剧性的变化意味着美国教师有更多去国外任教的机会,还会吸引世界各地的英语流利的年轻人汇集到美国,加剧那里的竞争。
  阿列维现在是越南胡志明市美国国际学校的图书馆协调员,她说:“我很幸运,我所在的学校已经看到了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价值。我真的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其他三位图书馆员合作。我很久都没有过这样的机会了。”

450万名在册学生


  世界范围内,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英语国家接受教育的老师正在被源源不断地输入亚洲、中東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为这些地区的富裕甚至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提供教育。
  国际学校的发展是惊人的。根据英国ISC研究报告显示,二十年前,全世界只有大约1000所英语国际学校。这些学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国外工作的外籍家庭的子女,比如外交官、驻外记者、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技术人员和中级企业管理人员。
  而今天全世界已经有8000多所国际学校,共有450万名在册学生及42万名教师。80%的学生实际上来自该校所在地的东道国。据ISC统计,此类需求仍在增长——专家预计在未来10年内,全球的国际学校数量将增加到16000多所,学生将增至875万名。
  日本的榊原美津子是一个很典型的母亲。她8岁的儿子里昂在北海道国际学校学习。她说:“我希望我的儿子在国际环境里接受教育,从小培养全球公民应有的视野。”她认为在日本学校里儿子学不到这些东西。“英语将是沟通顺畅的基础工具……也能拓宽学习深造或工作的选择范围。”
  根据ISC的调查,现在阿联酋和中国的国际学校最多——均有约550所英语教学学校——而印度、越南、巴林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国际学校也在大幅增长。阿布扎比、北京、上海、曼谷、东京、新加坡、利雅得和马德里等全球20多个城市的国际学校数量均超过了50所,迪拜的国际学校数量甚至超过了250所。
  认识到这种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国际学校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正在另辟蹊径——规避限制本地学生入学的条件。比如始于中国宁波的义格精英教育集团,正扩展到上海、北京、成都和其他中国大城市。该校教育模式基于英国教育制度,为中国学生提供国际双语课程。虽然政府规定对中国学生就读国际学校有所限制,但该校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因而本地学生也得以入学。
  “我希望我的孩子骨子里是中国人,知道自己是谁,但是要以全球视野来学习,为去西方国家上大学做足准备,”义格集团的总裁孙涛说,“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在申请世界一流大学的时候有多项选择,如果你希望他们在那里生存、成长并成功,那么他们需要尽快开始英语学习和交流。”

“第三文化儿童”


  国际学校确实很有吸引力。在迪拜,Safa社区学校提供“集聚式”教室,公共区域就像社区里的大客厅,学生可以在厨房桌子上学习,在地板上玩棋盘游戏,拍摄动作场面、烘焙饼干或者拿着笔记本电脑瘫坐在懒人沙发里。迪拜国际学校宝石国家教育学院还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展开了合作,联合开设机器人和编码课程。
  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公立学校,一个班有40多名学生是常事。在这样的学校里,死记硬背和讲课是重点,学生的参与被忽视了。一些发展中国家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需要在家里帮忙或赚钱分担家庭负担,或者无力负担学费或校服费,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都可能导致他们没有机会上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超过5900万名小学学龄儿童失学。
  许多国际学校继续为外籍家庭服务。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国外工作。这就催生了一个新的委婉语:“第三文化儿童”,或简称TCK。比如,整整一代拥有美国护照却几乎没有在美国生活过的孩子。
  “自由市场和全球经济,这一切都是相互关联的。教育必须满足这个需求,” 辛西娅·恩格拉斯说,她是国际教育工作者机构的营销和传播经理,这是一个教师资源配置机构。“老师们必须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她说,“这就是这些国际学校的魅力所在。你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但他们都用英语一起学习。”
  但这种学校并不适合每个人。加州人莫妮卡·加勒戈·鲁德以前在国际学校工作,她正在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研究课题就是国际学校现象。她表示,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并不全是积极的。
  “我确实相信国际教育的好处,但是首先我会告诉你,这并不适合每个学生,”她说。在某些情况下,学习英语的学生可能会在母语水平上落后于同龄人。一些国际教师可能没有对他们的学生做好文化训练——例如,在某些文化中,与老年人进行眼神接触被认为是粗鲁的行为,而西方的老师可能认为这是不感兴趣或缺乏尊重的表现。她还透露,为了完成招生目标,一些营利性国际学校可能会接收缺乏必要学术基础的学生。
  “最后,我对这类型的学校最大的担忧就是它们会导致全球教育市场持续向不公平的方向发展,”她说,“非英语世界的富人可以为进入全球化的英语市场买单,而没那么幸运的人则必须以其他方式获得语言技能或被拒之门外。”

国际教师


  对于美国老师来说,国际学校的发展意味着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有更多择业机会。在美国,公共教育似乎陷入了关于考试成绩和资金的政策性辩论,大众的焦点被带离课堂本身。根据奥巴马执政时的数据,2008年到2012年间政府砍掉了30多万个教育岗位,此后的恢复力度也欠佳。   而国际教师的生活就大不一样了。除了能获得丰富的文化和旅游经验,他们的收益还相对可观。尽管许多国家的工资可能略低于美国同类型岗位,他们每年的起薪仍从20000美元到30000美元不等,具体取决于学校位置。此外,国际教师通常每年都有住房津贴和免费往返机票,他们子女的学费可直接免除或得到一定程度的优惠。他们无需缴纳税款,也不用担心政府会削减教师人数或年度预算被否决。一般说来,国际学校的学生普遍更积极专注,他们的家长也满怀感恩之心。另外,这些新兴国家的生活成本也大大低于他们的母国。
  有些老师永远不会回本国。来自芝加哥的37岁的夏农·费希在大学期间就听说了国际学校。随后,她决定以国际教育作为终身事业。过去13年来,她在中国台湾、哥伦比亚、墨西哥和中国内地分别有过教育经历,目前在阿联酋的一所学校任教。
  但她补充说,这项工作也有短处。“当你的家里发生什么时,无论好坏,你都不在场,”她说,“你很想家,但当你回到家,你会发现你已经变了很多。你的观念和心态都发生了变化。家里人不一定能理解。与你一直紧密相连的人,往往更难理解。”
  一些教师说,一些国际学校,特别是热门地点的学校就业竞争已经白热化,但是国际学校教师的需求仍在增长。

引发的变化和思考


  所有这些增长引发了关于未来的思考。当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从西方教育体系中毕业,满口流利的英文,深谙英语文化,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对于美国的一些大学来说,面对入学率下降的情况,被“美国化”的留学生的增加也许是好事,特别是留学生通常需要全额支付学费。一些专家称,对其他大学来说,这可能意味着留学生申请学校时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一些大学可能会着重招收留学生,”蒙大拿州立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大卫·迪·玛利亚说。
  他还表示,一些大学由于人口变化而面临入学挑战,可能会依靠外国学生来引进更多的团体。外国留学生的兴趣还有助于增加校园的多样性,或加强国际伙伴关系。
  但有些人对美国大学的留学生数量增长产生了质疑,特别是在公立大学。正如《大西洋月刊》报道所说,有人认为美国本土的学生可能会错失教育机会,因为学校更注重从国外招生。
  从国外引进人才早已不是新鲜事。过去,交流和文化差异给一些公司引进精准人才带来很多障碍。而未来,国际学校咨询家艾蒂·齐尔伯表示,美国人能预见的是,至少一些跨国大公司将缩减外派员工的数量。
  “跨国公司派遣一个家庭出国工作之前有很多因素要考虑,”她说,“而雇用一位深受西方老師、课程、价值观和文化思维影响的本地人,显然是一个智举。”
  但那不是坏事。“竞争,”她补充说,“有利于进步。”
其他文献
美《新闻周刊》8月24日  近年来,干旱、债务和自杀的循环,像瘟疫一样蔓延着印度。据估计,自1980年以来,印度有59300名农民自杀,旱灾是主要原因。据统计,农业仍然是印度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印度国内生产总值的14%。泰米尔纳德邦是香蕉、芒果、大米、姜黄、甘蔗和咖啡等农作物的主要生产地,它依靠季风来补充当地水源,该邦正面臨14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印度有一半以上的地区面临着
日前IS发布的新视频中,2月20日伊拉克摩苏尔发生的汽车炸弹自杀袭击者、IS成员哈里斯(Jamal Udeen al-Harith)是一名英国人。他原名罗纳德·费德勒,1966年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父母是来自牙买加的虔诚基督徒。1990年代他皈依了伊斯兰教,然后前往中东旅游、朝圣。2001年,美军在阿富汗战场将他捕获,经审讯后,他被指控与“基地”组织有关联。    2004年,经过时任英国首相布莱
以总统等公众人物来命名公共建筑以示纪念是西方社会比较常见的做法,比如纽约以肯尼迪命名的肯尼迪机场或是休斯顿以老布什命名的布什机场。最近,上任不到一年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也获此殊荣——只不过被命名的这处建筑并不在美国,而在以色列控制下的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该市将把一处新建的火车站命名为“唐纳德·约翰·特朗普-哭墙站”,以感谢特朗普在2017年12月对以色列释出的几十年来美国对以
周日的早晨,兹沃伦的街道上空荡荡。在斯洛伐克的这座中型城市里,民众此时大多都在做礼拜,另一些没参加的大概还没从宿醉中挣脱出来。侯赛因·穆费迪也感到很头疼,他是真的偏头痛,跟酒精没有什么关系。穆费迪是一名穆斯林,也是前关塔那摩监狱囚犯。  两年前,穆费迪还和其他数十名囚犯一起被关在美军设在古巴关塔那摩湾的军事监狱里。这些人都没有接受审判,但一直被关押。虽然穆费迪在2008年就被确认无罪释放,可他还是
特朗普上任以来,“通俄门”事件一直阴魂不散。虽然特别检察官仍旧没能找到特朗普“通俄”的事实性证据,但民主党仍抓着“通俄门”一事来打击共和党与特朗普政府。因此班农向沃尔夫谈及“通俄门”,让特朗普大为恼火。“特朗普团队没有能力搞任何阴谋”  班农谈到, 2016年6月,特朗普长子小特朗普、女婿库什纳和竞选团队时任主管保罗·马纳福特,在没有律师的情况下,在纽约特朗普大厦与俄罗斯女律师维塞里尼茨卡娅会面。
关于印度人吃什么这个话题,最常见的传说和固有印象是什么?  最广为人知的传说当然是:大部分印度人是素食主义者。  事实并非如此。过去的“非正式”估测表明,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印度人吃素食。三次大规模的政府调查结果显示,有23%-37%的印度人是素食者。  美国人类学家巴尔摩利·纳特拉简和印度经济学家苏拉杰·雅各布的最新研究显示,有大量证据表明,在“文化和政治压力”作用下,即使上述数据也有夸大的成分。
2014年,一位年过古稀的日本老人起诉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要求赔偿140万日元的精神损失。理由是:NHK的节目中越来越多的日语都看不懂了,身心饱受折磨。  日本人都看不懂日语?这就需要从日语的源头说起了。提到日语的起源,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日语由中国古汉语演变而来”。然而,这种观点笼统而不严谨。一方面,日本的文字跟汉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没有汉字,就没有日文;另一方面,在汉字传入
马恩岛上的绵羊  “小仙女们,大家好呀!”我们乘坐10:30的巴士前往圣玛丽港小镇,经过仙女桥时,广播里传来轻柔的问候声。  这座石头建成的桥看起来普普通通,但上面挂满了彩色的信封和彩带,还有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东西。根据当地人的迷信说法,仙女桥上是住着仙女的,经过的时候不跟她们打招呼的话,就会有厄运降临。乡间的小路窄窄的,两旁被雨水浸透的大树,给人一种魔法世界的感觉。  马恩岛给人一种很英国的感觉
很多人一定有同我一样的童年记忆:马蜂这家伙个头虽然不大毒性却强,经常将人蛰得鼻青脸肿。所以,每逢发现马蜂窝,我总会抱着报仇雪恨的心态,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每次捅马蜂窝只能捅一下就跑。如今特朗普政府对叙利亚政府的动武方式,就被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描述为这种捅马蜂窝的游戏。  2018年4月14日,美国联合英国法国向叙利亚政府军的三个目标发射了战斧导弹,声称摧毁了政府军的三个化学武器研发、加工和储存基地
“能拖就拖,不能拖就赖”,是希腊面对债务时的一贯策略。  不要惊讶希腊可以赖账赖得心安理得,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个国家债务违约的事例就出现在希腊:公元前4世纪,阿提卡海洋联盟的10个城邦未能偿还提洛神庙的借款。  知道什么叫“欠钱的就是大爷”吗?看看希腊你就懂了。  国家还不起债了怎么办?除了政府外交耍嘴皮子外,关键时刻还可以发动全民公投,让全国人民决定还不还债。同呼吸共患难,绝不能只让政府丢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