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unain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将要探讨的问题是:名校的超越。显然,这是对本刊今年第一期独家策划“名校是怎样炼成的”——名校的生长问题的一个继续和深入。如果说“名校的生长”着重探讨的是名校生长的原点以及特色、品牌的形成,那么,“名校的超越”着重探讨的则是名校在特色、品牌等形成以后如何创新和发展的问题。
  超越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对大多数校长和学校而言,超越比生长更具挑战意义:
  他们必须明白:我从哪里来——名校文化的根在哪里?名校的文化基因是什么?在名校文化生长直至成为品牌的历史长河中,哪些人、哪些理念(思想、主张)、哪些改革举措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
  他们必须明白:我现在何处——与既往相比,名校生长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名校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战?在生存与发展中,名校遇到了哪些难题、有哪些不适?等等。
  他们同样必须明白:我将向何处去——人类社会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走向是什么?名校怎样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准确定位自己前行的方向?怎样在优秀文化的传承中找到名校文化新的生长点并以科学的姿态规划、实施?等等。
  为此,我们在江苏江阴英桥国际学校举办了名校发展论坛,在专题讨论“名校的生长”的同时专题讨论了“名校的超越”。本期独家策划的三个部分(观,最——著名校长关于名校超越的文化主张,典型——名校超越的个案分析,视点——专家关于名校超越的点评),基本上都是本次名校发展论坛的思想的果实。限于版面,我们无法穷尽“名校的超越”的所有问题。我们做这样一期策划,只是想引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其实,探讨“名校的生长”不是目的。探讨“名校的超越”也不是目的。我们的思考从始至终指向一个问题,这就是:学校教育的真正使命到底是什么?
  当代哲学家周国平先生曾用两个词概括人生的价值:一是优秀——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二是幸福——最重要的成分是精神上的享受,它以优秀为前提。“优秀”也好,“幸福”也罢,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
  若论教育的使命,使命就在于此。
其他文献
王兰老师在教育的岗位上,用60多年的努力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显现了生命的品格,昭示了生命的价值。这是和谐教育思想的要义和精髓。这个要义至少能够给我们如下启示: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专业的成长和爱岗位爱事业是紧密相连的,从来就没有不敬业的专业成长:对完美教学艺术的追求就是对高尚人生志趣的追求。教学的艺术涵盖着审美的意趣,更涵盖着高远的人生境界:王兰老师的和谐教育思想是她几十年如一日对高
2006年8月,编号为5013的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苏州三中星”,国际小行星委员会的命名公报是这样说的:“学校以科技教育为特色,培养了大批卓有建树的精英才杰。”苏州三中星的命名,归功于学校长年来坚持不懈且富有特色的科技创新教育。    一、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重要的办学理念    苏州三中创建于1906年,其前身为晏成中学和慧灵女中两所教会学校。当初,“学校鉴于世界教育潮流之日
校长档案:  谢翔,南京市澡水县实验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名校长。从教29年来,他坚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信条,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教育观。任校长以来,他尊重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规律,在平静中努力回归教育的本真,使深水实小这所百年老校稳步发展,不断前进。  对于一名校长,面对各种诱惑,难能可贵的是固守一份平静。平静不只是一种手段、一种风
有这样一些孩子,平时读书很少,提到背诗诵典就头疼。尽管老师要求他们备有“读书笔记本”、“采蜜本”,布置诸如读书,做笔记等一类的作业,但他们为了完成作业,只是变“摘抄”为“直抄”,翻开一本《好词、好句、好段》,按作业要求直抄。这样的动笔墨摘抄式阅读,对他们来说只能是负担、是压力,只会扼杀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应是愉悦的、宽松的,应富有“童真”、“童趣”。我从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
淮安市实验小学,由时任江北提督刘永庆上奏折并于1908年创办,时为江北师范学堂附小,是当时江北第一所公立小学。它坐落于古老的里运河畔,毗邻苏皖边区政府、周恩来童年读书处。百年历史。沧桑巨变,今天的淮安市实验小学已经是一所拥有三个校区(幼儿园)、9千多名在校生、6百多名教职工的教育集团。  这所自上世纪就一直以课改先行者形象活跃在人们视线之内的著名小学,其取得的成就让人感动。但真正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她
2008年6月26日,清晨的徐圩很安静,透着一丝淡淡的凉意。我一个人站在安静的校园里,天空中有几只海鸥在飞,或二三五成群,或孤影长空。屋顶上的小鸟扭转着脑袋注意着我,安静如我,一定让它们迷惑了吧……  一年!忆起这一年来所经历的种种,我百感交集:每一种经历都有它的意义存在,一个人有益的经历越丰富,沉淀在其精神中的有益素质就越丰厚、越坚实。支教徐圩,对于我来说,就如同洗礼般,从内至外锤炼了一番。  
科学放弃,有舍有得  胡建军    管理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作为一校之长,他的管理思想,就是一所学校的办学之魂,魂之所在,决定着这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命运。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我深深领悟到,管理不仅要管,更重要的在于理,怎么管理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如何理好这所学校,其“理”的着力点就在于: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该管的怎么管,不该管的怎么放手,在管理中学会科学放弃,做到有舍有得。“理”
加强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对于其“成人”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中学教育阶段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人文素质培养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升学的压力使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都还存在着关注表面分数、成绩的倾向,忽视了内在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学生的“做人”的教育。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当下,在“教育新政”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者已经注意并开始重视这一问题。开始挖掘中学校园内部的一些积极因子。发掘各种各样有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知识和方法产生的根本源泉,是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指路明灯. 一道好的试题,不在于华丽的“包装”,而在于本身所蕴涵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的知识和技能中,蕴涵着具有普遍性的数学思想,它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人们对数学事实与理论,经过高度提炼概括后产生的本质认识,是数学知识和方法产生的根本源泉,是解决数学问题的
十月午后的阳光温暖而惬意,透过梧桐或广玉兰的枝叶洒落下斑驳的日影,这是汉口西路一天当中最为美丽、宁静的时光。这条狭长的城市街道的一头是著名高等学府南京大学,另一头连着以水利工程著称的河海大学,中间绵延的是素有“东方最美丽学府”之称的南京师范大学。力学小学,这所由爱国和平老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邵力子及其夫人傅学文共同创办,曾经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切关怀的学校就依偎在她们的怀抱之中。拾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