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飞利肝宁配合中草药治疗脂肪肝疗效观察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x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和评价当飞利肝宁配合中草药对脂肪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合格受试者9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当飞利肝宁1g,每天3次。配合中草药;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片,垂盆草冲剂(无糖)。疗程为6月。每例患者的体重、血脂、肝功能、肝脏B超或肝脏CT于治疗前后及治疗3、6月各检查1次,血尿粪常规及肾功能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结果两组体重、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或CT分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甘油三脂(TG)值下降程度及肝脏B超分度明显优于
其他文献
2003年巴黎浅表肿瘤共识对食管、胃、结肠浅表型肿瘤的形态学分型进行了统一,所有浅表型肿瘤均归为O型,无论其病理学结果如何。胃浅表型肿瘤病变包括上皮内瘤变与胃恶性肿瘤,后
通过联合检测102例肝硬化患者及98例健康患者血清钙、胆碱酯酶的水平,发现肝硬化组血钙、胆碱酯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肝功能Child分级,其异常程度逐级加重,有显著差异(P
期刊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是胃肠起搏细胞,主要参与胃肠基本电节律(BER)调控和神经递质信号转导,近年来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这种细胞在胃肠电及动力发生和
目前感染后肠功能紊乱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免疫细胞的激活可能会导致肠道动力和感觉功能的改变,其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免疫细胞的激
目的构建羧基末端截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t)反式激活基因的消减文库,并观察其对细胞原癌基因c-myc的反式激活作用。方法以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MHBst和空载体pcD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HRQoL)与慢性乙型肝病分期之间的关系是治疗HBV感染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但目前尚未得到全面的研究。本研究根据慢性乙型肝炎患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症候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西方的健康人群中10%~2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我国恶性肿瘤的第二位,而伴有门脉癌栓(PVTT)的肝癌因易发生肝内及远处转移,被认为是预后差的主要指标之一,生存期为2.4~2
目的研究慢性丙型肝炎基因1型和非基因1型患者血清HCV—RNA水平和血清载脂蛋白B(ApoB)的关系。方法临床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的53例患者,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至少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