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战略追击 横扫中南残敌

来源 :党的文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fp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平津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弱;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率80余万大军向中南地区进军,在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的密切配合和华南各游击队的策应下,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残敌,先晤进行了安新、渡江、湘赣、宜沙、赣西南、衡宝、广东、广西战役和海南岛渡海登陆作战,共歼敌43万余人,解放了湘、鄂、赣、粤、桂5省,使中南大陆及两广沿海岛屿(除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外)均获懈放。
其他文献
[2]在党的六届五中全会以前 [原注]指从一九二七年八月党的第五屈中央委员会的政治局紧急会议,到一九三四年一月党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的第五次全体会议这一段时间。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放手发展抗日力量,抵抗反共顽固派的进攻》一文注(4)说:“叶、张两部,即叶飞、张云逸两同志所率领的一部分新四军”。不少同志对这一注文提出意见,认为这里所说的“张”,不应是张云逸,而应是张道庸(即陶勇)。根据查证有关电报的结果,我们认为,这里的“张”确应是指张道庸。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要把现在许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改变过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抗战中间,就是要纠正一切不利于抗战的错误思想。
1927年6月,陕西逐渐转入反动局面,不少党员发生恐慌而自由行动,退出国民党党部和农民协会,党的组织也表现慌乱,采取“邋守政策”。在组织方面,陕甘区委加强了内部教育和秘密工作的训练,致力于健全党的各级执行委员会和支部干事会,派出特派员到各地巡视指导工作,并在“整顿组织”的同时,坚持实行“党到农村去”的方针,继续发展组织。
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毛泽东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八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的,五月二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公开宣布。有关这个方针的重要论述,大都已经公开发表。本刊现发表最早形成这个方针时的三篇讲话,供研究参考。
本期《党的文献》选发了一组关于艰苦奋斗的论述,它取材于从1939年到1989年半个世纪中我们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有关著述。这纽文献反映出,艰苦奋斗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从第一代到第三代领导集体反复闸述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在新形势下,重温这些论述,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我们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反对和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战略,消除腐败现象,振奋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去年在我国发生的动乱和北京发生的反革命暴乱,以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所发生的变化,重温一下毛泽东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教导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思想,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方针。它的提出,经历了一个酝酿过程;它的贯彻执行,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过程。本文拟对“双百”方针提出和贯彻执行的情况,作一番历史考察,以便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得出若干基本的认识。
林、罗、刘: (一)华野、中野两军决于四月十日渡江,向着湖口、芜湖、南京、镇江、上海之线及其以南地区国民党军六十个师举行攻击。(二)东野所负攻击武汉及洲、鄂、赣三省国民党军之任务业已确定,你们的两个军亦早于丑有③出发,你们主力应于四月一日以前完成出发准备.
《中央政治通讯》(有时称《中央通讯》、《中央通信》)是1926年至1930年间中共中央主办的政治刊物,印数很少,开始时仅供中央局负责人及重要省区书记了解各方面工作情形及决定政策时参考,八七中央紧急会议后改为系统地公布党的决议、指示,到1928年底确定为中央文件汇编的性质。这个刊物大部分是油印的,也有一小部分是铅印的。它刊载了大量的中央重要决议、通告、给各地的指示信及各地给中央的报告,保留了许多珍贵史料。本刊根据中央档案馆所藏原本,开辟“《中央政治通讯》文稿选载”专栏,储续刊发其中部分文稿,供中共党史教学和