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存在的障碍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824z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一直困扰着藏区的广大师生,藏族英语教师一直以来非常关注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藏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障碍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藏族学生 英语学习障碍 语言文化 民族性格 教材使用
  一、引言
  随着国家、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对新一时代的人才和接班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技巧,还要求充分了解和学习西方世界的文化,掌握其他国家的优势。但要了解世界,学习别人好的东西和优势,就得先了解其他文化,而了解文化最基本的要求是习得这种文化背景的语言。英语是全球通用和使用率最高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学好英语。藏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许多障碍,导致学生虽然学了很多年的英语,但不能完全无障碍地实际应用这门语言,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英语这门语言。藏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我国内地要落后很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其中英语教育发展是个大问题,藏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种种障碍,导致藏族学生的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一定的发展。只有把阻碍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分析清楚,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藏区的英语教学水平。
  二、藏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障碍的原因
  1.语言文化的差异
  藏族是个独特的高原民族,不仅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且生活习惯和文化与我国其他的民族有非常大的差异,所以藏族学生学习英语存在一种很大的文化跨越性,成了其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文化差异对三语学习的影响更为严重。“三语习得是对第三语言(L3)的习得,即学习者除母语(L1)和已掌握的二语(L2)之外,目前正在学习的一种或多种语言”[1]。以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来说,从中学到大学,从牧区到非少数民族聚居区,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新的文化环境,这是一个很大的变迁过程。因此他们在风俗、信仰、目标与价值及行为与规范等方面与汉族及其他民族学生存在差异。比如藏族学生在学习除母语之外的其他语言时,由于受到从小所受的文化的影响,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会感到困惑。本民族的文化长期影响和支配着民族心理。藏族地区由于长期以来接触外界,尤其英语国家的机会极少,很多时候很难了解和理解西方的文化和思想,甚至对西方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有一定的抵触。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容易产生很强的自尊心或自卑心理而不愿意主动地将英语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和交际环境中,这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
  2.民族性格特点
  我作为一名藏族教师,非常了解本民族的特点和个性。长期以来,西藏高原人民大多生活在封闭和落后的社会状态,在与其他民族和外界交往的时候常显得害羞腼腆。藏族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农牧地区,他们在与汉族或其他民族学生交流的时候都会有些害羞,不够自信,害怕说得不好会被取笑,最终导致不太愿意主动跟其他民族的师生进行交流。其中英语教学中明显有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学习英语都非常被动,以致错失很多锻炼的机会。这是藏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学习语言需要多读多说,要求主动性强,而藏族学生正缺乏这样的主动性。
  3.三种语言之间的转换难度和教材使用
  对藏族学生来说英语是第三语言,在使用第二语言作为中介语学习第三语言的时候语言的转换和迁移是个很大的问题,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语言上有巨大的差别。在一种语言里的很多词义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时候并不一定能找到完全准确和吻合的词义,只能使用相对接近的词义,这样一来语言之间的转换就给藏族学生学习英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由于种种原因,我区很多藏族学生汉语学得并不好,对汉语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更何况用汉语学习英语,就更加吃力。比如在学习语法的时候,用汉语讲简单的语法结构如“主语“、“谓语”和“宾语”,很多学生尚不能完全理解,更何况用汉语讲复杂的英语语法结构。所以很多学生一听到语法就很苦恼、焦虑,以至于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同时,藏族学生对母语非常熟悉,早已养成了用母语进行思维和交流的习惯。根据迁移理论,这些原来的语言和思维习惯必然会影响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似或完全一致的时候,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点相迥异时,学习者如果借助母语的一些规则做拐棍,就会产生负迁移现象。正迁移有利于外语学习,负迁移则阻碍外语学习”[2]。藏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自然或不自然地要利用母语进行转换:英语转换成藏语,藏语再转换成汉语。由于这三种语言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往往会出现语言负迁移现象。
  目前西藏地区使用的英语教材是全国同步的英语教材,也就是使用汉语为中介语的英语教材,这就增加了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因为虽然大多数学生都在学汉语,但毕竟汉语是藏族学生的第二门语言,在学习中有困难,学得并不彻底,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用基础不太扎实的第二语言学习第三种语言——英语,大大增加了学习难度。所以使用全国统编的英语教材并不适用于藏族学生。
  4.学习动机和方法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数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拿到四六级证书,为以后找工作增加砝码。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总结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参加四六级,拿到证书,找工作的时候有所帮助。只有极少数学生对英语有兴趣并希望能在学校里学好这门语言。近几年,大部分藏族地区应届大学毕业生都参加公务员考试,从事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加上一些单位对职工没有英语方面的要求,导致藏族学生认为英语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以至于放弃学习英语,没有动力学习英语。
  三、结语
  如何扫除这些障碍,提高藏族学生的英语成绩呢?首先,加强多元文化的教育,使得藏族学生受到不同文化的熏陶。鼓励藏族学生学习和了解除本民族之外的语言文化,尤其英语国家的文化,提高藏族学生对外来文化和思想的接受能力。还要给藏族学生创造一个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鼓励和增强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这是英语教师的重大责任。其次,编写适合藏族地区特色的英语教材。我们经常说因材施教,说到底教学当中最重要的是教授对象,根据教授对象施教是藏族地区发展英语教育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最后,提高藏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藏族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动机。有了兴趣才能变成动机,有了动机才能学好英语,从而促进藏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藏族学生的英语水平。
  总之,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因素是多方面的。解决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困难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藏区广大教育人士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之胤.三语习得对二语词汇识别的跨语言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9.
  [2]杨艳华.汉、藏语言在藏族学生英语习得中的负迁移作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2):85.
  [3]李志明.三语教育中影响藏族学生英语学习的因素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4]崔占玲,张积家.藏、汉、英三语者语言联系模式探讨[J].心理学报,2009,(3):208-219.
  [5]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84-103.
其他文献
海口是省会城市,是我们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比较大的责任。刚才,韩美副市长代表市政府汇报了海口市近年侨务工作情况,我感到海口市侨务工作有几
2008年10月27日下午,“迎世博——上海200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奥运冠军邹市明的带领下,学生们精神抖擞,健步如飞,为红色的跑道注入了勃勃生机。
管理体制、机构设置等层面的缜密安排,凸显了东方大都市的雄心2007年底,中国职教协会顾问王明达、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黄尧前往上海,参加在这里召开的“上 Management system,
本文根据201个样地和145株样本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广西不同地区杉木人工林单木生物量估测优化模型,并对各地杉木单木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规律进行了分析比较。
为研究全球性增温对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在长白山采集了13个树种1553株1982—1991年的年轮样品,对照有关气象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年轮宽度的变化与气温指标的年际变化之间很难找出
本文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基于语篇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从语篇、语篇分析、图式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语篇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一篇阅读材料为例,阐述了具体的基于语
我国是世界上食用菌生产大国,年生产量及出口量均居世界之首。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食用菌栽培业的迅猛发展,我国食用菌的产量大幅度增加,食用菌栽培业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和
“夫”字除同“大”读外有两读。读时,用为名词,指成年男子,如“一夫不耕,或受之饥”(贾谊《论积贮疏》);又指女子的配偶,如“于是夫负妻戴”(《庄子·让王》)。读时,用为代词或语气词。
通过分析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图书情报学博客的开设和使用现状,指出目前图情博客信息组织研究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标签聚类模式,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模式的整体特点、所具
MinPack Brick系列DC/DC转换器是业界首个有185A电流容量的DC/DC电源转换器。该产品可输出960W,设计用于电信和网络系统,它能解决在高电流应用中使用多个电源时造成的电流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